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陈思和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
(名家专题精讲)
ISBN 978-7-309-03373-1
Ⅰ.中… Ⅱ.陈… Ⅲ.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Ⅳ.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2)第075196号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
陈思和 著
出版发行 復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市国权路579号邮编 200433
86-21-65642857(门市零售)
86-21-65100562(团体订购) 86-21-65109143(外埠邮购)
fupnet@fudanpress.com http://www.fudanpress.com
责任编辑 孙 晶
出 品 人 贺圣遂
印 刷 浙江省临安市曙光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890×1240 1/32
印 张 9.5
字 数 246千
版 次 2008年10月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印 数 10001—11600
书 号 ISBN 978-7-309-03373-1/I·217
定 价 16.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向复旦大学出版社发行部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 录
自序
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
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建设的贡献
我们的抽屉——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
试论无名氏的《无名书》
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莫言近年小说的民间叙述
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
碎片中的世界和碎片中的历史——1995年小说创作一瞥
碎片中的世界
碎片中的历史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
自序
复旦大学出版社策划一套丛书,根据出版社的编辑要求,我应该从自己有关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论文中选出较有代表性的十篇论文,组成一个系列。这本来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编选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写作是如何的随意而庞杂,连十篇像样的系列也找不出来。我在上一世纪80年代所写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也是这样,当时想好了要写十篇论文成为一个系列,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界限一旦突破会给文学史带来怎样的视角和理解。这个课题在当时是有些意思的,也值得去认真探讨,但我写到计划的一半的时候,因有出版社来催稿,于是匆匆结集出版,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以后总是于心不甘,慢慢地作补充,每次增订或者出外文版时都作增补,直到十多年后才算凑满十章,出了一个比较像样的版本。90年代以后我就不肯再写什么系列论文或者专著,实在是觉得太累太累。我只能是凭着兴致有所趣而读有所得而写,那八九种编年文集都是随意而写的产物,谈不上系统性,更谈不上“十全大补”。回顾那十几年的努力,不过是为研究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提出了几个重新理解文学史的关键词,但似乎也没有能凑成十个。虽然眼下的研究者都在热衷于发明新概念和新名词,但我却一向轻薄于此道,我觉得提出理论见解和关键词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一种理论见识要真正成为解释文学现象的新视角,还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实践。世纪之交的近几年,我的兴趣又有所转移,更集中于当下的文学阐述与批评,也有些检验自己的文学史理论探索是否真能经得起实践的意思。如果谁要我选当代作家论的话,倒也许可以选出我的杂七杂八的十篇论文来。
但我还是按照出版社的要求来编这么一部“十讲”,我选定了五个题目,每个题目下选录两篇论文,一篇是关于文学史关键词的阐述,一篇是相关的当代文学个案研究的文章。这五个题目也不见得有什么代表性,只是自己想借此机会看看那些理论见解与批评实践能否配起套来。这五个题目是:战争文化心理、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以及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这些题目的相关论述来自我对文学史研究的一些心得,但因为论题的过于宽泛和概念的缺乏界定,似乎都引起过不同意见的争议,也没有现成的、既定的结论。但是这样很好,反而能刺激许多青年学者进一步研究下去的兴趣,现在有些题目已经有研究者在做长篇论文了,我想不久就会有许多好的见解被阐述出来。而在我,不过是浅尝辄止,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思路而已。
长期以来,文学批评没有什么好的名声,相比之下,文学“研究”给人的感觉好一些。我知道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当代文学仍然是算不上什么学问的,因为它仅仅是凭感性而发挥的、即兴的、随意的评论,缺乏严密的理论依据,因而是非科学性的。尤其是在商业动机加传媒操作的时代,文学批评几乎沦为吹鼓手的职业,随人做红白喜事,更加深化了文学批评的危机。这给当代文学批评造成了很大的焦虑,近几年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类批评文章:急于搬来西方各种流行理论与批评术语,囫囵吞枣地吸收,生搬硬套地应用,企图靠新奇和刺激来提高批评的身价,结果仍然不能解释实际存在的问题。我想摆脱这种困境的丹方并不在于理论是否新奇,概念是否时髦,而在此所能提供的解释是否针对了当下的生活现状。记得还是在十多年以前《当代作家评论》刚刚创刊不久,我曾应杂志编辑的邀请写过一篇什么是批评之类的短文,我说批评与创作就好像是一条路边的两排树,看上去有点关系,但只是互相有个照应而已,它们是两种不同的面对世界解释世界的方式,批评也是在解释世界,真正的批评家应该做的是研究当下社会现实,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通过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联来把握问题和解释问题。西方的理论术语的引用也只能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下显示其的意义,如果离开了生活的面对,连问题都是照搬西方的,那么再好的批评也是徒劳。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需要语言的,没有新的有针对性的学术语言,很难真正进入文学领域的问题讨论。许多来自西方的理论术语自然也很好,但用来解释中国当代的文学现象总是有点隔,花费在解释术语的原意和引申义方面的精力要超过对文学现象本身的解释。所以,我有时总想对这种唯西方为是的讨论问题的模式作一点修改,以问题来带动关键词的创新。我也觉得每种理论观点要透彻详尽地去论述,大约总还需要长时间地艰苦地研究,去解释各类创作中的现象,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