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法_理论·条约·中国案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全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成果文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出版的系列学术丛书。组织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我院进一步加强课题成果管理和学术成果出版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建院以来,我院广大科研人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智力支持和各学科基础建设方面,推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每年完成的专著类成果就有三四百种之多。从现在起,我们经过一定的鉴定、结项、评审程序,逐年从中选出一批通过各类别课题研究工作而完成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一定代表性的著作,编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集中出版。我们希望这能够从一个侧面展示我院整体科研状况和学术成就,同时为优秀学术成果的面世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分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历史考古研究、哲学宗教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社会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七个系列,选收范围包括专著、研究报告集、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工具书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2008年12月
序
关于世界贸易组织法
世界贸易组织起源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1948年1月1日生效的GATT,其起草人,全部是当时各缔约方的贸易外交官员。正如拉米(Pascal Lamy)
[1]
所调侃,虽然这些人尚不至如莎士比亚《亨利六世》中的迪克屠夫那般,恨不能“干掉所有的律师”,但在起草这个国际条约时,却也极尽所能,欲将法律性从GATT条款中排除干净。
[2]
以至于1951年,时任美国参院财委会
[3]
主席的Millikin宣称:“凡读GATT之人神智多半受损。”
[4]
GATT条款起草的初衷,只是想要服务于一小撮发起方国家。在起草者眼中,每一个条款,其含义都在谈判中经过了精心的考量,并在22个初始谈判缔约方之间达成了一致。
[5]
一旦争端出现,对于争议条款,参与该条款谈判和起草的外交官员,自然是拿得出“权威意见”的。
[6]
况且,负责争端解决的“工作组”(Working Parties)
[7]
更为在意的,并非GATT规则的违反与否,而是可行的政治解决方案是否存在。
[8]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法律人士自然派不上用场。事实上,起草者最不愿意看到,或者说最为担心的,就是律师们所谓的“条约解释”,搞乱了条约的“真正”含义。
[9]
这些想法,反映在GATT争端报告“一致同意”
[10]
的通过原则中。
及至初始起草者一一被时日带走,更多的国家渐渐被GATT接受,继任们依靠个人贸易外交的经验,解读前任有“意”而为的条约含义,变得越来越困难,更不用说这种方法,对GATT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所需要的规则透明度和可预测性的不合时宜。1955年前后,在总干事怀特(Eric Wyndham-White)的倡议和努力下,贸易争端改由独立专家组(Panel)审理,实现了GATT从“人治”向“法治”的跨越。
[11]
此后40年间,这个模式不断演进,最终形成了专家组/上诉机构,以及报告采用“反向一致”
[12]
通过原则的、“了不起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13]
从运作之初的1948年,到美国约翰·杰克逊教授将其晦涩的条约,首次梳理成为一个法律体系的大作问世,GATT获得其普遍的法律性认知和系统的法律性研究,费时21年。
[14]
彼时,何为GATT,圈子之外,鲜为人知,遑论其规则的普遍研究和学习。
及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001年,中国“言必称世贸”“事必关世贸”,一种全民学习世贸组织知识和法律的盛况,在整个国际社会,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15]
此时,中、外研究GATT/WTO的著述汗牛充栋;世界贸易组织法,成为各国知名法、商学院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
[16]
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体系,其从理论研究到具体实践,在半个世纪走向兴盛,不仅在于40多年前约翰·杰克逊教授写出了他那本GATT“解密”之作,
[17]
更在于这半个世纪以来,势头凶猛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该浪潮席卷之下,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包括曾经施行“闭关锁国”经济政策的诸多国家,
[18]
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日益加深。这其中,自不必说当下近半GDP均源于国际贸易的中国。
[19]
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主流机构。
[20]
其中,世界贸易组织主导国际贸易关系治理,
[21]
其对世界各相关经济体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虽未成显学,但世贸组织法俨然一个法学新宠,成为一大批顶尖法学学者的研究对象。
关于AC WTO
如果说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2]
那么,中国AC WTO的悄然出现,
[23]
便是历史发展使然。2012年夏,中国20多所院校、研究机构,40多位从事世界贸易组织研究、实践和教学的专业人士,
[24]
自发组织了一个在网络上研讨世贸组织理论、实践和教学的学术圈——AC WTO。此时,刚做了世贸组织11年成员的中国,在世贸组织直接作为“原、被告”的贸易争端达到了30起。
[25]
超越德国、日本以及美国,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26]
但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遭受各国贸易调查的数量也位居第一。如果说2001年前后,中国的全民“WTO热”只是一种短暂的社会现象,那么,12年之后,对世贸组织法进行专业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则是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和“走出去”的现实需要。
此后一年,针对世贸组织规则的研究与教学,出现了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而AC WTO成员达成了这样一些共识:
[27]
——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案例的丰富性,给中国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应当充分利用这个“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界贸易组织法_理论·条约·中国案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