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6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彭泽益著.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ISBN 978-7-300-11519-1
Ⅰ.①十…
Ⅱ.①彭…
Ⅲ.①财政—经济史—研究—中国—清代
Ⅳ.①F812.9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20573号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
彭泽益 著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  址
 北京中关村大街31号
邮政编码
 100080
电  话
 010-62511242(总编室)
010-62511398(质管部)
010-82501766(邮购部)
010-62514148(门市部)
010-62515195(发行公司)
010-62515275(盗版举报)
网  址
 http://www.crup.com.cn
http://www.ttrnet.com(人大教研网)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规  格
 155mm×235mm 16开本
印  张
 14插页2
字  数
 215000
版  次
 2010年1月第1版
印  次
 2010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29.8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前言
本书是从近三十年我所写的有关中国经济史研究论文中选编的一个专题汇集,收入的文章,内容比较集中,具体地探讨了19世纪后半期即从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期间的中国财政和经济问题。
这些论文广泛涉及了当时的工农业、商业、外贸、财政、货币、金融、地租形态、行会制度以及社会各阶级等方面,并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史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研究,重在阐明:(一)为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它的革命性质,提供基本论据;(二)清朝政府为镇压起义加紧财政搜刮,进一步引起国民经济恶化和阶级矛盾的加剧;(三)太平天国运动后,封建关系的变化反映在城市方面,即手工业、商业行会重新恢复整顿的过程中,它同封建官府、外国资本主义以及日渐兴起中的中国资本主义的联系和矛盾。总的说来,想通过这些方面深入地考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过程中,封建经济危机和阶级关系激化的状况和特点。这不仅是中国近代经济史方面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书中各篇文章提出的问题,主要是以档案和文献资料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研究的,力图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的现象中去探索基本的历史联系,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我以为在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有关经济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甚至还要切实花点力气去做。这是因为详尽占有资料,乃是研究的基础和必要的前提条件。
这次编集除了对银贵钱贱、财政危机和行会重建三篇加以增补外,其余只就文章的个别字句稍作校改,基本上保持原貌,提供研究参考,敬求指教。
彭泽益
1982年2月20日
目录
前言
论鸦片战争赔款
一、英国殖民者勒索赔款的三个项目:烟价、行欠、战费
二、清朝封建统治者对偿还赔款的罗掘
三、战争赔款加重人民的负担
鸦片战后十年间银贵钱贱波动下的中国经济与阶级关系
一、银贵钱贱问题的形成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二、银贵钱贱波动下的中国社会各阶级
三、银贵钱贱促进战后中国社会矛盾的加剧
咸丰朝银库收支剖析
一、收支规模变化
二、银钱比重和实银出入数
三、发行票钞和铸钱收入
四、岁计盈亏和库贮银数
1853—1868年的中国通货膨胀
一、滥发通货强制通行
二、新发通货从流通“壅滞”到崩溃的过程
三、银票、宝钞和铜铁大钱贬值的趋势
四、银价物价上涨的幅度
五、通货膨胀是统治阶级掠夺劳动人民群众的手段
清代咸同年间军需奏销统计
一、镇压太平军军费部分
二、镇压捻军军费部分
三、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军费部分
四、镇压西南及两粤闽台各族人民起义军费部分
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清朝财政危机和财政搜刮的加剧
一、国库空虚与财政危机的状况
二、战时财政措施和搜刮方式
三、各种搜刮收入对筹措军费的作用
19世纪后期中国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的重建和作用
一、行会组织恢复和发展的趋势
二、重整行规对市场竞争的抵制
三、行会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
附录一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计量问题
附录二 彭泽益著述目录
附录三 彭泽益传略
论鸦片战争赔款
中国在19世纪曾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主要对象之一。1842—1845年间的鸦片战争赔款,就是中国人民遭受英国殖民者的初次侵略所被迫付出的第一宗赔款;它为这以后外国殖民者通过侵略战争向中国人民强索赔款,在中国近代史上开了先例。
一、英国殖民者勒索赔款的三个项目:烟价、行欠、战费
为了揭示英国强索的鸦片战争赔款的掠夺性,首先有必要考察一下所谓赔款问题的由来。
鸦片战争赔款包括三个项目:鸦片烟价;广东行欠;水陆军费。
(一)鸦片烟价
所谓烟价就是勒索“偿补”曾经由清朝政府合法没收和销毁了的、英国人所贩卖的毒害中国人民的毒品——鸦片的烟价。马克思曾经指出,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贪得无厌地追逐利润,不惜利用最卑鄙的手段。这种手段之一就是“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而且正是依赖这种贸易的走私性质”
(1)

。大量鸦片的走私进口,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祸害。清朝政府在当时舆情的压力下,采取了禁止鸦片贩卖并重治鸦片吸食者的非常办法,诏令钦差大臣林则徐前往广州严厉查禁。英国领事官义律(Charles Elliot)在百般狡赖拒抗失败之后,不得不遵从中国的禁烟政策和法令,答应把在“零丁洋所泊二十五船之烟土”
(2)

缴出。至1839年5月21日为止,英国总共缴出鸦片20291箱。
(3)

按印度产地的平均价格估算,约值银500万~600万元(英国政府估计为6451406银元),如据中国官府按当时广州鸦片市场价格估计,约值银1200万元。
(4)

由此看来,英国殖民者从事 ............

书籍插图:
书籍《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 - 插图1
书籍《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