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物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0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逝物录

[德]尤迪特·沙朗斯基 著

陈早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前言

图阿纳基
里海虎
居里克的独角兽
萨切蒂别墅
蓝衣男孩
萨福的爱之诗
冯·贝尔宫
摩尼七经
格赖夫斯瓦尔德港
林中的百科全书
共和国宫
基瑙的月面学
译名表
人物表
前言
写这本书的时候,太空探测器卡西尼在土星大气中烧毁;火星登陆器斯基亚帕雷利在它本该探索的那个星球锈蚀的岩层上撞碎;一架波音777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巴尔米拉2000年历史的巴力神庙和巴尔夏明神庙、罗马剧场的立面、凯旋门、四塔门和部分柱廊街被炸;伊拉克摩苏尔的努里大清真寺和先知约拿的清真寺被毁,叙利亚早期基督教的圣埃利安修道院变成瓦砾和灰烬;加德满都的一次地震让达拉哈拉塔再度倒塌;三分之一的中国长城沦为文化破坏和风化腐蚀的牺牲品;无名人偷走了弗里德里希·威廉·茂瑙尸体的头骨;危地马拉曾因其蓝绿色的水而闻名于世的阿特斯卡滕帕湖淤塞干涸;马耳他形似拱门的岩石蓝窗坠入地中海;以大堡礁为家的珊瑚裸尾鼠灭绝;北部白犀的最后一个雄性样本不得不在45岁时被处以安乐死,该亚种仅存两兽:它的女儿和它的孙女;80年徒劳的努力后,唯一的金属氢样品从哈佛大学的一个实验室消失了,没有人知道这个显微级别的小颗粒是被盗还是被毁,或者只是再次回归气态。
写这本书的时候,纽约沙弗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在1793年的年鉴中找到一个装有乔治·华盛顿的几缕银发的信封;沃尔特·惠特曼迄今无人知晓的长篇小说和爵士萨克斯演奏家约翰·柯川下落不明的专辑《双向并行》重现人间;卡尔斯鲁厄铜版画陈列室的一个19岁实习生发现了数百幅皮拉内西的素描;安妮·弗兰克一页与包装纸黏在一起的双面日记被再次成功读出;3800年前刻在石板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字母表被鉴定出来;月球勘测轨道器在1966/1967年拍摄的照片图像数据得到了修复;萨福两首此前未知的诗歌片段被发现;鸟类学家在一片巴西稀树草原上看到了几只蓝眼地鸠,早在1941年它们就已被视为灭绝;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叫作蚁墙蜂的黄蜂,它在空心树里为后代建造多室的巢,并且在每个房间内都摆上一只被杀的蜘蛛当作食物;在北极找到了1848年失踪的富兰克林远征船幽冥号和恐怖号;考古学家在希腊北部发掘出一个巨大的墓穴,它也许不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最后安息之所,却可能属于他的伴侣赫菲斯提昂;柬埔寨吴哥窟的寺庙附近挖掘到高棉王朝的第一个首都摩醯因陀山古城,它定曾是中世纪最大的定居地;考古学家在死城萨卡拉偶然撞见一个木乃伊作坊;在距我们的太阳1400光年的天鹅座中,一个可能有水或有过水的天体在所谓的宜居带中被找到——因为它的平均温度约在地球水平,因而,或可推知生命,就是那种我们能想象的生命。

几年前八月的某天,我造访了一座北方城市。它位于狭长海湾的湾顶。在远古冰川期深蚀入内陆的咸涩海水中,春有鲱鱼,夏有鳗鱼,秋有鳕鱼,冬有海鲤、梭子鱼和鲂鱼,渔业因而至今不衰。几百年来,渔夫和家人们住在这一隅名副其实的画境,其中只有两条石铺路、一方晒网场、一座有两位高贵老妇长居的庵堂。简言之,就是那种仿佛摆脱了时间的地方,在此太容易受到诱惑,以为迷人的往日依稀犹在。可特别让我难忘的,不是涂白的矮房前怒放的玫瑰丛或高耸的锦葵,不是彩绘的木门或从建筑间穿行而过、直通向石质海岸的窄径,而是一种异常的情境:在居住区中心我找不到市场,却看见青葱如夏的菩提树荫中围以铸铁藩篱的墓园,于是,素来钱物相易之地,亡魂于土下,如人们出于不腐愿念的善言,“安息着”。有人提醒我注意一个妇人的房子,当我意识到,她能在煮饭时从厨房看到夭亡之子的坟冢,起初让我不适的讶异放大成强烈的震撼。于是我明白了,是此地几百年之久的葬丧帮会,把已逝者和未亡人如此紧密地安排在同一个家庭中,就像此前我仅略有耳闻的几个太平洋小岛的状况。我当然还曾造访过其他显赫的墓地:比如死岛圣米凯莱,红砖墙从威尼斯泻湖蓝绿色的水中高耸而出,仿佛攻不可破的堡垒;或是好莱坞永恒公墓每年仿照墨西哥亡灵节举办的浮华年市,那里有橙黄作饰的坟丘,有缤纷彩糖和纸糊的骷髅,它不腐朽,却被诅咒永远狞笑。可从没有什么如渔村墓园这般触动我。在它妥协了圆与方的独特轮廓中,我只能相信,我亲眼见到阴森乌托邦的征象:视死而生。很久我都坚信,在丹麦名意味着“小岛”或“被水所围”的此地,人离生命更近,因为他们确确实实把死者接回到他们的中心,而不是——按我们在此纬度上的普遍做法,将其从群落最内驱逐至城门外,虽然城市空间势不可挡的扩张常常在不久之后又重新吞并了墓地。
直到现在,直到我几乎写完这部以种种颓毁现象为主角的书,我才洞悉,在无数种处理死亡的方式中,它仅代表其一。本质上,它并不比希罗多德笔下卡拉提耶人的习俗更朴拙、更温情——他们习惯吃掉死去的父母,听闻希腊人火葬时,他们骇然大惊。不断把有死性放在眼前,或成功驱散掉死,何者更近于生?对此问题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就像去问,万事皆有终抑或皆无尽,何种想象更让人毛骨悚然?
无可争辩的是,如何应对人的突然离场与身后物的仍在,如何处理从尸体到无主之产的种种,死亡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在时间的进程中要求答案、触发了行动,其意义已超越其单纯的目的,它让我们的先祖从兽域踏入人界。不把同类死后的残骸放任给自然的朽败过程,总体上是人类的特性,虽然在其他高等动物身上也能观察到可相比拟的行为:比如说,大象会集聚在临死的象群成员身旁,用象鼻轻触它数小时之久,同时不安地吼叫,在最终用泥土和树枝埋葬尸体之前,它们常会试图扶起失去生命的身躯。数年后,死亡地点仍会被定期探望。这无疑需要优良的记忆,甚或某种对彼世的想象,那不会比我们的所想更乏味,也同样无法证实。
死亡的休止是继承与回忆之始,哭丧则是种种文明之源,人们以之填补开裂的空缺、突兀的静寂,逝者则在歌声、祈祷和故事里再度焕发生机。丧失的经历就像铸模,它使应诉之事显现出轮廓,又常常在悲悼的神化之光中转变为欲望的对象,或如一位海德堡动物学教授在新布雷姆书系的一册小书前言中所说: ............

书籍插图:
书籍《逝物录》 - 插图1
书籍《逝物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逝物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