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言
思想与哲学类
《老子》
《论语》
《孟子》
《墨子》
《周易》
《大学》
《淮南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国朝汉学师承记》
《象山集》
《朱子语类》
《论衡》
《明夷待访录》
《国故论衡》
《二程集》
《尚书引义》
《法华经》
《华严经》
《六祖坛经》
文学与艺术类
《唐诗三百首》
《诗经》
《古诗源》
《词综》
《元曲选》
《乐府诗集》
《楚辞》
《文选》
《文心雕龙》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儒林外史》
《封神演义》
《镜花缘》
《聊斋志异》
《世说新语》
《西厢记》
《桃花扇》
《长生殿》
《牡丹亭》
《窦娥冤》
《琵琶记》
《古文观止》
《李太白全集》
《王右丞集笺注》
《杜诗镜铨》
《东坡乐府》
《稼轩长短句》
语言文字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书目答问》
《尔雅》
《方言》
《释名》
《经典释文》
《广韵》
《文则》
《中原音韵》
《助字辨略》
《经传释词》
《读书杂志》
《古书疑义举例》
《马氏文通》
自然科学类
《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九章算术》
《金匮要略》
《齐民要术》
《梦溪笔谈》
《天工开物》
《徐霞客游记》
历史与地理类
《尚书》
《礼记》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隋书》
《新唐书》
《新五代史》
《资治通鉴》
《明史纪事本末》
《廿二史札记》
《圣武记》
《通志》
《文献通考》
《史通》
《文史通义》
《水经注》
《海国图志》
推荐书简介
思想与哲学类
文学与艺术类
语言与文字学类
自然科学类
历史与地理类
历史与地理之笔记类
前言
我们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文明昌盛的民族,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内涵宏富、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史籍表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上迄黄帝,经尧、舜、禹、汤、文、武、西周历代相传,至孔子而集大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横议,学术昌明,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国学兴盛发达,思想文化传统代代承继。清末民初,国学大师横空出世,致力于国学传统的研究,并希冀发扬而光大之。中国的国学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民族伟大、厚重的象征,也是国家兴盛、昌达的标志。知古以鉴今,国学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其指导、借鉴的意义。
“国学”之实,存之则久;“国学”之名,得之则新。那么,“国学”究竟是指什么呢?其精义何在?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二十日《国粹学报》第十九期载邓实《国学讲习记》云: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则“国学”为一国固有之学,爱国须爱“一国之学”的“国学”。此乃颠扑不破之真理。“国学”既为中国“一国所有之学”,当然不同于舶来之西方文化。历史上曾有几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然而毕竟时日颇短,难为正宗,故“国学”也不同于少数民族的专制统治思想。“国学”实际上指的是我国汉民族之学。中国的国学,以经学为核心,奉儒家为正统,提倡珍视传统学术文化,爱惜中国辉煌历史,既有“发扬国光”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朦胧的民主思想,又有“表彰遗佚、崇尚名节”和因循守旧的局限。国学研究在清末民初蔚为大观。辛亥革命前夕,讲究“国学”的大有人在,既适应了“排满”的需要,又为身受清府压迫却寄望改良的人提供了一些精神食粮。民国建立后的国学研究,其视点、旨趣均较以前不同。我们今天研究国学,主要是从中吸取精华,以为今天所用。
国学是一国固有之学,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代称,承载这种学术和传统的就是国学名著。阅读国学名著,不能不涉及古籍分类的问题。中国传统古籍之分类,始于汉代刘歆《七略》,次第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历代文论家也各有己见。至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本书依照内容涉及领域侧重将国学名著分成以下五类:
1.思想与哲学类(二十部)
2.文学与艺术类(三十部)
3.历史与地理类(二十四部)
4.语言文字学类(十八部)
5.自然科学类(八部)
我们所选的国学名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堪称代表。阅读这些书籍,首先要辨明真伪,选择善本。五类国学名著中,思想哲学类流传着许多伪书,其余四类也有一些。读者须选择原本、善本,这样才能更接近先贤思想的原貌。其次要适当具备小学根底,扫除文字障碍。要能鉴别古音通假、文字讹误、增衍脱漏等。再者,对各类图书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思想哲学类要多多思考,细心领会;历史地理类须熟悉古代历史掌故、职官制度、地理知识等;文学艺术类书籍可熟读成诵;语言文字类须辨章学术,考究源流;阅读自然科学类著作宜先了解一些天文历法、星象季候等自然科学常识。惟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本书在编辑方面独具特点,既不是某类或某一种国学名著的一般导读,也不是对国学名著内容的泛泛而谈。相对于同类其它书籍,本书有以下特色:
其一,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传统古籍中精选了一百部国学名著,能够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对中国固有之“国学”有一个比较全面、整体的把握,这是一条比较便捷的途径,不会增加人们过多的负担。其二,本书把国学名著分作五大类,并于每类之前介绍该类的“读书经”,便于读者整体把握该类书籍的特点,并且尽快进入该类书籍阅读。其三,本书在各种国学名著之下辟绿色书签、一语中的、书海溯源、文理梗概、绝章赏析、妙言辑录和专家评点等栏目,新颖独特,一目了然,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了解该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现实意义以及阅读该书的方法,从而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
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保存了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传统,其精华也必将世代流传下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倘若失掉了自己的固有传统,就将难以自足,难以自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