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基础教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声乐基础教程
作者:马山雪 编著
设计:姚成号
ISBN:978-7-5161-3041-4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字数:117千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前 言
《声乐基础教程》是为高等学前音乐教育及不同层次的音乐院校选编的声乐教材。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为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本部分对歌唱的呼吸、共鸣、语言、歌曲的艺术处理及幼儿的嗓音训练与保护等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中篇和下篇为中外声乐歌曲和儿童歌曲。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歌唱基础起点比较低,我们根据教学演唱曲目的难易程度,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分类,并在每首歌曲的后面加上了“歌曲分析与演唱提示”,以便学生在演唱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同时,为了扩大歌唱教学曲目的选择范围,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演唱音域,用简谱的形式进行了编写。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部分选编了中外歌曲和儿童歌曲共76首。同时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曲目。本书曲目丰富,内容涉猎广泛,在选编时编者本着严肃审慎的态度,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演唱水平,充分考虑歌曲的难易度及可唱性,每首歌曲都是几经推敲才确定下来的。
本书供四年制本科学前音乐专业学生使用,专科及中师学生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年级的歌曲演唱。这本教材也适合广大声乐爱好者使用。
本书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编写的。写作过程中,本书吸收和借鉴了许多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并获得了专家、同行的宝贵建议。
本书在编写时选用了一些音乐作品,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其中个别作品的作者取得联系,实感抱歉。望有关作者见书后与我们联系。借此机会,向所有相关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完善。
编 者
2012年11月
目 录
前 言
上篇 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章 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概述
第一节 美声唱法
第二节 民族唱法
第三节 通俗唱法
第二章 歌唱器官及其作用
第一节 发声器官的功能与构造
第二节 歌唱的呼吸器官
第三节 发声的共鸣器官
第三章 歌唱技能的训练方法
第一节 发声训练的基本技能
第二节 歌唱嗓音的保健与疾病防治
第四章 歌唱声音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声音的分类
第二节 声部的鉴别
第三节 声部的运用
第五章 歌曲的演唱
第一节 歌唱者的艺术素养
第二节 歌曲的选择
第三节 歌曲的处理
第四节 歌曲与演唱的风格
第六章 儿童的嗓音训练及保护
第一节 儿童的发声器官
第二节 童声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 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与疾病防治
中篇 中外作品
第七章 中外作品
第一节 初级曲目及演唱提示
第二节 中级曲目及演唱提示
第三节 高级曲目及演唱提示
下篇 儿童歌曲
第一节 初级阶段
第二节 中级阶段
第三节 高级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
上篇 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章 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概述
所谓唱法,从字义上讲,即演唱的方法。它形成于声乐作品的演唱实践之中,是声乐表演艺术的常用名词,其含义包括用嗓方式、声音调节、发声技巧、语言特征、音乐风貌和审美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些内涵我们得以区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形态特征。然而,唱法又有着广义性,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用不同的语言和音乐风格演唱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例如,为我们所熟知的印度歌曲、埃及歌曲的唱法,日本歌曲、朝鲜歌曲的唱法,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各国歌曲的唱法,美国及拉丁美洲等各国歌曲的唱法等。即使在同一国家,也有不同民族和地区性歌曲唱法的区别,例如,在我国,就有各种戏剧、说唱音乐以及各民族和地区民歌的唱法。这些唱法都是在不同地域的民族语言和音乐风格的土壤中孕育而自然产生的。可见“唱法”这一名称被人们广泛地用于指代以人声抒发情感的各种演唱形式。
任何唱法都不可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它会随时代的变迁而演变,随作品的创新而发展。
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决定着声乐作品的内容和题材,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影响着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唱方法的形成。
第一节 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这一名称是从意大利文Bel Canto翻译过来的。Bel Canto的字义是“美妙地歌唱”或“美丽的歌曲”。它起源于17世纪初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最初是伴随着为演出欧洲最早的歌剧,对如何改进歌唱方法进行的研究而出现的,其用意是造就美妙的声音以进行歌唱。这种美妙的歌唱方法随着意大利歌剧的发展而日渐成熟,在表演风格上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四大歌剧乐派:以佩里(J.Peri,1561—1653)、卡契尼(G.Caceini,1546—1618)为代表的佛罗伦萨歌剧乐派;以兰第(S.Landi,1587—1639)为代表的罗马歌剧乐派;以蒙特·威尔第(C.Monte Verdi,1567—1643)、卡伐里(F.CaValli,1602—1676)、切斯第(M.A.Cestimated,1623—1669)为代表的威尼斯歌剧乐派;以斯卡拉第(A.Scarlatti,1660—1725)为代表的那波里歌剧乐派。意大利的歌剧唱法流传至欧洲各国后,与各国的语言和音乐风格相融会,在歌唱艺术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演化而成为法国、德国、俄国的美声唱法学派。因此,Bel Canto就不仅仅是一种美妙的唱法了,而含有美声(唱法)学派的意义。Bel Canto发展初期的演唱风格力求声音的甜美柔和(Dolce)。当时声乐作品音域不宽,着眼于连贯、柔美的中声区,多表现宁静、典雅、充满情爱的作品。阉人歌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幼童时期便进行了阉割手术,至成年后,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他们既有类似女声的高音,又有男子的体魄和呼吸量,经过长期的训练,他们掌握了熟练的呼吸技巧,具有宽广的音域和美妙的音色,能非常灵活自如地控制声音的强弱变化,演唱高音、装饰音、快速乐句等高难度技巧性乐曲。阉人歌手们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并以特殊的生理机能开发出美妙 ............

书籍插图:
书籍《声乐基础教程》 - 插图1
书籍《声乐基础教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声乐基础教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