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李玉民译.—北京:中译出版社,2016.5
(中译经典.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版)
ISBN 978-7-5001-4757-2
Ⅰ.①巴… Ⅱ.①雨…②李… Ⅲ.①长篇小说—法国—近代 Ⅳ.①I565.4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02254号
出版发行:
中译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甲4号物华大厦6层
电 话:
(010)68359376;68359827(发行部);68357328(编辑部)
传 真:
(010)68357870
邮 编:
100044
电子邮箱:
book@ctph.com.cn
网 址:
http://www.ctph.com.cn
总 策 划:
张高里
策划编辑:
于建军 温晓芳
责任编辑:
温晓芳
装帧设计:
单 勇
排 版:
杰瑞腾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印 刷:
北京天来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新华书店
规 格:
880mm×1230mm 1/32
印 张:
15.25
字 数:
406千字
版 次:
2016年6月第1版
印 次:
2016年6月第1次
ISBN 978-7-5001-4757-2 定价:58.8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中译出版社
目录
译序
作者原序
勘定本说明
第一卷
一、大堂
二、彼埃尔·格兰古瓦
三、红衣主教大人
四、雅克·科坡诺勒老板
五、卡希魔多
六、爱丝美拉达姑娘
第二卷
一、从卡里布迪斯漩涡到希拉礁
二、河滩广场
三、“以吻还击”
四、夜晚街头追逐美女的麻烦
五、麻烦续篇
六、摔罐成亲
七、新婚之夜
第三卷
一、圣母院
二、巴黎鸟瞰
第四卷
一、善人
二、克洛德·弗罗洛
三、怪兽群牧人更怪
四、狗和主人
五、克洛德·弗罗洛续篇
六、不得民心
第五卷
一、圣马尔丹修道院院长
二、这个要扼杀那个
第六卷
一、公正看看古代法官
二、老鼠洞
三、玉米饼的故事
四、一滴泪报一滴水
五、玉米饼故事的结局
第七卷
一、山羊泄密的危险
二、教士和哲学家原本两路人
三、钟
四、命运
五、两个黑衣人
六、户外大骂七声的效果
七、狂教士
八、临河窗户的用场
第八卷
一、银币变成枯叶
二、银币变成枯叶续篇
三、银币变成枯叶终篇
四、抛却一切希望
五、母亲
六、三颗不同的心
第九卷
一、热昏
二、驼背独眼又跛脚
三、失聪
四、陶土瓶和水晶瓶
五、红门钥匙
六、红门钥匙续篇
第十卷
一、格兰古瓦连生妙计
二、你去当乞丐吧
三、快乐万岁
四、坏事的朋友
五、法王路易的祈祷室
六、火焰剑闲逛
七、夏多佩驰援
第十一卷
一、小鞋
二、白衣美人
三、浮比斯成亲
四、卡希魔多成亲
题解
在巴黎的街道上
我跟踪她又失去她
我追随深入
深入狂欢和欲望的夜晚
夜晚,所有罪恶各得其所
巴黎的床笫间
肉欲的好戏正上演
译序
——并立的两座丰碑
雨果出入人世二百余年,被誉为伟大的诗人、伟大的戏剧家、伟大的小说家、伟大的散文家、伟大的批评家等等,然而,哪一种头衔,都不足以涵盖雨果的整体。如果一定要找出一种来,我倒认为思考者(思想家)或许堪当此任。
雨果不是一位创建学说的思想家,而是人类命运的思考者。
雨果的诗文,一字一句,一段一章,无不浸透了思考。而千种万种的思考,最深沉、最宏大、最波澜壮阔的,要算他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了。
思考人类的命运,主要体现在他创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的过程,换言之,这三部长篇小说,正是他思考人类命运的记录。
雨果由《巴黎圣母院》(1831)开宗明义,继由《悲惨世界》(1845—1861)淋漓演绎,终以《海上劳工》(1866)重彩结幕,历时三十余年,才算完成“人类命运三部曲”。
完成这三部曲,这三大部杰作,雨果就无愧于人类命运思考者的称号了。
三部曲分别从宗教、社会、自然三个角度,来演绎沉重压在人类头上的三重命运,即有史以来人类所承受的教理(迷信)的命数、法律(偏见)的命数、自然(事物)的命数。
宗教、社会、自然,这三种主要的异己力量,是人类既需要又与之抗争的对象,因而也就成为“人生的神秘苦难”的根源。
雨果作为人类命运的思考者,探根溯源,从深层意义上表现了人类在自身的发展史中,与宗教、法律、自然所产生的矛盾这种永恒性主题。因此,构成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也就成为世界文库的不朽杰作。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两部杰作,差不多是在同一个时期开始构思的。但是,《悲惨世界》从酝酿到出版,延宕三十余年。而《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虽小有波折,时逢“七月革命”,小说的研究材料和笔记全部散失,但雨果只用了5个月时间,一气呵成,显示出了他的天才与勤奋。
雨果以其浪漫主义诗人的才情和文学创新者的胸怀,偏爱宏伟和壮丽,而巴黎圣母院又恰恰是一座巍峨壮美的建筑,两者自然一拍即合。雨果打算写一部气势宏伟的历史小说,一开始酝酿,就决定以这座大教堂为中心,讲述一段奇异的故事。
在雨果的笔下,巴黎圣母院绝不是一个完备的、定型并能归类的建筑:它不再是罗曼式的,但还不是哥特式教堂,因而成为集万形于一身的神奇之体,成为令人景仰的科学和艺术的丰碑。1831年,《巴黎圣母院》一经出版,它又成为文学的丰碑了。于是,这座大教堂和这部小说就联结在一起,两座丰碑并肩而立,再也分不开了。
有了这部小说,巴黎圣母院在城心岛上亭亭玉立,仪态万方,不仅多了几分风采,还增添了一颗灵魂。
笔者在欧洲参观过数十座大教堂,都各具风采,有的甚至显得还要宏伟高大,还要华丽美观;但总是作为建筑艺术来欣赏。然而,唯独见到巴黎圣母院,哪管只是在它的广场走过,哪管远远望见它的雄姿俪影,笔者也不免怦然心动,有种异样的感觉,脑海重又浮现圣母院楼顶平台的夜景:
吉卜赛姑娘爱丝美拉达一身白衣裙,在月光下和小山羊散步,敲钟人卡西魔多则远远地欣赏这美妙的一对;另外,还有一副目光在追随着姑娘,那是从密修室小窗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巴黎圣母院)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