幸福:追求比得到更快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幸福

——追求比得到更快乐

[英]丹尼尔·内特尔 著

秦尊璐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公众号:电子书资源地,找书微信hdhd008
导言
第一章 舒适与喜悦
第二章 生存与享乐
第三章 爱与工作
第四章 焦虑之人与乐观之人
第五章 欲求与喜好
第六章 灵丹妙药与安慰剂
第七章 为生存而设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幸福不是理性的理想,而是想象的理想。
——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
生活就是一个欲望接着一个欲望,而不是一件乐事接着一件乐事。
——詹姆斯·博斯韦尔,《约翰逊传》
导言
公众号:电子书资源地,找书微信hdhd008
1776年,托马斯·杰弗逊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写道:“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渡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这三种权利中,第三种权利似乎最能激发人们生活的动力。假如没有追求幸福这个目标的指引,生存和自由也就没有了意义,至少看起来如此。如果把生活看作一匹马,杰弗逊所说的生存权和自由权可以把这匹马唤醒并打开马厩的门,而真正让马儿自由奔跑的却是追求幸福的权利。
幸福是人生中的重要体验,这种思想古已有之。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提卜(Aristippus)就提出,人一生的目标就是将个人的全部快乐最大化。如果亚里斯提卜的说法是对的(虽然有不少争议),那么幸福就是心理学中首先要进行解释的概念,对个人来说自然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如此,幸福这个概念甚至还会成为政治经济决策的核心。如果幸福的最大化是个体生活的目标,那么政府和经济系统的目标就是将集体的幸福最大化。这是功利主义观点的纯粹形式,因为道德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的阐释而广为人知,但早在弗朗西斯·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的思想中就已露出端倪,后者称:“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幸福,就是最好的行为。”
这种功利主义观点的吸引力经久不衰。不丹政府最近宣布,公共政策的目标不再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增长,而是国民幸福感(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的提升。可见,不丹人显然认识到了一些事情。幸福的人比不幸福的人活得更长,身体也会更健康。不同国家的人、富人和穷人以及单身者和已婚者之间,对幸福的感受的差异一直都存在。不丹人的举措看似很开明,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人们的幸福感可以通过公共行动得到实际改变吗?仔细想来,真的有什么方式可以提升幸福感吗?如果真有的话,那么它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呢?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估国民幸福感呢?
早期的功利主义者们已经认识到,执行他们的计划需要一个测量幸福感的工具——“快乐测量仪”(hedonimeter)。这样的工具自然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去询问人们觉得自己有多幸福。事实证明,这件事极具启发性,我们会在书中进行详细讨论。无论如何,幸福(happiness)都有着多重含义。当我说“见到鲍勃我很开心(happy)”的时候,happy这个词的功能与我说“我为政府的外交政策感到高兴(happy)”的时候可能是相当不同的。因此,在我们用幸福感作为检验公共生活的标准之前,我们需要对人们关于幸福的想法和感受展开大量的实证研究,搞清楚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这项工作心理学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本书将展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在第一章中,我们会探讨幸福的概念,尝试梳理出它的各种含义。有些类别的幸福可能相对容易测量,有些或许不那么容易测量,却更值得我们追求。第二章探讨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些基本的快乐或者不快乐的感受?原因是什么?第三章和第四章探究有些人看起来比其他人更快乐的原因:人们快乐是因为有好事发生吗?还是说,因为他们快乐,所以好事才发生到他们身上?我们会发现,人们自身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对持久幸福感的影响,至少和他们身处的客观环境一样大。第五章探讨的是情绪和情感背后的大脑运行机制。幸福感产生于神经回路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神经回路则是人类千百万年进化的结果。人体和老鼠一样,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都由单独、专门的神经回路控制,这些神经回路会对环境中的状况、威胁和奖赏做出反应。控制愉悦的脑部系统与控制欲望的脑部系统并不完全相同。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渴望的心理状态与满足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我们并不总是想要我们喜欢的东西,也并不总是喜欢我们想要的东西。
第六章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增强幸福感,分析一些补救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发挥作用的方式。在第七章,也就是最后一章,我们尝试简单地总结有关幸福的常见矛盾心理,并分析我们为何会被设置成现在的样子。生而为人,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幸福或者不幸福,而是演化给我们设定好的目标。在这里,幸福感是演化的侍女,多数时候,它充当的不是实际的奖赏,而是一个想象的目标,给我们提供方向和目的。我们或许从来都没有接近过那个目标,或许也没有必要去接近。毕竟,杰弗逊所说的基本权利也不是幸福本身,而是对幸福的追求。即使在乌托邦世界中,对幸福的追求也并不必然会获得幸福。理想社会能够做到的也只是让每一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换个角度来看,这或许已经足够了。本书最后还讨论了幸福未来的模样。与过去相比,如今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民已经变得更富裕、更健康、更自由了,再指望他们在幸福感上也获得很大提升似乎不太现实,原因显而易见。甚至有证据表明,某些类型的不幸福感在上升,我们将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探讨。
对幸福概念的界定,难在恰如其分。如果我们将幸福狭窄地定义为某种感觉或心理状态的话,原则上我们就能客观地评估它,但是要将其作为整个公共生活和私人决策的基础的话,它就太微不足道了。另一方面,假如我们将幸福定义得过于宽泛,比如“组成美好生活的要素”之类,它就没法抓住要点,自然也无法在国家数据中进行测量。我们能直观感受到存在一个叫“幸福”的东西。它单一,但并不轻微;它足够实在,让我 ............

书籍插图:
书籍《幸福:追求比得到更快乐》 - 插图1
书籍《幸福:追求比得到更快乐》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幸福:追求比得到更快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