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痛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百年人生丛书
思痛录
韦君宜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年5月
目录
韦君宜小传
缘起
第一章 “抢救失足者”
第二章 解放初期有那么一点点运动
第四章 我所见的反右风涛
第五章 “大跃进”要改变中国面貌
第六章 “反右倾运动”是反谁
第七章 一个普通人的启示
第八章 缓过气来之后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拾零
上 我这个走资派
下 这些人的罪行
第十章 当代人的悲剧
第十一章 忆大寨之游
第十二章 “取经”零忆
第十三章 那几年的经历
第十四章 编辑的忏悔
第十五章 十年之后
第十六章 记周扬
两点小庛
韦君宜小传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女,湖北建始人,1917年10月26日生于北京。少年时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4年秋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哲学系就读。第二年即积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加入民族武装自卫会。1935年12月投身“一二•九”运动,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学生运动中是个出色的笔杆子,1936年3月31日北平大中学生追悼在狱中身亡的郭清同学的祭文,就出自她的手笔。
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她辍学离家流亡到南方去,在湖北地区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活动。1939年到延安做青年工作,编辑《中国青年》,还曾在晋西北和陕甘宁边区做过中学教师、报纸编辑、记者以及新华广播电台编辑等。这一时期。她还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三个朋友》和《龙》等影响较大。
解放战争中,韦君宜曾任区委干部,参加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前夕,在河北平山县参加筹备《中国青年》复刊工作。北平解放后,她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经常在刊物上发表谈论青年思想的论文和随笔,这些文章后来编为单行本《前进的足迹》。此后她调任北京市委文委副书记,主管宣传工作。1954年她调作家协会,担任《文艺学习》主编。
1958年《文艺学习》停刊后,韦君宜下放到河北省怀来县农村劳动锻炼。1959年初回到北京、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并带职到长辛店二七机车厂参加编写该厂厂史《北方的红星》。1960年调入作家出版社(后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副社长、社长,直到1986年离休。
作为中央一级的全国最大的文学出版社的社长,韦君宜的工作是十分繁冗的。莫应丰的《将军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均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是她排除各种困难,亲自修订,主持出版的。在百忙中,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母与子》,中篇小说《洗礼》(获中国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女人集》《老干部别传》《旧梦难温》以及散文集《似水流年》《故国情》《海上繁华梦》等。
1986年4月,韦君宜不幸因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偏瘫;1987年1月初又因摔伤右臂骨折;1989年患脑血栓;1991年骨盆又不慎震裂……但是身体上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挫败她的意志。在病床上她就开始用瘫痪的右手练习写字。自1986年以来,她写出了几十篇散文和杂文,还完成了她的夙愿,不但写出了长篇回忆录《思痛录》,而且,一部反映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抗战时期心路历程的长篇小说《露沙的路》,也在1993年初脱稿。
缘起
“四人帮”垮台之后,许多人痛定思痛,忍不住提起笔来,写自己遭冤的历史。也有写痛史的,也有写可笑的荒唐史的,也有以严肃姿态客观写历史的;有的从1957年反右开始写,也有的从胡风案开始写。
要知道这些,是这一代及下一代读者求知的需要;要想一想这些,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人民)今后生存下去的需要。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有必要回溯走过的道路。我们只有从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才能做出正确的思考与认识。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平,显然已经超过了建国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从长远的观点看,错误与挫折只是一时现象,我们的事业因之更有前途,我们的党因之更加成熟。
所以我想这是应当写的,只是所写的时间跨度稍长一点。
我写这本书是讲我自己的事。
首先得说明:我是个忠诚的老共产党员。
为什么当共产党的?开始,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我不是为了家中穷苦,反对豪富,而是为了中国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从读中学起,学校就教给我们大量的日本侵略中国史。告诉我们日本怎样马上就要打进中国来了,报上也天天登。我早就觉得,我们和日本不共戴天。
中国人都要反对日本,但是没有反对日本的路。一切失地、一切公然侵略,都以蒋介石与日本人和谈结束。报纸上公然只许说敦睦邦交,不许说抗日。
有什么路走?唯一的抗日之路是左倾的路,尤其是左倾的文学的路。鲁迅、茅盾、郭沫若、丁玲、巴金……这些名字差不多统领了中国文坛。连不属左派的文人也是只见往左倒,不往右倾。毛泽东说中国有文化新军,确实不假。我就因中学的一个老师介绍,读了这些左翼作品,方知道真抗日的只有左派。
成立“冀察政委会”这种事情,连右派也震动了。还和日本和谈退让吗?最简单的一点爱国心使我对国民党政府产生了反感。
接着是“一二•九”运动,我们在街上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报纸上对于爱国运动却只字不许提。我们回到学校,愤怒充满胸膛。政府不支持爱国,只有共产党才说必须抗日,左派刊物高呼无保留地支持学生的抗日运动。愚蠢的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共同把我这样的青年推到了共产党的旗帜之下。
共产党本身的影响,当时实在并不大,我们只知道有一支红军在四川一带与国民党部队打仗。国民党报纸天天登着“朱毛残匪已就歼”。后来忽然又看到这支共产党军队跑到陕西去了,从陕西又到山西,山西又回陕西,我们实在也没见他们对抗日实际局势做出任何扭转。真正震动全国人心的是北平、上海的学联活动,七君子的被捕,连宋庆龄都出面支持,自愿坐牢。最后来了个“西安事变”,这才使共产党的影响真的扩大到了全国。
我明白了,我要爱国,必须从此全身心跟着共产党。我觉得共产党这么不顾一切苦干,看来是真的能够为人民、为祖国而牺牲一切,这是值得我一生永远跟随的。人能够如此,这才是真正的光荣,是人的价值的实现。
入党后我从不怀疑党的光荣伟大。为这一点,一切都可以牺牲。多少同学找机会奔往 ............

书籍插图:
书籍《思痛录》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思痛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