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何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农民何谓/司徒朔著.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8
ISBN 978-7-5086-4610-7
Ⅰ. ①农… Ⅱ. ①司… Ⅲ. ①纪实文学-中国-当代 Ⅳ. ①I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09954号
农民何谓
著者:司徒朔
策划推广:中信出版社(China CITIC Press)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100029)
(CITIC Publishing Group)
电子书排版:张明霞
中信出版社官网:http://www.publish.citic.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iticpub
更多好书,尽在中信飞书App:http://m.feishu8.com
(中信电子书直销平台)
农民何谓
司徒朔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自序 城与乡
引子 村庄
天人
公私
国家
今昔
后记
自序
城与乡

爷爷:“北京人好,天津人不行。”
我:“怎么呢?”
爷爷:“北京人,对谁都客客气气的,说话,里边儿一个脏字儿都没有!”
我:“天津人呢?”
爷爷:“天津人?你要是门口种棵树,天天有人来给你浇水。”
我:“那还不好?”
爷爷:“开水!”
说到“开水”两个字,低头抽烟慢条斯理说话的爷爷,突然坐直扭过头来。我笑得都没能看清他的表情是否也像马三立。这成了我关于城市的最早启蒙。
多年后,我到北京上大学。先坐汽车抵达赵公口长途车站,又改乘公交来到了著名的交通枢纽西直门。那时它还是大圆盘造型,桥侧拥挤着一排排的小公交。售票员流利地叫着“……华……大颐和园了,……华……大颐和园了”。北京人习惯性的快语和吞字,让我犹豫了很久才爬上了一辆汽车。坐等发车之际,不知道因为什么两辆小公交发生了冲突。一位售票员站着扒着车门,另外一位则从窗户中探出头来,京骂犹如滔滔江水,流淌在古都的街道上。我惊讶得目瞪口呆,又欣喜得喜笑颜开:原来北京人民也不那么“文明”啊?
再之后,在号称人文之地、科技摇篮的中关村,我又领教了更为纯朴的骂声。两位衣着光鲜的女士过马路,一辆汽车抢行,擦身而过。其中一位,对着远去的车尾发射出一句“抢孝帽子呢吧!”另外一位,箭步上前,补射了一句“急着去投胎呢吧!”我不禁感叹:真乃传神之作!
我爷爷的评价,有些不靠谱了。可北京是让人亲近的,起码对于我这种进城农民而言,的确如此。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大概它来自文化的黏合力。脏话里寻找传统,颇有些礼失求诸野的感觉。京骂的博大精深,里边蕴藏着无数的传统思想。披麻戴孝,是儒家礼仪;六道轮回,是佛家用语。两句骂人话里,儒释道已经暗藏其二了。
但北京又是有距离的。它来自哪里呢?我的一位朋友常说,你看首都的街道,那种宽阔里有一股皇气。我觉得有道理,因为一般人哪会把路修得这么没人气呢?还是在京骂里找找吧。在我家乡的土话里,最恶毒的三个字是“私孩子”。北京话中类似的说法是“丫挺的”,它是“丫头养的”的连读。这自然是老爷公子们的杰作。
所以,很多人喜欢北京,因为它浸透在传统农耕文明中。至于有些隔阂,那多来自官场文化的熏染。而人们对于上海和天津的偏见,很大程度上出于对工商文明的排斥。
我服膺一个判断:本质上,中国人都是农民。所以,不了解农民,你就不能说理解中国。

爆竹大概最怕过年,一要殒命,二要挨骂。
写下这几个字时,适逢春节。我在村中,一边享受着清夜扪心的安宁,一边听着微博上来自城市的“炮声”。我的同事,一位大V写道:“这个点儿还放鞭炮的人没孩子,我说的是双关语。”
我喜欢鞭炮,但限于农村。大型的产品,为祭祖而燃。天阔地平的旷野,一声轰鸣,或是一串的爆裂,是无法替代的情感宣泄。炸药的含量,随着人们的钱包在膨胀,可当它可以用斤来计数时又能如何?乾坤之内,那不过是个小叹息。天地之大,人生之短,感受更清晰而已。小型的产品,为祈福或游戏而放。划地而建的院落,几声脆响或是一阵的喧嚣,是静中求动的气氛调解。它不会过大,也不会过晚出现,因为放炮的人要自避其扰。
至于城市里的烟花,我则有些敬而远之。楼下的一个二踢脚蹿到我的窗前,我都想朝下打上几发闪光雷。人口的密集,让建筑不得不向天空中发展。于是,头上三尺不是神明,而是邻居。立体空间,需要新的规则;至于那些在街角路边冲霄而起的烟火,也不过是带来片时片刻的欢愉。城市大了,几点睡的鸟儿都有。声音的干扰,并不会像安全的威胁那样画地为牢,它在肆无忌惮地穿透周边的窗户,入了居民的梦乡。
两相对照,我不认为放鞭炮是什么“陋习”。它本不丑,也不陋,无非是被放错了地方而已。“农历新年”这几个字,已经告知我们,炮仗也是一个进城的“农民”。鞭炮禁还是放的背后,是乡土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冲突。
其实又何止鞭炮,整个中国人都似乎不适应这个变迁。轻松享受着出境游的新贵国人,归来之时,手拿肩扛着大包小包、大箱小箱,颇有返乡农民的风采。虽然腰缠万贯,但靠着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举止随意等“法宝”,中国人最近还是顺利拿下了全球最不受欢迎游客排名榜的次席。分析之中,最让老外不解的是:为什么那么有钱的人会经常顺走厕所的手纸和餐厅的刀叉?
最近都在提城镇化。有人就提出,重中之重是“人的城镇化”,或者叫“人的市民化”。一般理解,这个词寓意城市化并非只是人的空间转移,还要有同等福利待遇的给予。我觉得不妨再给它增加一层含义,即所有居住于城市中的人,能够适应新的生活空间和规则。这需要多方的努力,也需要时间的打磨。听到一些对国人素质的悲愤之言时,我总是很友好地安慰对方:“要宽容,要耐心。你看,我都学会排队了,还有啥不可能呢?”

我家的一个老邻居,晚年得到了一笔“巨款”。确切说是笔房屋拆迁款。至此我才知道,他曾经是天津人。之所以后来他以一张风刀刻画过的脸告别那里,是因为国家政策的调整。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两年半的时间里,全国精简了职工1 887万人,与此相应,全国城镇人口共计减少了2 600万。经济困难,物资短缺,农村成了蓄水池。这个人,属于其中之一。 ............

书籍插图:
书籍《农民何谓》 - 插图1
书籍《农民何谓》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农民何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