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法--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6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司马法/陈曦,陈铮铮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7
(中华兵书经典)
ISBN 978-7-101-12663-1
Ⅰ.司… Ⅱ.①陈…②陈… Ⅲ.①兵法-中国-战国时代②《司马法》-译文③《司马法》-注释 Ⅳ.E892.2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52829号
书 名
司马法
译注
者
陈 曦 陈铮铮
丛书
名
中华兵书经典
责任编辑
宋凤娣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市白帆印务有限公司
版 次
2017年7月北京第1版
2017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880×1230毫米 1/32
印张
插页2 字数180千字
印 数
1-8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2663-1
定 价
18.00元
前言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诏命校订《武经七书》,《司马法》从卷帙浩繁的兵学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七书”之一;到了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朝廷从“七书”中精选出三本,号称《武经三书》,《司马法》入选其中,成为“三书”之一。能够挺进不同时期皇家钦定的“七书”乃至“三书”的顶级方阵,可知《司马法》在中国古典兵学体系中,早已与《孙子》《吴子》等书一起,成为古代兵学最高水平的代表,享有一般兵书所难以企及的崇高地位。
在现存文献典籍中,最早对《司马法》不吝赞美之辞的,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撰著的《史记》。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盛赞《司马法》是一本“闳廓深远”、博大精深的兵书;不仅如此,他还首次记述了关于此书作者与成书时代的如下重要信息:
“……因自立,为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同上)
由上引文字,可明确获知《司马穰苴兵法》成书于齐威王(前356—前320)在位期间,时值战国中期。至于《司马法》的成书时代与作者,则难以从上引文字遽然得知,而需首先搞清“古者”《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与《司马法》的关系之后才能明了。
“古者”《司马兵法》,实即宋人陈师道所谓“周之正典也”(《文献通考·经籍考》引),亦即由周代“王者”(笔者注:“王者”意即天子、君主,儒者用此词指称以王道治天下的理想君主,司马迁“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中的“王者”,当取此义)制定的一部治兵法典、军法一类著作。“司马”为古代职官名。据《周礼》,西周时期设有“夏官司马”的部门,其职掌是“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有大司马、小司马、军司马等官职。《司马兵法》的内容当与“司马”的职责密切相关。又据《周礼》中的《夏官司马·司兵》记载:“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掌管兵器的“司兵”之官,是按照“司马之法”给军人颁发武器的。这里的“司马之法”,应该就是“古者”《司马兵法》。姜太公(吕尚)作为周初最负盛名的军事家,自然是对这部《司马兵法》“能绍而明之”的最佳人选。甚至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古者”《司马兵法》的实际制定者是周公、姜太公等掌控周初军政大权的人物。他们在周公“制礼作乐”的文化背景下,借鉴前代军法思想,整合周人的治兵法典,制定出了一部体现西周礼乐文明的军法著作《司马兵法》。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包括《司马兵法》在内的西周军政法规不断遭到侵蚀、破坏,能够说明、阐释《司马兵法》的人士渐趋凋零,仅有司马穰苴、孙武、吴起、王子(成甫)等寥寥数位军事理论家了。
司马穰苴对《司马法》的成书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事迹见载于《史记》《战国策》《说苑》《晏子春秋》等。《史记》本传的如下记述最为详尽,是考索司马穰苴事迹的最重要的史料: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日中而贾不至,……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可知司马穰苴出身于齐国田氏宗族的支系,被著名政治家晏婴视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栋梁之材。在齐国遭到外敌侵犯的危急形势下,晏婴将其举荐给齐景公,被任命为将军。为了整肃军纪,树立军威,司马穰苴拒绝接受国君的赦免指令,果断斩杀失约误期的宠臣庄贾。《史记》所载的这一脍炙人口的故事,使司马穰苴成为历史上不畏权贵、严格执法的治军典范。司马穰苴有效地激发了齐军的战斗热情,提高了士卒的作战能力,从而一举击退入侵者,收复全部失地,解除了齐国的危难,凯旋后荣升为大司马。不久因遭到来自于齐国大族鲍氏、高氏、国氏等邪恶势力的诋毁、迫害,听信谗言的齐景公解除了他的职位。时当盛年的司马穰苴受此打击,精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司马法--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