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寄 语
序:看,那些胡天胡地的人类学者们
第一部分 相处之道
邹平田野调查趣事
凭什么跪你!
发自心底的尊重
一举两得
田野、文化与身体:Aloha,夏威夷给我抱抱!
“赤脚医生”的剖腹产
跨文化视域看中日关系
“奶啰呵!”:50年前在侗寨的田野体验
无论田野是不是家乡,你都是他者
看不见的手
悲伤的田野:突发事件的伦理反思
首次走进萨满世界
田野工作中的“主”“客”关系
梅花拳的礼数
“嘴巴多”的女人:女性人类学者在田野
田野惊奇故事见闻录
我在“社会”里的位置:边缘女性群体的保护与包容
让我难忘的点点事
人类学家拿什么跟对谈者交换?
神圣的田野
舌尖上的田野
那年·遇见花开
示人以弱露真情:从我在田野中的第一次落泪得到的感悟
田野逸事一箩筐
埃及大花袍
奔跑吧,人类学者!
与珠娣在田野
讨价还价
喀拉拉的摩托车后座
回 访
那天下午,我被“纪录片”
今夜无人入眠
第二部分 文化逻辑
小女子难为荣誉男人:田野中的性别与阶级
“德国鸟不吃大米!”:欧洲民族志日记
“花馍”和“饺子”的相互解释
物心交错的几个瞬间
我没死!
生命长河里渐渐趋于同一的关系
没有检票员的站台
“山寨版人类学”的应用价值
自以为是
厕 所
“一只混在羊群里的狼”
在“田野”胡思乱想
与“神经病”们欢聚在田野
身份的尴尬
淡定的时间
走过那曲
田野中的欺骗
观·世音:田野中的倾听与感悟
照相机
“海”“岛”有别
转熟为生:就近的民族志两则
裤子和裙子
“本土人类学家”的田野
时空穿越
田野工作:从犯错中成长
与蝇共饮一杯茶
天龙山救火记
人类学逸事三则
文化差异与文野倒置:我在柬埔寨的两次“被骗”经历
械斗与瞄湖
徘徊在参与和观察之间
饮食男女
我和我的报导人
“人话”与“鸟语”
第三部分 行走与责任
档案馆田野的挫折
田野消失了!
五台山朝山记
“艳遇”
安全感
这个国家有没有未来?
迷人的傣寨风情
北美看樱
高原、山地与大海
深山夜遇
“本土异域间”:与韩国人的星期天
挥手一指便是出路——“上山”
田野之后的写作焦虑
从此不说圣诞快乐
“切口”里的江湖
第四部分 素描与速写
林耀华先生印象
无定的河床
翻越卡拉苏达坂
纳木错湖畔的“候龙者”
佛爷的救赎
从石鼓到车轴:忆萧亮中
还俗者的自白
我的白马藏人歌唱老师
卡洛斯,墨西哥藏学家
在冲绳的墓庭遥想故乡
绝域苍茫塔吉克
田野观草
怒江那只高傲的公鸡
西北三记:黄土的歌谣
“你找到护照了吗?”:回忆与王富文教授在一起的几个瞬间
忆神仙校长
寄 语
2012年我有机会重访台湾地区,期间经师姐黄智慧介绍,认识了台湾大学谢世忠教授——一位视觉上心宽体胖的人类学家。他送了我一本书,名为《喂鸡屋人类学——迷你论述101》(2011)。本书挥洒洋洋30余万字,记录了自1990以来至今的20余载始终如一的一种关怀——审视人类学(者),我是谁?作者将美国西雅图的韦奇伍德(Wedgwood)度假村称为“喂鸡屋”,每年暑期“躲进小楼成一统”,整理、书写他从事人类学后邂逅他者的心路历程。与卷宗浩繁、理论沉重的八股作相比,作者以第一人称,以鲜活的文笔,真实地记述了作为人类学者围绕他者和自我的事件和情感流动,给读者以游学悟道的感觉,并能够感受其中丰富的经验和想象力。“浦序——寻常事的真知灼见”中这样评价道:莫因“迷你论述”篇幅短小、文笔诙谐而忽略其中真意。如果说自然科学的产出是物质性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的产出则是人性和思想性。我相信本书中的众多作者也同样,在各自的田野中表达了自己的人性。在田野里,我们不应该用一种恰似培养植物人式的技术性客观主义的方法去主体化,或者把研究者自我的意志掩藏起来,还要声称所谓的“客观性”。没有意志的客观性是一个伪命题!
借人类学的一个经典词汇“库拉圈”来表述人类学界不分男女老少、相互见文见志的学术批评活动是恰如其分的。它事出有因。人类学者常常独自一个人在外做长时段的田野工作,所获不仅是民族志,还有与其田野及其研究对象割舍不下的那份情感。这份情感渗透于作为人类学者的学术立场之中,具有鲜活的、充满喜怒哀乐的情绪流动。这说明在田野中的人类学者并非仅仅以“科学者”的姿态出现,他(她)首先是以一位与自己研究对象本质上并无差别的主体人的身份出现,客观上形成他者双方在田野中的邂逅。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与田野工作过程中结识的当地人一样,人类学者也同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也正因为如此,在田野中的人类学者起码要过四关,即语言关、生理关、生活方式关和价值关,他(她)不可能“净身”为一种唯科学主义式的“技术性客观主义”者,因为在人类学视野里,所谓的“客观性”表现在研究对象的主体性特征上,因而才会有人类学者对各自田野的那份真情。正如本次征文中所说:“这种经历既是个体的,同时也是因为遭遇异文化所导致的公共事件。人类学知识洞见正是在这些貌似荒诞不经的经历中形成并积累起来”的文化自觉的产物。人类学者与当地居民一样,尽善尽美地成就各自作为文化人的角色,于是喜怒哀乐的情感也伴随着整个田野工作的过程,其“理解”也是在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呈现,作为产出的民族志也是在这种意义上具有公共性。
本书以微型故事为体裁,作者都是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人,他们中间有院士,也有刚出徒的研究生;但他们在异文化中邂逅他者,经历了文化摩擦、文化理解,其中记录了活在田野中的人类学者的喜怒哀乐——成功、失败、喜悦、沮丧、无奈……这些又被调侃为作为人类学者“成人礼”的修行。这一过程充满了作为他者进入另一个他者世界的情绪与反思,给从事人类学研究工作的年轻学者提供了借鉴、反观的素材。它可读性强,同时又对学习人类学专业的学人有“前车之鉴”的意义。与正式的讲座、论文等相比较,本书中看似个人的故事,其背后折射出对异文化理解的寓意。坦率地说,这样的短文,如若没有丰富的田野经历也就不会有对文化的自觉,要么成为现象上的“奇闻异事”,要么就会成为后期出版的马林诺夫斯基《日记》中那种藏在背后的窃窃私语和谩骂……理解应当是建立在具有自由意志的人际交往的结果之 ............

书籍插图:
书籍《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 插图1
书籍《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