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传奇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历史与传奇
作者:张佳玮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9
ISBN:9787536089792
本书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授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序
辑一 君王天下事
刘邦的天才
项羽神勇,千古无二
刘备之仁
李渊、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推了魏征碑,又给立起来了
李治与武则天:搭档与赢家
唐玄宗与杨贵妃
将自己的爱妻让给父亲之后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如何评价一个皇帝
王朝总要开两遍国
拥立的人,并不总是忠心的
辑二 为臣殊不易
韩信的命运
如何描述一个不孝顺的冒险家与贪污犯
诸葛亮,奇谋为短?
出尔反尔司马懿与魏晋风度
岳飞、秦桧、宋高宗
古代的罪名
记一位文笔优美的好战分子
辑三 生前身后名
逸事与主角
潇洒的人,并不总能被理解
陈胜们很绚烂,却经常是赢家们的炮灰
战场可是很乱的
身前有余已缩手,眼前有路已回头
赐自尽:一种委婉的恩典
后宫
三国四美人
“我了解你的一切把戏……但还是等你”
皇二代
欧洲历史上如何反腐败
你杀了那么多人,晚上睡得着吗?
欧美作品里,怎么都爱联军对抗异族呢?
辑四 时用则知物
曾经有个年代,达官贵人不敢纳妾
古代的男风
容貌与身高
美人们的好身材
游侠们怎么过日子
画家们怎么好意思跟雇主要钱呢?
文房四宝
百无一用是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史有什么用呢?
中国人,其实一直在简化字体
所谓欧洲的贵族教育
四大天王、李天王与哪吒
世界各地的龙
英国人以前也喝热水的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城市
打开洗手间的门,故事刚开始
东方与西方的大航海时代
序
我记得幼儿园时的某个春天,我被母亲带到纺织厂,放在宽广的仓库里,山一般高的布匹中,请仓库阿姨看着我,给我留下一堆厂图书馆里借来、售价三毛八分一本的连环画。每一页一框图,一幅可以意会的图,或喜或怒,下缀浅近的解说文字。这是我最初的阅读经验:连贯的断片图画描绘了历史传奇,缀成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如我们所知,大多数历史连环画,每页图多选择了最戏剧性的瞬间,每一幅图本身都堪称传奇。我学会了读字之后,最初与我做伴的是《杨家将》《说唐》以至于《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于是我最初的幻想世界里,满是白马银枪、辕门刁斗、沙场尘烟。每次读金戈铁马读紧张了,就抬头看看:暑假的晴朗天色,很容易消解这种恐慌。就这样,我读过了《水浒》与《三国演义》,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那时我当然不明白,《鹿鼎记》末尾韦爵爷如何在满汉问题上难倒了黄黎洲等四名大家,《射雕英雄传》结尾成吉思汗临终时为何要自问是否英雄。我只是喜欢读这些古代故事:塞北江南、青山绿水、衣袂长袖、刀枪剑戟。
我印象中,第一次发现不大对,是某次读到宋史里,提及杨业的儿子杨六郎。我小时候听的杨家将传奇,都说杨令公家七郎八虎,杨六郎杨延昭排老六,他四哥还是京剧《四郎探母》的主角呢,他儿子杨宗保娶了穆桂英,生了杨文广。可是《宋史·杨业传》里却说,杨业的长子就是杨延昭——不是老六!杨延昭的儿子就是杨文广,没有杨宗保这人。那穆桂英哪儿去了?那么,所谓四郎探母,所谓杨五郎杨延德出家为僧创立五郎八卦棍之类,又是哪里来的呢?
类似的事情,后来一再发生。比如,小时候评书里,徐茂公是瓦岗寨的军师,牛鼻子老道。
后来看两《唐书》,说李勣本名徐世勣,字懋功(茂公),十几岁就出来闯世界,正经的唐朝名将,对东突厥和高句丽都很有战绩——好像不是老道?
小时候评书里,李靖是个游方道人。可是两《唐书》里,李靖李药师李卫公,南北纵横,南破萧铣,北击突厥,西征吐谷浑,无往不利——好像也不是道士?
小时候评书里,尤俊达煽动程咬金劫皇纲,是条好汉。正史里找不到这人。翻来翻去,发现隋唐间有个人叫牛秀,字进达。牛进达——所以,是传评书的老先生口传心授时,把牛进达听成了尤俊达?
小时候听评书,我挺不喜欢苏定方:这厮杀害罗成,他儿子苏海还一直跟薛仁贵为敌呢!——看看正史,苏定方征讨东西突厥,战葱岭,征百济,后来还补进了凌烟阁。好像也没那么坏?
好嘛,但他毕竟杀了罗成!我找找……正史里,好像没个叫罗成的。最接近他形象的是罗士信。不对啊,历来隋唐评书里,罗士信都是个二傻子啊!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里表达过个意思:他以为中国古来士大夫喜以史书说事,引经据典,训诂考证。民间百姓却更愿意相信一些传奇,因此而产生了一些认知的偏差。比如如上所述,史书上明白写着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但绝大多数民间百姓说起来,多半还认为杨六郎是杨老令公的六儿子,被潘仁美坑害了——天晓得,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倒是北宋确有名将叫作潘美的。
我猜许多普通历史爱好者读书的经历,与我有类似之处吧?托尔金先生的名著《魔戒》里有所谓:“有些不该被遗忘的事情流逝了。历史变成了传奇。传奇变成了神话。”
传奇二字,奇闻也,流传也。一个历史故事是否能被众口相传,往往取决于其过程是否有戏剧性,是否有足够的矛盾,是否有足够脸谱化的对立面。历来许多历史传奇,最后都简化为昏君奸臣、红颜祸水、英雄奸贼、好人坏人,即我们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许多历史细节因适合当谈资而成为传奇。比如,北宋张先写词几十年,但现代普通百姓所知他最有名的逸事,是八十娶亲时,苏轼送他的那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史记》里只约略一提的虞姬,是任何楚汉传说中无法忽略的女主角;唐伯虎究竟画了什么画,一般人未必能脱口而出,他跟秋香所谓的三笑留情,倒是天下皆知。故此,许多流传的历史,与其说是史实本身,不如说多少变成了一种“人民喜闻乐见觉得讲起来很有戏剧性”的故事。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对历史的了解,往往基于源自历史的传奇故事;而许多传奇,如上所述,掺杂了传递者与讲述者对历史的主观看法,被传颂改编的传奇越多,这种普通人喜闻乐见的看法就越重。我们总会下意识地相信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淡忘枯燥乏味的细节。歌颂史书上的英雄,鞭挞史书上的奸贼。当然,也难免有出于逆反情绪者,要为历史所谓的反派人物翻案。
但史实人物,许多是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也更了得的。
钟惺先生曾写了首《邺中歌》说曹操,结尾是,“书生轻议冢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历史与传奇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