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见天地心_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部分 儒教复临·儒家特征·热思
第一章 儒家原文化主导地位之含义——儒家复活的意识前提以及与印第安文化的对比
第二章 重建儒教的危险、必要及其中行路线
第三章 儒家哲理特征与文化间对话——普遍主义还是非普遍主义?
第四章 热思的特点与实现——哲学如何与人生共鸣
第二部分 儒家的现代衰落
第五章 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
第六章 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北大校园立孔子像的建议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
第三部分 儒家特区的建立与技术形态
第八章 成立儒家文化特区或保护区的理由与方式
第九章 栖居中的家何在?——非高科技的建筑现象学探讨
第四部分 孝意识
第十章 孝意识的时间分析
第十一章 为什么个体的永生在世是不道德的?——《哈利·波特》与儒家之孝
第五部分 儒艺与直觉法
第十二章 《论语》中的仁与艺
第十三章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易》象数
第十四章 贺麟先生所阐发的朱子直觉方法——“虚心涵泳”的境域含义与前提
第六部分 中西比较中的儒家
第十五章 海德格尔与孔子论诗的纯思想性——从“不可说”到“诗意之说”
第十六章 “合理信仰”的困境与儒家的“中庸至诚”
附录 儒家当代婚礼仪式——保真与从时的尝试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复见天地心 / 张祥龙 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2
ISBN 978-7-5060-7070-6
Ⅰ. ①复… Ⅱ. ①张… Ⅲ. ①儒学—研究 Ⅳ. ① B222.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88887号
复见天地心
(FUJIAN TIANDIXIN)
作  者:张祥龙
策 划 人:张 杰
产品经理:王丽娜
责任编辑:姬 利 王丽娜
出  版:东方出版社
发  行: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辑:100706
印  刷: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2014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4年1月第1次印刷
印  数:1—5000册
开  本: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  张:20.5
字  数:254千字
书  号:ISBN 978-7-5060-7070-6
定  价:46.00元
发行电话:(010)65210056 65210060 65210062 65210063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观点并不代表本社立场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拨打电话:(010)65210012
总序
大陆新儒家的名字已经渐渐熟悉,其思想轮廓却似乎依然模糊不清。但是,参照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所谓现代新儒家或港台新儒家,还是可以对其思想学术上的特点做出一些勾勒。
问题意识上,属于后五四时代的前辈们主要是在中西关系语境里工作,面对携政治、经济、军事之威势而来的文化压力,带着悲情为传统文化和儒家做知识和价值上的合法性论证,但是所采用的学术话语和价值标准却基本上都是来自西方。大陆新儒家属于全球化背景下、改革开放后的时代,所面对的是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其工作起点和目标是希望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承担来实现传统延续民族的复兴。
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把儒家文化视为一个知识的系统是不够的。于是,与现代新儒家多采用哲学话语形式对儒家经典加以阐释梳理不同,他们主要选择了宗教的学科框架,从这样一种人类生活的精神维度、一种人文和意义的视角去理解儒家思想系统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把握其与生命生活的互动联系、描述建构其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功能。牟宗三等也有以教化、人文教诠解儒家经典的情形,但这并不足以否定、替代对儒家文化进行宗教把握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人文教只是强调了其相对于神本宗教的某种特征,而教化本身是一个动词,即依据某某(对人)进行教育,并不涉及“某某”的内在属性,如基于道德的教化是一种教化,基于宗教的教化也是一种教化。
视东西方文化为不同文明类型既是近代学界的某种共同认知,也是现代新儒家进行自我辩护的某种策略选择。在这一前提下,他们将思想的重点集中在心性之学以彰显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与优越性,认为问题只在于如何由此内圣开出新外王即现代自然科学和民主制度,其左冲右突曲为之说过程十分艰难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而大陆新儒家从宗教入手,不仅上遂天道奠立根本,重归《尚书》、《诗经》和《周易》的上古传统(宋儒偏重“四书”。现代新儒家心性至上,有现代宋明理学之称),同时也方便直接地切入现实问题,在对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的论述中将论域由形上学及道德和伦理学向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和政治哲学等开拓延展。
凡此种种,应该可以将大陆新儒学与现代新儒学或港台新儒学的思想风格初步而明确地做出一些分判了吧?当然,这只是自其异者观之而已。从历史看儒家传统生生不息变动不居,从现实看它也同样光谱丰富精彩纷呈,但其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存在之重要维度所具有的基本性格却是一以贯之的。
“大陆新儒家”的概念从一位旁观者口中道出具有相当的偶然性,但它却使那群认同儒家的学者实现了由自在到自为的转变。这是必然的。虽然堪称经典的作品尚有待时日,但新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已是隐隐然确立成型。我们和东方出版社合作推出“大陆新儒家文丛”正是要记录和推动这一思想的律动和创生。我们相信这对儒家和传统、中国和世界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谨以此为序。
序言
在中国大地上,儒家正艰难摸索着一条团体复活之路。十一年前,我写过《全球化的文化本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濒危》一文
[1]

,旨在探讨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现状。我提议通过四个指标来观察一个文化,以看出它是活的还是死的、是健全的还是危殆的。这些指标是:团体式传人的状况,所依据的社会生存结构的现状,基本价值取向为人认同的程度,独特语言的流行情况。我当时的结论很不乐观。现在看来,第二个指标——儒家和传统文化的社会生存结构——呈现的情况还在持续恶化,比如农村和家庭家族结构的进一步衰落;第三、第四指标所显示者是有进有退,而“团体式的传人”方面则似乎出现了一些正面的进展,比如这套文丛的出版就是一例。虽然离真正形 ............

书籍插图:
书籍《复见天地心_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 - 插图1
书籍《复见天地心_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复见天地心_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