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6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Spenser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自序没有写作,我可能要多奋斗十年
写作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散步,谈到一个话题,就是我们有没有一个长期坚持的习惯,并且觉得这个习惯挺有价值的?
其实很多人是没有这样一个习惯的。你可以回忆一下,你有没有?
我想了想,我还真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公众号写作。
我从2014年9月来香港念书就开始了公众号写作,到现在,正好四年。写了三本书,包括这一本。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四年的写作,到底带给了我哪些变化。
第一,写作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最好的方式。
我其实没有太多爱好,平时不工作的时候,锻炼一下身体,或者和有意思的人吃饭聊天;我也不怎么旅游(我是个挺宅的人),虽然我在香港和深圳工作,但从来没去过澳门小赌怡情;香港的兰桂坊,除了前两年带客户转转,平时我也不去夜场。
人很容易陷入无聊,尤其是还没有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的时候。而写作,真正让我摆脱了无聊。
一般写作从灵感闪现、构思到成文,至少要花两个小时,这几乎是我们工作之余很大一个整块时间了。而时间如此碎片化的我们,拥有整块时间思考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其实是很奢侈的。
你花两个小时看电影、看综艺、刷抖音,和花两个小时写一篇文章,结果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你在消费别人创造的产品,你是被接受、被喂养的姿态;而写作,是你在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作品,你是创造者、供养者,写作是思想和灵魂的绽放,与前者完全不一样。
消费本身不会带来高级的快乐,但创造可以。
人的生命是很有限的,每一天的时间都不够用。你想做一个被喂养者,还是活成一个创造者?
当我看到我写的文字被记录在网络上,看到我出的书被摆放在机场书店和城市书店的架子上时,突然觉得我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作品。自己活了三十多岁,没有白活。
第二,写作让我摆脱了肤浅。
世俗和低级,是两个概念。
我自认为是一个活得比较世俗的人,我永远学不会香港中环金融男那一套精致的着装,也无法淡定地在一个高级的酒店吃光仅刀叉就有好几套的晚餐。
我活得特别接地气,聊天也会吐脏字,虽然没有李笑来那么直接,也没有王朔那么澎湃。
在生活方面,我活得并不算高级,我甚至刻意回避这种高级感,因为我觉得那样离大众太远,离民生太远,离世俗太远。
我一直相信,世俗的快乐,才是人性的快乐、真正的快乐。
但人不可以活得低级。
写作会让人摆脱肤浅。写作不是吸收,而是创造。而创造,让人走进内涵,走向思考,走向深刻和高级。
当你的脑子里装了要写作的思维时,你看待事物时就会变得更加敏感,甚至有不同的角度。你所看到的世界,因为写作的枢纽,从点状变成线状再到网状,构成了内心更完整的世界。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新天新地。
第三,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
可以不夸张地说,我的事业,是写作带给我的。
新媒体写作成就了一批之前默默无闻的人,带来了个人商业上和影响力上的巨大价值。
我在香港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海外理财工作,第一个客户,就是我的公众号的读者。也是因为这些读者客户,让我能在房价二三十万港元一平方米的香港活下去,而且活得还不错。
四年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出书,会有百万粉丝,会提前好多年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现在,这些都变成了现实,而这些都是源于写作。
我后来渐渐明白了,这波互联网发展浪潮,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革命,真正释放了个人的能量和才华,使得这个时代成为成就个人品牌的时代。只要你有好的观点、专业、内容,就有可能被全世界看到你的才华。
而写作,就是打造你个人品牌最好的方式之一。
你可能会问:我以前没有写作习惯,也很久没写作了,还可以学会写作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我也是在我将近30岁时,重新开始写作的。
怎么系统学习写作呢?
这本书里,有答案。
这几年,我爸经常和我说的话是:我已经看不懂你现在做的事情了,但是要记住,在外面违法的事情不能做呀。我经常哭笑不得:老爸,我做什么违法的事了呀?我又不是在外面卖白粉。
从当年的海外资产配置,到如今的新媒体,无论我怎么和我爸解释,他永远也搞不懂我的事业到底是怎么回事。钱是怎么挣的,怎么就突然“一夜成名”?两年前还担心房子这么贵儿子怎么买得起,什么时候才能混出头,怎么这几年突然就有钱了?迷惑的他搞不懂,只能和我说要好好做人。
其实我爸的困惑,我是理解的。我的爷爷大概能理解我爸做的事,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世界变化速度没有我们这一代人快。
新的技术就是那个无形的手指,给这个世界按下了快进键,两倍,四倍,八倍……我们的上一代人,真的不太容易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
焦虑时代下的青年危机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并不可怕,因为这个世界终究不是他们的了。真正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我身边一些从事传统行业的朋友,年龄和我差不多,都是30岁左右,还没到中年吧,正值青年呢,正处于事业上的最佳年龄,但是,他们对于互联网行业和新媒体的陌生感,简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我和他们解释什么是新经济、新零售、知识付费、个人IP(知识产权)等,他们经常听得一脸蒙。
一线城市稍微好些,越往二三四线城市,人们对于新兴行业的陌生程度越高。
我突然觉得,很多人还没到中年危机呢,就已经陷入青年危机的泥潭。
我说的青年危机,不是指工资收入买不起房的财务收入危机,也不是指职场无法快速晋升的职业生涯规划危机,而是思维层面上更宏观的危机。说得再具体点儿,我们经常评价一些人生活很粗糙,没有品质,对于美没有感觉;而青年危机,就是指思想粗糙且迟钝。处于青年危机中的人对于时代的变化反应迟钝,对于新行业、新技术不敏感。他们全凭过去有限且落后的经验过现在的生活,并天真地以为未来的样子也和现在一样。
举个例子,北大的薛兆丰老师在“得到”上的课程卖了20多万份,一份199元,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除去“得到”的分成以及苹果公司的抽成和扣税,能赚1000多万元。一个大学老师,一年赚1000多万元,你能理解吗?北大老师再牛,工资也不会超过百万元吧。
这还只是商业变现价值,还不算薛兆丰老师因为这些课程所制造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