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中华人生智慧经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卷一 醒
卷二 情
卷三 峭
卷四 灵
卷五 素
卷六 景
卷七 韵
卷八 奇
卷九 绮
卷十 豪
卷十一 法
卷十二 倩
中华人生智慧经内
小窗幽记
[明] 陈继儒 纂辑
成 敏 评注
中华书局
前 言
《小窗幽记》是清乾隆年间首次刊印的一部小品集,因其内容广博、富有哲理、意味深远而又文字优美,深为世人所喜爱。最近数十年来,这部书的节选本、全本、翻译本、评注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这部书以其卓越的智慧、脱俗的品味及隽永深长的意韵,令人感到心地宁静澄明。
据乾隆三十五年刊本提供的信息,《小窗幽记》的作者是明代的陈继儒(号眉公)。当时的刻印人为崔维东,作序者为陈本敬。陈本敬在序言中说“眉公先生负一代盛名,立志高尚,著述等身,曾集《小窗幽纪》以自娱”,书的封面也赫然署着“眉公先生辑”,所以目前许多出版社在出版《小窗幽记》时,都将纂辑者定为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是明代著名的诗文家和书画家。他青壮年时,正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君王昏聩,朝政混乱;而他的晚年,经历了明代灭亡前的乱世。身处那样的一个时代,他有独特的智慧和判断力,青壮年时起就决意归隐,不走科举入仕的路,在山中筑室,广种名花异草,自得山林之乐;同时,他与当时的著名文人、书画家、达官显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以隐逸之身而周旋于显贵当中。陈继儒在晚明名声极大,连走卒贩夫也慕“眉公”大名,酒楼茶肆也挂其画像。他不但书法和画艺极其高妙,诗文优美洒脱,而且善鼓琴,又喜爱藏书,是一个富有艺术和文学涵养的人。独特的经历,让他既有入世的智慧,又有出世的洒脱。
但《小窗幽记》不见于陈继儒的著述名录,而晚明陆绍珩所辑录之《醉古堂剑扫》却与此书内容几乎一致。《醉古堂剑扫》在明末刊行,并且流传到日本。周作人先生在他所购得的嘉永六年刊《醉古堂剑扫》书前附一题签,说此书在日本很是流行,“与《菜根谭》同为人所爱诵”。
书商借陈眉公的盛名而以《小窗幽记》之名将《醉古堂剑扫》改头换面出版,只是略略删减了《醉古堂剑扫》的条目,基本未作其他改动。《小窗幽记》一出,《醉古堂剑扫》及其作者陆绍珩更是湮没无闻。我们对陆绍珩生平所知甚少,据《醉古堂剑扫》自序,可知他是松陵人,字相客或湘客。
乾隆刻本一出,世人之所以深信《小窗幽记》为眉公所辑,乃是因为此书的智慧练达、意趣幽远正合乎眉公给世人的印象,可见此书内容确乎境界颇高、品位不俗。陈本敬在序言中即大赞此书“语带烟霞、韵谐金石”,“所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
《小窗幽记》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做人、处世、感情、个性、境界、品味、气度、法度等各方面入手,立体地论及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世、怡情养性;而且关涉到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及文学鉴赏等多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一、如何立身处世
在任何一个时代,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他人相处,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小窗幽记》在此用力最多,篇幅最长,尤其强调在任何境况下,都应清醒认识自我,多多宽容和体谅他人。如“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等条目,便是讲人应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内心清醒。得失不要太计较,“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怨天尤人,“休委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而对待别人,要以宽容厚道为原则。在面对机会和利益时,要想到分享,“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不要对人冷嘲热讽,“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面对恩怨情仇,要懂得原谅和感恩,“人之恩可念不可忘,人之仇可忘不可念”,“君子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
时时内省,善待他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与人和谐相处,这是《小窗幽记》一再提倡的立身处世之道。
二、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让眼睛和心灵都敏锐地张开,去发现和体会生命的甘美
作者辑录的佳句所表达的意境,大多属于清灵飘逸、富有韵致或是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机的。如“细草微风,两岸晚山迎短棹;垂杨残月,一江春水送行舟”,“清晨林鸟争鸣,唤醒一枕春梦。独黄鹂百舌,抑扬高下,最可人意”,在自然的动与静中,体会到万物宁静而生生不息的美。
在繁忙的尘世生活中,尽力把握一份清闲之意,体味宇宙万物之美,让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读者可从《小窗幽记》的妙言佳句中深深体悟到这点。
三、要善于体会到事物的相对性,凡事不可过度,要从转化中辩证地看问题
这种物极必反、诸事不可走极端的思想,是《小窗幽记》的重要内容。“荣宠傍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便是讲人要辩证地看待挫折和顺境、荣华和贫困。要想保持淡泊和从容,一般都是历经了繁华和纷纭,“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努力修习,提高自己的涵养,保持高尚的节操,是穷通转变、逆顺转变的关键,“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以自我的努力,达到厚德之境,而以心灵的恬适,来对待劳碌和困顿,何其通达而清醒。
当然,《小窗幽记》还有许多人与人、与自然、与自己相处的多方面的智慧,不一一列举。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当能会意其广博和深醇。也希望它所提倡的朴素自然的生活态度,如一泓清泉,能滋润都市红尘中的心灵。令你清夜独坐时,体会到“夜寒坐小室中,拥炉闲话。渴则敲冰煮茗,饥则拨火煨芋”的质朴悠然;或是游览江山时,启迪你真正意会山河之美,“山月江烟,铁笛数声,便成清赏;天风海涛,扁舟一叶,大是奇观”,而不只是匆忙“到此一游”。追求生活的简朴清宁之美,正与今天提倡低碳化生活的理念有暗契之处。
纂辑者阅读了大量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小窗幽记——中华人生智慧经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