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徐悲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回忆徐悲鸿
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责任编辑:卜伟欣
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全球范围发行
目录
版权信息
追忆徐悲鸿先生
循循善诱 言传身教
一代巨匠 艺坛师表
亲身经历的几件事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既有硬功夫 又有正义感
致《徐悲鸿一生》的读者
我的老校长
终生难忘的情谊
情深谊长
记徐悲鸿在上海的一段经历
忆悲鸿先生
一个艺术家的高尚品格
与徐悲鸿先生相处的日子
永远怀念我敬爱的悲鸿老师
患难之交 画坛之师
爸爸和我
求师学画记
我的叔父徐悲鸿
尽精微 致广大
勤奋出天才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各有灵苗各自探
双猫竹石意绵绵
追忆徐悲鸿先生
吴作人
自从徐悲鸿先生逝世以后,国内外有多少他的艺术知音,他遍天下的桃李,他的亲人、朋友,莫不在缅怀着这位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杰出画家。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就以振聋发聩的大声疾呼来力挽已经积羸将有两三个世纪,陈陈相因、停滞不前的中国绘画。有许多人写过许多文章来纪念他,特别是阐述他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几个关键时刻,坚持主张以客观生活为艺术创造依据的现实主义。我们经常想起20世纪20年代他同上海颓废派的文人以及20世纪40年代他同北平国民党反动派利用的保守派所进行的有关艺术的论战。这一切都说明了徐悲鸿先生对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美术传统的继承,和吸收外来艺术的优点,从而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前景,并为繁荣社会主义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中国人民纪念他,他将在中国社会主义艺术的发展上长期起着应有的作用。
这30年来,我和许多其他同志一样写过一些文章来回忆徐悲鸿先生;最近我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的《文化史料》第五辑发表了《回忆南国社时期的徐悲鸿和田汉》一文。这里我再补充对徐先生的回忆,把我所知道的徐先生的事迹,按照徐先生的性格,力求避免华丽辞藻,如实地记录下来。
徐先生和田汉先生为了艺术革新运动——这是一个带有进步意义的艺术革新运动,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而走到一起来了。在上海,当二三十年代间,有的人打着形形色色的自命“维新”的艺术旗号,在美术方面也有人将西方各种现代流派同思想上的先进混为一谈。但是徐、田两先生则主张艺术要以形式完美为手段,用以达到表达思想的先进为目的。正由于这个艺术观的一致,他们建立了共同奋斗的基地——南国艺术学院。当时所谓“南国精神”,不论在文学上,在戏剧上,在美术上,正如田汉先生所说过的:“……我们在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1928年春,当南国艺术学院成立不久,美术系被反动势力所砸毁时,他们两人曾有过一次长谈,我相信他们之间,已就各自的艺术观和在艺术活动相互支持上有了默契,这是为此后的一些事实所证实了的。(见拙作《回忆南国社时期的徐悲鸿和田汉》一文)我自己在1930年春去巴黎,对国内的情况了解甚少。1935年我回到南京时,徐先生首先告诉我田汉先生出狱的消息,并要我快去探望刚由他和宗白华先生(当年的南京中央大学哲学教授,现在北京大学的哲学教授)保释出狱的田汉先生。这些细节都见上述《文化史料》第五辑,和1982年出版的廖静文著的《徐悲鸿一生》一书。我深感徐、田两位先辈的情谊是极其深厚的,因为当时在白色恐怖时期,以身家担保的事,即使骨肉之亲尚难免趋避。1953年9月,徐先生刚在北京医院辞世之顷,在侧的几位老友中田先生沉恸独切,这是不无缘由的。徐悲鸿先生从来没有对田汉先生这位诤友在1930年所写的《我们的自己批判》(见1932年《南国月刊》第2卷第1期)中对他的求全责备,流露过一点微词。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地点,处在“左”的压力普遍存在的时期(见《戏剧论丛》1981年第4期第4页陈白尘《中国剧坛的骄傲》一文)。此后南京的营救,武汉的支援,桂林的重逢,尤其是北平解放前夕,田先生冒险密晤徐先生以完成中央交付之重托,亦都足以印证(详见《文化史料》第五辑)。
徐悲鸿先生待人直爽真诚,不以小不舍而弃大义。1948年的年终前后,解放军已指出北平的前途和国民党的去从,问题就看傅作义将军最后的抉择。傅在一次邀宴北平学者名流数十人的席后茶余,向大家提出关于北平“战”、“和”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因为当时傅将军还举棋未定,意向未明,而蒋介石还在叫嚣反共到底,在这种情势下说话的人是要担风险的。当时谁也不敢发言,经过长时期的冷场后,徐先生首先发言,他说:“时至今日,傅将军还有什么值得对蒋先生抱幻想的!?……(大意)”徐先生发言之后,在座的才相继纷纷表态,赞成和平解决北平问题。这件事是徐先生参加傅宴后回来,亲自给我讲的,我为之深感欢欣。同时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当徐先生和田先生会晤之后,徐先生坚决保护学校,不使学校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破坏,他还表达了拒绝南迁的鲜明立场。这是由于党的指示和关怀,使徐先生产生了无限的勇气和力量。
在艺术教育上,徐先生主张对学生要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他要求尊重客观事物,要以一丝不苟的诚实态度来认识客观存在,并加以提炼和提高。他认为要加强造型的表现力,就要删去烦琐的细节,强调塑造形象的统一性。他还认为学生从开始学画,就应当力求刻意勾画;宁方毋圆,宁拙毋巧,要以直线求曲线,以平面求圆面,基本功要做到眼、手、心相协调,“尽精微”以“致广大”。
我由于得到徐先生的支持和鼓励才能赴法学习。到了巴黎,当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找到工作(用以维持生活和参加学习);又由于徐先生预先的安排,有不少在巴黎的老朋友热情地来照顾我,其中有一位名叫张宗禹的,1928年我们曾共同在中央大学徐先生开的夜课旁听过,他收到徐先生的信得知我将到达巴黎,曾给了我许多帮助。我考取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西蒙教授班,入学时的学费和其他费用,都是由张宗禹先生替我向他人借贷的。我在巴黎生活拮据的日子里,李有行先生曾帮助我找零活干,他和徐先生也属师友之交。除此之外,徐先生还函托了在比利时任公使的谢寿康先生给我关照,由于他的协助,我又考进了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并获得了助学金,从此我才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保证了正常的学习。
我还记得徐先生在给我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回忆徐悲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