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笔墨_徐悲鸿随笔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Contents
造化为师
美与艺
美术之起源及其真谛
习艺
古今中外艺术论
研究艺术务须诚笃
美的解剖
悲鸿自述
旅欧记行
《悲鸿描集》自序
《悲鸿画集》自序
述学
废话
游英杂感
儿童如神仙
因《骆驼》而生之感想
居宁之幸遇记
南游杂感
真西游记
性格论
美术漫话
谈大胆
智慧
漫谈
初学画之方法
学画之步骤
艺术漫话
中西艺术之异同与比较
造化为师
危巢小记
中国艺术
评文华殿所藏书画
学术研究之谈话
艺院建设计划
近代美术院缘起
对泥人张感言
《齐白石画册》序
《艺术副刊》发刊词
中国今日急需提倡之美术
论中国画
张聿光先生画展志感
高奇峰先生行述
故宫所藏绘画之宝
中国之原性浮雕绘画
《八十七神仙卷》跋一
谈高剑父先生的画
《张大千画集》序
李唐《伯夷叔齐采薇图》序
《画范》序
——新七法
朝元仙仗三卷述略
全国木刻展
漫记印度之天堂
忆达仰先生之语
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
故宫书画展巡礼
赵少昂画展
中国艺术的贡献及其趋向
吴作人画展
余钟志画展
孙宗慰画展
民族艺术新型之剧宣四队
梅社首次美展献辞
《艺用人体解剖学》序
李可染先生画展序
叶浅予之国画
介绍几位作家的作品
《黄养辉画集》序
《关山月画集》序
中国艺术的没落与复兴
新国画建立之步骤
《八十七神仙卷》跋二
《积玉桥字》跋
我对于敦煌艺术之看法
复兴中国艺术运动
剪纸艺术家陈志农先生
《舒新城美术照相习作集》序
任伯年评传
他山之石
普鲁东
安格尔的素描
左恩铜镌
左恩传略
巴尔堆农
文艺复兴远祖乔托传
米开朗琪罗作品之回忆
序苏联版画展览会
法国大壁画家薄特理传
法国艺术近况
印度美术中之大奇
泰戈尔翁之绘画
达仰先生传
古今版画家中一巨星
□徐悲鸿(一八九五——一九五三)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一九一七年留学日本后不久便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一九一九年在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一九二七年回国后,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他的作品熔古今中外的艺术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影响深远。
大学者随笔书系 DAXUEZHE SUIBI SHUXI
中 西 笔 墨
徐 悲 鸿 随 笔
Xubeihong Suibi
ZHONGXI BIMO
北京大學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西笔墨 徐悲鸿随笔/徐悲鸿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
(大学者随笔书系)
ISBN 978-7-301-17526-2
Ⅰ.中… Ⅱ.徐… Ⅲ.①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34824号
书 名:中西笔墨 徐悲鸿随笔
著作责任者:徐悲鸿 著
策划组稿: 王炜烨
责任编辑: 王炜烨
标准书号: ISBN 978-7-301-17526-2/B·0912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信箱:zpup@pup.pku.edu.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750673
出版部62754962
印 刷 者:北京飞达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787毫米×1092毫米 16开本 15.5印张 196千字
2010年8月第1版 2010年8月第1次印刷
定 价:35.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cn
徐悲鸿手迹
造化为师
>>>徐悲鸿 中 西 笔 墨>>> 中 西 笔 墨>>> 中 西 笔 墨
美 与 艺
吾所谓艺者,乃尽人力使造物无遁形;吾所谓美者,乃以最敏之感觉支配、增减,创造一自然境界,凭艺传出之。艺可不借美而立(如写风俗、写像之逼真者),美必不可离艺而存。艺仅足供人参考,而美方足令人耽玩也。今有人焉,作一美女浣纱于石畔之写生,使彼浣纱人为一贫女,则当现其数垂败之屋,处距水不远之地,烂槁断瓦委于河边,荆棘丛丛悬以槁叶,起于石隙石上,复置其所携固陋之筐。真景也,荒蔓凋零困美人于草莱,不足寄兴,不足陶情,绝对为一写真而一无画外之趣存乎?其间,索然乏味也。然艺事已毕。倘有人焉易作是图,不增减画中人分毫之天然姿态,改其筐为幽雅之式,野花参差,间入其衣;河畔青青,出没以石,复缀苔痕;变荆榛为佳木,屈伸具势;浓荫入地,掩其强半之破墙;水影亭亭,天光上下。若是者,尽荆钗裙布,而神韵悠然。人之览是图也,亦觉花芬草馥,而画中人者,遗世独立矣。此尽艺而尽美者也。虽百世之下观者,尤将色然喜,不禁而神往也。若夫天寒袖薄,日暮修竹,则间文韵,虽复画声,其趣不同,不在此例。
故准是理也,则海波弥漫,间以白鸥;林木幽森,缀以黄雀;暮云苍蔼,牧童挟牛羊以下来;蒹葭迷离,舟子航一苇而径过;武人骋骏马之驰,落叶还摧以疾风;狡兔脱巨獒之嗅,行径遂投于丛莽;舟横古渡,塔没斜阳;雄狮振吼于岩壁之间,美人衣素行浓荫之下,均可猾突视觉,增加兴会,而不必实有其事也。若夫光暗之未合,形象之乖准,笔不足以资分布,色未足以致调和,则艺尚未成,奚遑论美!不足道矣。
1918年
美术之起源及其真谛
世界艺术,莫昌盛于纪元前四百余年希腊时代,不特19世纪及今日之法国不能比,即意大利16世纪初文艺复兴之期,亦觉瞠乎其后也。当时雅典文治武功,俱臻极盛,大地著称之巴尔堆农(Panthénon),亦成于国际最大艺人菲狄亚斯之手,华妙壮丽,举世界任何人造物不足方之。此庙于二百年前,毁于土耳其,外廊尚存,其周围之浅刻,今藏英不列颠博物院,实是世界大奇。希腊美术之结晶,为雕刻、为建筑,于文为雄辩,是固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西笔墨_徐悲鸿随笔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