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舆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公共舆论(节选)
[美]约翰·R·扎勒
简介
本书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领域介绍了公众舆论的本质和起源,是该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代表性著作。
公共舆论(节选)
作者:[美]约翰·R·扎勒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月1日)
外文书名:The Nature and Origins of Mass Opinion
丛书名:政治心理学前沿译丛
ISBN:9787300166247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翰·R·扎勒(John R.Zaller) 译者:陈心想 方建锋 徐法寅
约翰·R·扎勒(John R.zaller),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国政治和公共舆论。主要著作有《美国人心态:公众对资本主义和民主的态度》、《公共舆论》、《党作决定:改革前后的总统提名》等。
陈心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现供职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
方建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徐法寅,美国肯塔基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生。
目录
第1章导论:舆论研究的碎片状态
第2章信息、既有倾向和舆论
第3章民众如何获取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公共舆论
第4章正视回答不稳定性
第5章一边回答一边编造
第6章主流和两极化效应
第7章“态度变化”的基本过程
第8章单一讯息模型的检验
第9章双边信息流
第10章信息流和竞选
第11章模型评估和未来研究
第12章结语:公共舆论的精英主导问题
测量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第1章 导论:舆论研究的碎片状态
本书是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形成政治偏好的扩展性论证。1它旨在展示新闻和政治观点如何通过大众传播,个人如何根据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其他既有倾向来评估这些信息,以及他们如何将自己的反应转化为在大众调查和选举中的投票决定的态度表达。
本书的论证也同样适用于公众政治行为中的一系列非常广泛的问题,其中包括:种族和政治宽容,对美国介入海外战争的支持,在总统选举、国会选举和总统初选中的投票,总统的声望,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对经济状况的判断。
论证中的动态元素,即所谓的可动部件,是公共事务信息在大众媒体上的报道。这种报道可能包含表面上客观的新闻报道、党派争论、电视新闻会议,或者甚至像竞选运动中的付费广告。对于公共舆论的形成,要紧的是对角逐中的各政治立场的媒体关注的相对平衡和总体把握。
尽管本书在许多案例中论述的是政治偏好的形成,但它仍然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其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在一个有黏聚力的理论体系中整合公共舆论的动力机制。
实现这种整合所必需的观点很少,而且简单得惊人。首先是大众对政治的关注习惯不同,因此他们在媒体中接触到的政治信息和政治争论也不同。其次是人们对所遭遇到的诸多争论,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所熟知的政治事务的争论作出批判性的反应。a
再次是大众通常不会对民意测验专家可能调查的每一个议题都有固定不变的态度;而是当他们面对每一个新议题时,会立刻构建“意见陈述”(opinion
statements)。最后是在构建自己的意见陈述时,出于某种原因,人们最大限度地使用那些对他们而言最为凸显的想法——用泰勒和菲斯克(Taylor and
Fiske,1978)的用语来说,就是在“头顶上”(top of the head)的想法。
一旦这些基本观点被适当地组织起来,并且一定程度上被形式化,那么在政治行为领域对许多特定域的理论和传统理论的区分的需要就会消失,2甚至对投票选择和对问卷中对立选项的选择之间的区分也不再需要了。每个“域”可以简单地被视为另一种脉络,在这种脉络下,公众根据接触到的并发现可以接受的观点形成他们的回答。一些主要的方法论问题,与对关于公众信念系统的本质的讨论一样,也有效地涵盖在这个模型中。
对研究发现的整合的努力在公共舆论领域中是罕见的,只有极少数的例外,总趋势是朝着另一个方向——特定域的概念和区分——在倍增。因此,分析家通常把解释总统选举投票与国会选举投票分开,把种族宽容与政治宽容分开,把外交政策的态度和所有其他态度分开,等等。某些一般课题,如政治态度的变化,通常只在特定的实质性议题的文中讨论,如“议程设置”(agenda举
setting)或总统的声望,所以目前很少有关于在公共舆论领域的态度变化的一般文献。但是,其他的一般课题,如政治态度的本质,通常只在专门文献中讨论。
所有这些专门化的结果就是公共舆论领域发展成为相互之间极少交流的孤立的次级文献的集合。所以,我们对特定的因变量的细节的了解远多于对横跨多个研究域的理论机制的了解。
尽管如此,理论整合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政治意识(political awareness)和政治价值观(political
values),两种类型的个体层次上的变量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都是重要的;正如我在本书中所要展示的,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本质上相同的作用。我们将会看到,公共舆论变化似乎在其发生的任何情况下都遵循着同样的原则。粗略的证据表明,精英话语在各种各样的议题上对公共舆论有着同样重大的影响。最后,人们选择对立的政策法规的过程显示出与如何在候选人之间作出选择类似的现象。因此,当前围绕着诸多特定的因变量来组织几乎所有的公共舆论研究的做法似乎没有很强的理由,本书试图改变这种做法。
正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观察到的,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常常有整合上的漏洞。我的理论也不例外。尤其是,我在本书所获得的幅度和一般性是以很强的前提假设和一些重大的简单化为代价的。在这一点上没有选择。任何公共舆论的研究,或者其他任何大规模的社会现象,如果要严肃地考虑到每个可能的影响途径和每个所提及的概念区别的话,那么这些研究也只能提供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性解释。涵盖宽泛的社会理论和很牢固的结果要求强大的前提假设和重大的简化,并且装成不需要这样做,则是荒谬可笑的。
这种方法论的立场会符合某些读者的口味,3但也令其他人感觉不舒服。对于那些对我的方法取向表示怀疑的人,我要说两点:第一, ............

书籍插图:
书籍《公共舆论》 - 插图1
书籍《公共舆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公共舆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