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任禅游罗伯特-M-波西格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
追寻生命的价值:万里任禅游
作 者: 罗伯特-M-波西格
一段横跨美国的大陆的摩托车之旅,一
场拥有两个主讲的哲学肖陶扩,追寻自
我,追寻真理,追寻生命的深层价值。
本书的故事并不复杂,也没有引人入胜
的情节,讲述的只是一个男人在游历中
体悟生命意义、获得自我拯救的过程,
但在美国出版后,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十余年间,销量达到了 800 万册。纽约
时 报 评 论 道 :
“深刻而重要。充满对我们
生活中的两难处境的洞见。是最高等级
的精神娱 乐。”“ 我们时代最深刻、最重
要的畅销书之一”。现在看来,如果说本
书有什么特别之处,那还是因为作者通
过主人公的奇异思考,提出了当今人类
生活中许多共通的精神困惑。((美)罗
伯特·M·波西格 著 ,
张国辰 译)
==================
◆前言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一家发行量
很大的美国杂志在归纳一个引人注目的
文化和习俗现象时写道:“最近几年,一
个日本词,一个发声嗡而尖的词,人们
经常会在不同的地方听到,好像是偶然
之间听到的,或者是明确有所指的,在
同女士们交谈时,在学术性的会议上,
在鸡尾酒会上,到处都能听到。这个小
小的引人振奋的词就是 ZEN( 禅 )”。
一
“禅”,原本是梵文 dhyāna 的音译 ,
本作“禅那”,后简称为“禅”,意为定、
静虑、思维修,原本是佛教各派修正觉
性的方法,其起源可上溯到公元前三千
年前印度河谷土著达鲁荼毗人苦刑文化
的象征“大瑜伽行者”雕像。所谓禅定,
就是依靠思想意志的高度集中,返观内
心,消除杂念,以臻明镜般的宁静状态,
并在身心上产生异乎常人的功能,以泯
除主观与客观、现世与来世、可能与实
在的界限。
大乘佛教兴起后,逐渐重视解释社
会人生和宇宙本质的智慧及菩萨超度生
灵的实践,反对脱离尘世、自我修行的
行为。龙树在《大智度论》中指出:禅
定只是获取智慧的手段和普度众生的手
段——“静处生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
切”。随着佛教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大
乘佛教与天马行空般的老庄玄学相互印
证,又与儒家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相互
碰撞,产生出禅宗与深受禅宗影响的宋
明理学。在南北朝时期,达摩来华传法,
也将坐禅 作为佛门弟子修习的主要功
课。相传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号称“壁
观婆罗门”——“壁观”即是“外息诸
缘,内心无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由此被后世推为禅宗始祖。从达摩到五
祖弘忍到五祖门下弟子神秀,都以坐禅
为主要功课。到六世祖慧能时,则突破
了传统佛教的烦琐教义和刻板修行,主
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反对拘泥于佛典,而是直接
回归到佛陀的境界,以心灵的顿悟为解
脱的佳境。
禅宗的顿悟解脱,在哲学上把佛教
思想大大推进了一步。虽然“众生皆有
佛性”,但以往的佛门弟子却认为成佛只
是奋斗的目标,并非人人皆能实现,而
禅宗不仅指出众生皆可成佛,还指出了
顿悟后该如何重新面对世界和自己的人
生 。慧 能 说 :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悟道并
非高深莫测之事,它就体现在日常生活
之中,所谓“平常心是道”是也。南泉
普 愿 说 :
“须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
—— 悟道之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多的只是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从教义来看,
禅宗的主张已经融合了孟子的心性论和
老庄的自然主义。
自南宋起,日本僧人将禅传入日本,
将其称之为“ZEN”。在 20 世纪初,日
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又将其传入欧美,
其著作《禅佛教论集》在西方出版后,
被历史学家林恩?怀特称其为人类文化
史上的一件大事,其意义如同欧洲文艺
复兴时期对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著 作 的 译 介 。在书 中 ,铃 木大 拙 指 出 :
“禅
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
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这与来自
中国禅宗“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和“平
常心是道”如出一辙,对沉溺于物质享
受和欲望诱惑的西方世界的确有当头棒
喝的作用。海德格尔晚年读到铃木大拙
的 作 品 后 叹 道 :
“如果我对铃木大拙的作
品理解不差的话,他在书中所说的,也
正是我这一辈子在自己的著作中想要说
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弗洛姆等人也
都纷纷参与禅学的思想传播,希望以次
弥补西方二元对立思维的缺陷。在其后
的美国,禅和“垮掉的一代”、禅和心理
分析、禅和美国先锋音乐、禅和抽象画,
最后是禅和维特根斯坦、禅和海德格尔、
禅和荣格等,都成为美国大众和学界最
为关注的话题——甚至有学者在莎士比
亚、弥尔顿到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等
英国诗人的诗歌中发现了禅,仿佛禅早
已存在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之中。在七十
年代的美国,禅成为了空前热门的话题。
二
如果按照英文直译书名,本书的标
题应该为“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然 而 ,
大雅的禅与大 俗的摩托车维修 有何关
系,摩托车维修又有何艺术可言,却十
分令人疑惑。书的副标题为“人类寻找
自我的奇妙心灵之旅”,似乎揭示了其主
题实际为对人 生价值的追寻 ——在文
中,主人公斐德洛苦苦追寻的“良质”(原
文为 quality),正与禅对西方思想的重
构有关——作者曾在美国曾主修化学与
哲学,后又在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
习东方哲学,就是试图在东方哲学中寻
找到一种良质,以此来弥补理性的不足。
文中,作者以摩托车维修为例,说明了
理性的不足及“良质”的重要——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在精神上和
生理上都可能被卡住——就像克里斯写
不出信一样。以侧盖的螺丝取不下来为
例:你翻遍了手册,想看看是否有任何
说明能告诉你螺丝卡住了如何解决。所
有的说明都只叫你把盖子取下来。这根
本不是你想知道的。你也不是因为漏掉
了任何步骤,才造成螺丝取不下来。
这个时候,斐德洛面对的正是西方
思想里最大的缺憾,他需要一个解决的
方法,然而传统科学不曾教导他如何自
己摸索着解决。西方思想虽然让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万里任禅游罗伯特-M-波西格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