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的物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0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三体》中的物理学
作者:李淼
排版:陕西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ISBN:9787571001483
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CONTENTS
推荐序 比科幻更神奇的科学
再版序
第1章 宇宙与智慧
第2章 时间与空间(上)
第3章 时间与空间(下)
第4章 黑洞和黑域
第5章 宇宙的生与死
第6章 不确定的世界
第7章 实在性、诡异的“超距作用”和贝尔不等式
第8章 智子和量子通信(上)
第9章 智子和量子通信(下)
第10章 神奇的水滴
第11章 物质的深层结构
第12章 思想钢印和自由意志——人类有自由意志吗?(上)
第13章 思想钢印和自由意志——人类有自由意志吗?(下)
第14章 三维人进入四维会发生什么?
第15章 曲率驱动星际旅行
第16章 二向箔和空间灾变
第17章 庞加莱回归、熵增以及宇宙大爆炸
第18章 引力波天线
第19章 宇宙永生?
第20章 黑暗森林
结束语
附录 李淼、刘慈欣对谈:站在更高维看《三体》
推荐序
比科幻更神奇的科学
刘慈欣
科幻小说能够引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进而投身科学研究事业,这样的例子有许多。但科幻小说本身却并不是以科学家为读者对象的。造就了硬科幻类型的坎贝尔曾经声称,他的杂志上发表的科幻小说是给工程师看的,但也没说是给科学家看的。显然,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对专业科学家而言过于幼稚简陋了,其中的硬伤也常常让他们难以容忍。在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读过大量的包括科幻小说在内的西方类型文学,深知写出好小说不容易,但在小说里在某个领域显得很专业并不是一件难事,西方类型文学作家们深谙此道,像科幻中的迈克尔·克莱顿、军事小说中的汤姆·克兰西和专写各专业领域的阿瑟·黑利都是此中高手,他们在小说中所表现的专业程度真的能把读者唬得五体投地。但这种“专业”只是对一般读者而言,在真正的专业人士面前无疑是千疮百孔的。所以,当我得知李淼老师在看《三体》系列,后来又得知他在写这本书时,心里很是不安。
但在读完《〈三体〉中的物理学》的书稿后,我对李老师的眼界和胸怀深为敬佩,为之折服。他并没有像一般的读者和网友一样,专注于挑小说中的硬伤(在这方面他无疑是最有资格的),而是以《三体》中的科幻内容作为引子和起点,描绘了一幅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宏伟图景。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从量子力学到弦论,从多维空间到黑洞,从宇宙的诞生到最后的终结,甚至还从物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自由意志的命题。本书几乎涉及物理学和宇宙学前沿的所有方面,在一本篇幅不长的书中展现了如此广阔的视野,呈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令人赞叹。同时,书中对各个话题的探讨并非浮光掠影,也不是仅仅满足于用简单的比喻对复杂的理论进行粗略的描述,而是很快抓住了其科学和哲学的内涵,处处可见作者思想的犀利和深刻。在对理论内容的叙述中,作者的语言准确而生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照顾不同的读者,还对一些复杂的理论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描述。
《〈三体〉中的物理学》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还在于,作者没有局限于知识的叙述,而是在《三体》的背景上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和推论。比如在超光速航行的状态下,在不同时间多个自我的出现;在四维空间中,电磁波能量的衰减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以及黑域中低光速对精细结构常数产生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分子和原子解体,使从三维世界进入其中的一切都灰飞烟灭;还有关于水滴和降维攻击的可能性,创造小宇宙的可能性等,都十分震撼和新奇,让我们有读科幻小说的快感,但这些推论又都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在作者对物理学和宇宙学深刻的理解上的,有科学幻想的神奇,却比其高一个层次。
最初我是从《新发现》杂志上知道李淼老师的。在这本由欧洲引进中国的著名科学传播杂志上有他的一个专栏,当时他正在专栏上发表《中国神话中的现代物理学》的系列文章,用现代宇宙学理论演绎中国古代神话,从盘古到玉皇大帝,都在现代的宇宙演化图景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构筑了一幅色彩奇异的画卷。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广博知识自然让人印象深刻,但最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又不乏幽默风趣,让我这样的科幻作者也不得不叹服。而这样的想象力与他精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更是难能可贵。后来,我又看到了李淼更多的文章,也常看他的微博,发现他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文学和音乐都有广泛的涉猎,还是一位诗人,在微博上贴出了许多现代诗,那些诗精致而意境深远,读后回味无穷。其实这样的科学家在国外并不罕见,就我读过的科学传播著作而言,像彭罗斯、刘易斯、加来道雄等人,都是知识广博、文理俱佳的自然科学学者。但在国内则不同,以前我也接触过一些国内的科学家,他们留给我的印象是严谨认真,勤奋努力,但总感觉缺少一种灵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视野比较窄,对专业本身也缺少一种超越性的眼界,这可能是中国文理分科的教育环境所造成的。所以知道李淼老师后,我和《新发现》的主编严锋教授一样发出感叹:原来我们也有这样的科学家!李老师所研究的弦论是物理学最前沿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未来物理学的色彩,正如有人评论说,弦论很可能像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要到两千年后才可能在实验中得到证实。研究这样的课题,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和灵动而深刻的思想,以及美学上的敏感和悟性,我想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的科学家。
回到《〈三体〉中的物理学》上来,科学与文学的结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从狭义上看,科学能够给处于困境中的文学带来丰富的故事资源。当今的文学可以分为两部分:主流文学和类型文学,两者日益分化。主流文学最明显的现状就是,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具有高度形式化的特点。特别是后现代文学,它的形式已经掩盖了故事的内容,变得晦涩与破碎,以至于和普通大众的距离越拉越远。主流文学的形式化可以找出种种深刻的原因,但有一个简单的原因在里面:文学的故事讲完了。现代文学有很重要的两种手法:解构和拼贴,这两种手法和故事资源有着密切的联 ............

书籍插图:
书籍《三体》 - 插图1
书籍《三体》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三体》中的物理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