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_读书与做人_完整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CONTENTS
序:“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第一部分 读书
我的读书经历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我的一本“学习簿”
学外语
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
吐火罗文的学习
博士论文
在德国读书10年
重返哥廷根
我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
我和外国文学
我的图书馆
我和北大图书馆
我的书斋
我和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我最喜爱的书
丢书之痛
我的第一位老师
我看西谛先生读书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我为什么喜欢读序跋
我读《五卷书》
读《罗摩衍那》
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读《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
读《清代海外竹枝词》
《德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介词固定搭配用法词典》序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梵文原文影印本小引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新版序
《中国翻译词典》序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
《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序
《赵元任全集》序
《薄伽梵歌》汉译本序
《世界十大史诗画库》序
《印度寓言》自序
第二部分 做人
做人与处世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走运与倒霉
牵就与适应
谦虚与虚伪
容忍
成功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谈孝
隔膜
毁誊
论压力
谈礼貌
论恐惧
论朋友
漫谈伦理道德
漫谈撒谎
三思而行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一寸光阴不可轻
长寿之道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至2009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解放后任原职。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8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1978年后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羡林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古代佛教历史、中亚古代语文、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敦煌学等。在翻译和散文创作上也有相当的成就。其代表作有24卷本《季羡林文集》,主持编纂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
季羡林◎著
读书与做人
季羡林
國际文化出版公司
注:扉页图片由东方IC提供。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季羡林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7
ISBN 978-7-80173-930-8
Ⅰ.季… Ⅱ.季… Ⅲ.季羡林(1911~2009)—文集 Ⅳ.C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20454号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作 者 季羡林
责任编辑 吴昌荣
策划编辑 李冶威
出版发行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经 销 北京国文润华图书销售公司
印 刷 三河市文昌印刷装订厂
开 本 720×1000 16开
20.5印张 210千字
版 次 2009年7月第1版
2011年3月第2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80173-930-8
定 价 32.00元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北京朝阳区东土城路乙9号 邮编:100013
总编室:(010)64270995 传真:(010)64271499
销售热线:(010)64271187 64279032
传真:(010)84257656
E-mail: icpc@95777.sina.net
http://www.sinoread.com
序
季羡林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犹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犹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被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季羡林_读书与做人_完整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