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风者”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深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Copyright © 2015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捕风者”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深度/秦刚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
ISBN 978-7-108-05189-9
Ⅰ.①捕… Ⅱ.①秦… Ⅲ.①宫崎骏—动画片—电影评论 Ⅳ.①J905.3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82817号
 
责任编辑 韩 冰
装帧设计 薛 宇
责任印制 徐 方
出版发行 
三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100010)
网  址 www.sdxjpc.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图文天地制版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5年4月北京第1版
2015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889毫米×1194毫米 1/32 印张9.75
字  数 199千字 图97幅
印  数 0,001-8,000册
定  价 58.00元
(印装查询:01064002715;邮购查询:01084010542)
序 解读吉卜力作品中的历史记忆——秦刚的吉卜力研究方法论
大塚英志
当《风之谷》(1984年)
这部日后成为吉卜力工作室诞生起点的影片杀青之后,制片人高畑勋对自己也参与制作的这部片子打出了“30分”的低分,对此他曾经这样解释个中理由:
当我接受制片人一职,宣布开始制作后,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对我而言,我希望这部影片能够“以巨大的产业文明崩溃1000年之后的未来,来返照现代”,可这部影片未必充分实现了这个目标。(高畑勋《我只是个“外援”制片人》)
作为影片的制片人,高畑勋对宫崎骏的要求是:《风之谷》不仅要描绘出文明崩溃后未来世界的奇幻之景,还必须同时构成对1984年“当下”的一种“批评”。高畑勋认为《风之谷》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充分。他还在文章里谈道,他原本期待宫崎骏能通过这部作品“迈入到一个新阶段”,结果也未能实现。他所说的“新阶段”,也可以理解为对兼具“现实”批判效用的奇境的建构。
需要留意的是,上述评论是制片人高畑勋在铃木敏夫担任主编的月刊《动画杂志》(Animage

上表达出来的意见,完全属于来自内部的同行者的批判。在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身为一名创作者的最大幸运,就是拥有能对他做出尖锐批评的同伴。
高畑勋和铃木敏夫经常以指出宫崎骏的不足的方式要求他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展示奇幻、表现现实中原本不存在的世界方面,宫崎骏具有无与伦比的才能。但那也往往容易成为“逃避现实”的途径。宫崎骏之所以对被称为“御宅族”的动画爱好者一贯投以尖刻的目光,正是因为他时刻保持警觉,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沦为他们“逃避现实”的工具。而对“御宅族”的不屑,也意味着宫崎骏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高畑勋和铃木敏夫在参与成为吉卜力起点的《风之谷》的制作时,要求宫崎骏的奇幻世界必须“返照”历史和现实,这一点十分重要。吉卜力的作品一方面出色地展示了奇幻世界,同时又往往内藏着与历史和现实的某种隐秘关系,而这种双重结构,也是来自吉卜力内部的要求。但对于“御宅族”来说,后者恰恰是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所以吉卜力的作品对日本的“御宅族”而言,除了被他们认为是纯冒险娱乐作品的《天空之城》之外,其他作品未必为他们所欢迎。
高畑勋和铃木敏夫之所以在宫崎骏作品中寻求高度的批评功能,是因为当邂逅到宫崎骏的杰出才能后,他们意识到终于找到了可以将动画片提升到艺术高度的可能性——之前的动画片,是只有在作为面向儿童的商品营销成功之后,才能够流行起来。他们之间的相遇决定了此后他们的人生。高畑勋作为制片人和宫崎骏分庭抗礼之后,也通过亲自执导《萤火虫之墓》、《柳川堀割物语》、《岁月的童话》等作品,深入思考作品之于现代的意义。对宫崎骏的批评,当然也注定要成为他自己的课题,高畑勋对此是十分认真的。
铃木敏夫早在《风之谷》时期就是实际上的制片人,这其中重要的事实是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选择”了宫崎骏。在这方面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件事,是1981年8月号《动画杂志》策划编辑了“宫崎骏专辑”。《动画杂志》原本借势于1978年《宇宙战舰大和号》的走红而创刊,继而通过加大力度编辑在爱好者中备受欢迎的《机动战士刚达》专刊,达到了空前的发行量。1981年夏,担任《宇宙战舰大和号》角色原案的松本零士原作的《银河铁道999》剧场版和《机动战士刚达》剧场版第二部正准备公映。当时正是原作者亲自执导动画片的高潮时期。按说《动画杂志》编辑这两部大作的专辑,才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铃木敏夫却不顾周围的强烈反对,编辑了当时还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宫崎骏的专辑。这样的做法几乎等于为自己的期刊推动起来的热浪上浇了一盆冷水,结果杂志的发行量此后锐减。而这,正是铃木敏夫“选择”了宫崎骏、“选择”了宫崎骏的导师高畑勋的决定性瞬间。
但在这里却发生了一个问题。当高畑勋要求宫崎骏的作品具有“返照”现实的批评性,铃木敏夫将这一批评刊登到自己的杂志上时,《动画杂志》的读者群体、即80年代涌现出来的动画片爱好者(后来被称为“御宅族”、“新人类”的一代)
,却是全然没有政治意识的一代人。他们根本不会去要求动画片这种次文化具有批判性。我本人也是战后出生的第二代,是“御宅族”一代的一员,我们的真实感受是——当年发生在亚洲的战争距离自己已经非常遥远,而且我们还目睹了上一个代际的人(铃木敏夫属于这一代际)
在政治上遭遇到的挫败。因此,对《宇宙战舰大和号》中大和号战舰被改造成宇宙飞船与影射了纳粹的加米拉斯帝国作战的这种历史“错位”,以及那些特攻队式的自我牺牲的描写,《风之谷》中超级大国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巨神兵带到毫无军事实力的小国等情节,是根本不会过分介意的。“御宅族”作为逃避现实的工具选择了动画片,所以对作品中的历史寓言,本能地会选择一个不与政治发生关系的立场全盘拒斥。也可以说,正因为动画片不“返照”现实,他 ............

书籍插图:
书籍《“捕风者”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深度》 - 插图1
书籍《“捕风者”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深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捕风者”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深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