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学问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序言 读书·读人·读物
第一篇 文化钩玄
如何解说文化
我们的文化难题
何谓“文化危机”
文化问题断想
传统文化定性问题
文化之谜:传统文化·外来文化
文化之谜:科学·哲学·艺术
文化之谜:宗教信仰
用艺术眼光看世界
东西文化及其科学
记《菊与刀》——兼谈比较文化和比较哲学
唐宋的文史
文化三型·中国四学
显文化·隐文化
台词·潜台词
第二篇 学林晴影
东西方哲学思想之不同
传统思想文献寻根
齐鲁之别与传统思想
文才史学的偏锋中锋
诗与真
诗境
现代中国文学
历史的断层
欧洲文学
小说史的三角和对顶角
史书·小说
与小说对话:不败求败
佛学谈原
与书对话:《礼记》
《论语》“子曰”析
“道、理”·《列子》
公孙龙·名家·立体思维
古典小说:《儒林》·《镜花》
谈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
从《三寸金莲》谈“挖根”小说
烟·火·光
“解构”六奇
内和外
两种“法”
第三篇 阅卷津逮
阅读的美学
读书法
读书得间
读书断想
诗的倒读
书的反读
古今对话:读书
谈读书和“格式塔”
古书试新读
谈《千字文》
闲话天文
读古诗
重读“崤之战”
儒林与武林
文体四边形
第四篇 槛外小语
科学与人生观
人苦不自知
谈社会心理学
“闲”、“书”二话
一点经历·一点希望
小人物·小文章
文士业外
做官之路
寂寞
叹逝
时间
批评
看音乐
酒友
遥寄莫愁湖
不悔少作
自挽联
占卜术
戏剧
茶毗前谈:逍遥游
荒诞颜回传
坐井观天记
历史的幽默
两个月亮
遗憾

人生与学问
金克木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人生与学问/金克木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ISBN 978-7-5613-4174-2
Ⅰ.人… Ⅱ.金… Ⅲ.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87763号
图书代号:SK7N1208
责任编辑:周 宏
封面设计:点石堂·肖雪
版型设计:祝志霞
出版发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安市陕西师大120信箱)
邮  编:710062
印  刷:北京中印联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620×889  1/16
印  张:21
字  数:226千字
版  次:2010年7月第2版 2010年7月第2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613-4174-2
定  价:35.00元
注: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
序言 读书·读人·读物
据说现在书籍正处于革命的前夕。一片指甲大的硅片就可包容几十万字的书,几片光盘就能存储一大部百科全书;说是不这样就应付不了“信息爆炸”;又说是如同兵马俑似的强者打败病夫而大生产战胜小生产那样,将来知识的强国会胜过知识的弱国,知识密集型的小生产会胜过劳动力密集型的大生产。照这样说,像过去有工业殖民地那样会不会出现“知识殖民地”呢?这种“殖民地”是不是更难翻身呢?有人说目前在微型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方面已经有这种趋势了。从前农业国出产原料廉价供给工业国加工以后再花高价买回来,将来在知识方面会不会出现类似情况呢?不管怎么说,书是知识的存储器,若要得知识,书还是要读的,不过读法不能是老一套了。
我小时候的读书法是背诵,一天也背不了多少。这种方法现在大概已经被淘汰了。解放初,有学生找我谈读书方法。我当时年轻,大胆,又在学习政治理论,就讲了些什么“根据地”、“阵地战”、“游击战”之类的话。讲稿随后被听众拿走了,也没有什么反应,大概是没多大用处,也没有多大害处。后来我自知老经验不行了,就不再谈读书法。有人问到,我只讲几句老实话供参考,却不料误被认为讲笑话,所以再也不谈了。我说的是总结我读书经验只有三个字:少、懒、忘。我看见过的书可以说是很多,但读过的书却只能说是很少;连幼年背诵的经书、诗、文之类也不能算是读过,只能说是背过。我是懒人,不会用苦功,什么“悬梁”、“刺股”说法我都害怕。我一天读不了几个小时的书,倦了就放下。自知是个懒人,疲倦了硬读也读不进去,白费,不如去睡觉或闲聊或游玩。我的记性不好,忘性很大。我担心读的书若字字都记得,头脑会装不下,幸而头脑能过滤,不多久就忘掉不少,忘不掉的就记住了。我不会记外文生字;曾模仿别人去背生字,再也记不住;索性不背,反而记住了一些。读书告一段落就放下不管,去忘掉它;过些时再拿起书来重读,果然忘了不少,可是也记住一些;奇怪的是反而读出了初读时没有读出来的东西。忘得最厉害的是有那么十来年,我可以说是除指定必读的书以外一书不读,还拼命去忘掉读过的书。我小学毕业后就没有真正上过学,所以也没有经历过考试。到六十岁以后,遭遇突然袭击,参加了一次大学考试,交了白卷,心安理得。自知没有资格进大学,但凭白卷却可以。又过几年,这样不行了,我又捡起书本来。真是似曾相识,看到什么古文、外文都像是不知所云了。奇怪的是遗忘似乎并不比记忆容易些。不知为什么,要记的没有记住,要忘的倒是忘不了;从前觉得明白的现在糊涂了,从前糊涂的却好像又有点明白了。我虽然又读起书来,却还离不开那三个字。读得少,忘得快,不耐烦用苦功,怕苦,总想读书自得其乐;真是不可救药。现在比以前还多了一点,却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就是读书中无字的地方比有字的地方还多些。这大概是年老了的缘故。小时候学写字,说是要注意“分行布白”。字没有学好,这一点倒记得,看书法家的字连空白一起看。一本书若满是字,岂不是一片油墨?没有空白是不行的,像下围棋一样。古人和外国人及现代人作书的好像都是不会把话说完、说尽的。不是说他们“惜墨如金”,而是说他们无论有意无意都说不尽要说的话。越是啰唆废话多,越说明他有话说不出或是还没有说出来。那只说几句话的就更是话里有话了。所以我就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仿佛每页上都藏了不少话,不在字里而在空白里。似乎有位古人说过:“当于无字处求之。”完全没有字的书除画图册和录音带外我还未读过,没有空白的书也没见过,所以还是得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可能是我的笨人笨想法。
我读过的书远没有我听过的话多,因此我以为我的一点知识还是从听人讲 ............

书籍插图:
书籍《人生与学问》 - 插图1
书籍《人生与学问》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生与学问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