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微信公众号: 红心读书
扫码关注:免费获取更多精品电子书
本书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对本书有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
作者简介
萧然
作家、历史学者、老新闻工作者。
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并合著有《新译吕氏春秋》《新译春秋繁露》《新译唐六典》等多种历史著作。
内容简介
《大汉帝国》
是中华第二帝国西汉的兴亡史。
刘邦由一介草民,投身秦末起义的洪流,三年与天下群雄灭秦,被封汉王;四年与西楚霸王周旋,夺取天下,建立大汉帝国。帝国经文帝、景帝励精图治,步入繁荣;经武帝奋发飞扬,进入鼎盛;经昭宣中兴,宗室得以维系;最后轰然陷落于新莽。
从刘邦起义创业,到其称帝,是短短七年;从刘邦威加海内,到王莽偷天换日,是二百多年。创业艰,守成难,其崛起何其迅速,其守成何其艰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大汉帝国/萧然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ISBN 978-7-5520-1617-8
Ⅰ.①大… Ⅱ.①萧… Ⅲ.①中国历史-古代史-汉代-通俗读物 Ⅳ.①K234.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62393号
大汉帝国
著 者:萧 然
责任编辑:王 勤
特约编辑:苏少波
策 划:上海法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封面设计:周清华
排版制作:储 平
出版发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上海顺昌路622号 邮政编码200025
电话总机021-63315900 销售热线021-53063735
http://www.sassp.org.cn E-mail:sassp@sass.org.cn
印 刷:上海景条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787×1092毫米 1/16
印 张:38.5
插 页:4
字 数:860千字
版 次:2017年1月第1版 2017年1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520-1617-8/K·378
全两册定价:88.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致读者
如今的书,多到汇成了海洋。我的这部《大汉帝国》有幸蒙读者从书海中找出,说明诸君与我至少有一点相同:都爱好历史。
尽管我自幼喜欢历史,但真正静下心来,一头钻进故纸堆乐此不疲,以至弄到不闻暮鼓晨钟、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那还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
中国历史,最令我着迷的还是古代,尤其是秦、汉、唐三代,我以为那是中华民族创造活力最为充沛、人性也较为高扬的三个时期。由此,渐渐萌发出一个心愿:为这三个时代各写一部书。
现在这三部书前两部已先后与读者见面:《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分别初版于1997年和2009年。第三部《大唐帝国》正在准备中,争取尽快写出。
近些年来,讲史、写史成了热门,讲、写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戏说、细说、趣说、正说、品说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不过我这个人可能有点守旧,至今仍留有美好记忆的,还是青少年时代读的几部作者大多为“五四”前贤的“史话”。写过清新可读的《西洋史》的陈衡哲先生说得好:“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我们明白的。”所以我的这三部书就想尽量做到“明白”二字,尝试用一种新的史话体来写。这个所谓“新”,不妨归结为以下四句话——
一句是平民视角。写历史可以有不同视角,写得好都可以达到“明白”的要求。譬如孔夫子写《春秋》,以周天子为评判圭臬;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以是否有利于帝王统治为编撰标准,他们都把历代帝王的存亡兴衰、荣辱沉浮写得相当明白。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第一读者便是帝王。而在下则是一介平民,读者诸君也该大多是普通人。我们普通人想通过读历史弄明白的,主要的恐怕还不是历代帝王存亡兴衰的道理,而是历史演进中的人生况味;或者说不是为了“资治”,而是为了“资生”——汲取人生滋养。其实包括帝王将相在内的历史人物纵然千姿百态,他们首先总还都是人,有与我们普通人相似或至少可以理解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将帝王视角转换为平民视角,从高高的宫殿回到广阔的人间,历史事件就有可能因拆除了虚幻的屏障而变得面目一新,历史人物也会因此而变得可亲可近。
再一句是侧重人物。历史很复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极其丰富的内容;但历史也很简单,简单到只要用一个字便可概括:人。历史上的一切都是因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历史的真正主人是人,明白历史的核心就是明白历史中的人生。
明白的前提是理解。为此我在写作中随时提醒自己:力求理解。我想如果我们能少一点终极评判的雄心、多一点力求理解的诚意,以此去接近作为我们先祖的古人,包括那些按当时某种政治或道德标准已被脸谱化了的人物,或许就较为容易进入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的知音。果真那样,我们就能结识到众多先哲前贤、帝王将相、文坛才子、沙场猛将,还有高士野夫、奇男烈女,以及鸡鸣狗盗之徒、灯红酒绿之客……那些浑朴天然的人性,那些激扬放达的人格,因历史几乎永远不可能复现而显得如此珍贵,而你却能与他们结成“忘年交”,时而促膝絮谈,时而浩歌长啸,品味古今不同人生,获得相似或相通的感悟,那该是一件多大的乐事啊!
第三句是,配合阅读需要介绍文史知识。古代历史人物都是生活在当时的两个环境中: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内容之繁富、变化之快速而言,后者要远远超过前者。人文环境的构成主要是各项典制,包括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和事典,合称六典。这些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大都成了颇感陌生的所谓“文史知识”。现代读者要接近古人,就不能不多少了解一点其所处的人文环境,而孤立地介绍那些繁复的文史知识又难免枯燥乏味。我的做法是,配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穿插以相关典制的介绍,同时尽力使这些典制不是游离于历史,而是作为历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人物一起展示自己。事实上,在我国古代帝王制度的语境下,那些影响重大的典制本身,往往就是无数历史事件的结晶,在其构成因素中,不仅有政治智慧和人生体验,也还有刀光剑影和凝固了的鲜血。
最后一句是,只想起到一点“引桥”的作用。我写“三大帝国”力求适应现代读者,却也适量引录了一点古书原文。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它们的表现力远远胜过我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汉帝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