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 IP)数据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著录.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一辑)
ISBN 978‐7‐117‐09612‐6
Ⅰ﹒刘… Ⅱ﹒刘… Ⅲ﹒伤寒论-研究 Ⅳ﹒R222.2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88420号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一辑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著 录:刘渡舟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010-67616688)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78
网 址:http://www.pmph.com
E‐mail:pmph@pmph.com
购书热线:010-67605754 010-65264830
印 刷: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705×1000 1/16 印张:25 插页:2
字 数:453千字
版 次:2007年第1版 2007年第1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09612‐6/R·9613
定 价:42.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87613394
(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部联系退换)
作者简介
刘渡舟教授(1917—2001),辽宁省营口市人。16岁开始正式拜师学医,凡七年之久,出师后悬壶于大连。1945年来京,行医于钱粮胡同。1950年,考入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及临床课程。1956年调入初建之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伤寒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古典医著教研室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部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名誉主编,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他从事中医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杰出的中医教育家,是国家教委首批核准的中医教授,也是我国首批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培养了大批各层次的中医人才,其中包括硕士24名、博士12名、入室弟子数名。他在教学、临证之余,笔耕不辍,著述颇丰,编写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他所主持的国家卫生部课题“《伤寒论》整理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多年来他积极致力于中医学术交流活动,筹建成立并主持了全国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曾多次组织国际、国内仲景学术交流大会,极大地推动了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他还多次应邀东渡日本讲学,并赴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访问交流,弘扬中医药学。
他既是学者、教育家,更是名医。他投身教育事业以来,从未间断过临床工作。他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擅长治疗多种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尤对各种肝病、心脏病、肾病、脾胃病、痿证、痹证、眩晕、失眠等的辨治有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在年逾八旬之际,他将自己毕生心血之结晶———治疗肝病的科研成果无偿地捐献给了北京中医药大学。
刘渡舟教授生前曾连续当选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约成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员。
出版者的话
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满怀振兴中医事业的豪情登上讲坛,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他们钻研学术,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围绕中医药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所长,又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深入研究中医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不断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养日深,影响日广,声誉日隆,成为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医教育能有今日之盛,他们居功甚伟,而能够得到各位著名专家的教诲,也成为莘莘学子的渴望,他们当年讲课的课堂笔记,也被后学者视为圭臬,受用无穷。
随着中医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教育又上升到新台阶。当今的中医院校中,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继承了老一辈中医学家的丰富经验,又具有现代的中医知识,成为当今中医教学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讲稿有着时代的气息和鲜明的特点,沉淀了他们多年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
由于地域等原因的限制,能够亲耳聆听名家、名师授课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为了惠及更多的中医人,我们策划了“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分辑陆续出版,旨在使后人学有所宗。
第一辑(共13种):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 《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
《凌耀星内经讲稿》 《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
《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王洪图内经讲稿》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
丛书突出以下特点:一是权威性。入选名家均是中医各学科的创始人或重要的奠基者,在中医界享有盛誉;同时又具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讲稿也是其数十载教学生涯的积淀。入选名师均是全国中医药院校知名的优秀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较高知名度。二是完整性。课程自始至终,均由专家们一人讲授。三是思想性。讲稿围绕教材又高于教材,专家的学术理论一以贯之,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充分反映其独特思想的专著。四是实践性。各位专家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能给读者以学以致用的动力。五是可读性。讲稿是讲课实录的再提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专家们的授课思路和语言风格,使读者有一种亲切感。同时对于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阐述深透,对读者加深理解颇有裨益。
在组稿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许多专家虽年事已高,但均能躬身参与,稿凡数易;相关高校领导也极为重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此,对老专家们的亲临指导、对整理者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深表钦佩,并致以诚挚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