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谈中国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傅二石
一 中国画的精神
中国绘画之精神
中国绘画思想之进展
二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
中国的山水画
三 中国画的传统
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
关于中国画的传统问题
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观察
中国绘画“山水”“写意”“水墨”之史的考察
明清之际的中国画
不为“画工”
四 中国画的创作
题材
我的作品题材
经营
作画像作诗、唱歌、写美文
从生活入手
东北写生杂忆
谈山水画创作
技巧
谈山水画写生
论皴法
笔墨问题
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表现

傅抱石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这是为大家所公认的。他的绘画作品以其浑厚的民族特色、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个性风格,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作为一个画家,他的大量学术著作证明了他的学识渊博。而他关于中国民族绘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又证明了他具有学者的严肃性和敏锐性。他是个具有激情的画家,他曾这样形容自己作画的状态:“当含毫命素水墨淋漓的一刹那,什么是笔,什么是纸,乃至一切都分辨不清。”有人用“爆发”一词来概括他的绘画艺术。但他的作品在激情之中,又不缺乏冷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乱头粗眼之中,并不缺少谨严精细”。这种又矛盾又统一的过程,正是他在艺术上的成功之路。总之,他的这种特殊的个性(包括他对酒的酷爱),加上他对绘画真谛的纯理性的追求,成就了他的辉煌的一生。
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画家,他表达思想的语言也颇具特色。他说话或写文章从不艰涩难懂或故弄玄虚。例如他在表达自己对中华民族优秀绘画传统的自豪感时曾说过:“中国画既有这样伟大的思想,真可以伸出大拇指,向世界画坛摇而摆将过去,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像这种豪气冲天的话语给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是深刻的。
傅抱石在谈到中华民族美术的建设时曾说:“先负起时代的使命,而后有美术的可言;是在造成统一的倾向,而后始有‘广大’‘庄严’‘永达’的收获。”能用这样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时代与美术的关系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这也可以说是傅抱石的一种语言特征吧!
在谈到美术的本质时,傅抱石有这样一段话:“我认为一幅画应该像一首诗,一阕歌,或一篇美的散文,因此写一幅画就应该像作一首诗,唱一阕歌,或作一篇美的散文。王摩诘的‘画中有诗’,已充分显示出这无声诗的真相,而读倪云林、吴仲圭、八大、石涛的遗作,更不啻是山隈深处寒夜传来的人间可哀之曲。”傅抱石这种既通俗易懂而又无比深刻的话语,竟然使得台湾著名画家与评论家何怀硕禁不住感叹道:“这一句话,不要说张大千、胡佩衡心中所无,就是黄宾虹也说不出来。”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十世纪的山水画家中,把强烈的个人感情、人生观与宇宙观融入山水画的构思里,傅抱石是最突出的一人。”
本书从傅氏大量著作中精选了十余万字,应该能大体概括作者的绘画观念和创作经验。顺便说一下,傅抱石一生写过二百多万字的文章,其中主要部分已经收进了一九八六年出版的《傅抱石美术文集》(叶宗镐编,二○○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此外,海内外还有不少有关中国绘画理论和山水人物技法的单行本再版。其中《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和《中国美术年表》曾于一九九八年被作为“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选入“蓬莱阁丛书”,而傅抱石撰写此书时才年仅二十余岁呢!
傅二石  
二○○九年六月于金陵  
一 中国画的精神
中国绘画之精神
诸位先生:
我个人爱好绘画,同时也正在研究学习中,并没有多大的收获和成就,今天不过把平时所感觉的约略说说,也许是各位先生平时也已感觉到的。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知道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和几千年的历史,自然会有同样的感觉。假定说,美术是可以充分表现文化的大部分的话,那么绘画这个东西,也可以说是代表了美术的大部分;照这个推论,今天的题目可以说是中国美术之精神,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之精神。我们知道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民族,都有他的美术,也就是都有他的绘画,每一个国家民族他们表现于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乃至于许多为自然环境所陶冶的气质,多多少少我们可以从他的美术品上观察出来。因之,我们在讲中国绘画之精神以前,先要研究一下什么是中国画。
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的内容和条件又是什么?请先就几种构成中国画的基本条件,作一粗浅的考察。
1.中国画是完全根据线条组织成功的,无论是山水、花卉、人物,里面都是线条,即是古人所谓的“笔”。线条是中国画最显著的基本条件,这在中国画史上可以找出充分的证明。
2.中国画以墨为基本,与水彩画、油画等以色彩为基本者不同。当然中国古
代的画,也有重着色的,如同现代画一样,但主要的还是墨,纵然看到点颜色,也极稀淡,墨在中国画是当做一种非常复杂和非常珍贵的东西的。所以古人有“墨有五彩”“泼墨成渖”“惜墨如金”一类的话,可知其重要性了。我们平常称赞人家的绘画,说是某先生的“笔墨好”“笔墨高”“笔墨过人”也就是这个缘故。
3.中国绘画上的色彩,虽然有一个时期极被重视,可是千年来它渐渐褪落,没有和墨一样的重要,在构成中国画的条件中,颜色已不是主要的条件。
4.中国画是画在什么物质上面?这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在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两千年前公元前后的画,可是,它是画在壁上的,即所谓壁画是也。最近三四十年许多专家研究的结果,认为在后汉到三国时,壁画在私人厅堂、官邸中却是相当多的,而且是有色彩的,相当精彩的作品。在这个时候,今天我们所意识到的中国画还没有产生。壁画的时代一直延长到五世纪甚至八世纪的中唐时候,都是相当盛行。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对于壁画也有许多记载,证实着中古以前的画家,大部精力都费在壁画上面,这是近代的画家们认为奇异的。但是天灾人祸的关系,壁画不容易保存,至今仍保存的,只有在中国西北部的石窟和古墓里可以看到。像甘肃的敦煌,东向经过山西大同、河南龙门、北响堂山、山东云门山及驼山,一直伸到朝鲜大同江附近的汉墓群,这应是现存壁画东向路线的情形。至于绘画所用的布绢(文献上所指的绢,和现在习见的绢不一样)最确实的,在东晋时候,顾恺之曾著有《论画》一篇,内述模画和礬(矾)绢的方法。其他书上有关绢的记载也很多,一 ............

书籍插图:
书籍《傅抱石谈中国画》 - 插图1
书籍《傅抱石谈中国画》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傅抱石谈中国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