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琳琅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献给琳琅
引子
2012年1月,进入新年的北京仍寒意逼人。毗邻着喧嚣的东二环,冷风中的北总布胡同一派萧瑟。北方一月毫无暖意的阳光晒着空荡荡的街巷。街巷边稀稀落落、参差的屋舍,不论高矮,一律是风雨剥落,被侵蚀过的颜色。胡同里所剩不多的几处旧宅院,被商贩开辟作一个又一个小饭馆,在早春的凛冽中市井地萧条着。黯淡的院墙间,不时有老树探出干枯的枝丫,枝丫上方,高高低低的电线,将料峭的天光分割成不均匀的片段。举目都是时间的痕迹,唯有街巷深处一排低矮的蓝色钢化瓦是个例外,它突兀地撞进人的视线,以它生来就固有的临时的姿态,也是尽人皆知、昭告天下的姿态站立在路边,粗陋随意地遮拦着身后,成为陈旧里一个不协调的存在。那簇新的、鲜亮的蓝色,在老照片样沧桑的灰与白中,灼灼地刺入耳目,令人不安。
它的身后,是大片的废墟。
凛冽的早春天气里,身着军大衣的保安笼着手斜倚在废墟前的断墙边,聊着天驱寒,打发无聊的时光。抄近路的行人在冷风里疾行,目不斜视,行色匆匆,踏过脚下的碎石、砖砾。还有邻近的孩子,将也许是不被父母允许养在家中的宠物寄放在这一片旷地的角落,方便随时过来嬉戏、探看。
生活如常,在这里每日登场。没有多少人想到,这片废墟,曾是林徽因生命中最重要的居处。
这里的门牌号是北总布胡同24号院,从前被称作北总布胡同三号院。若向前回溯,在迢递的时空深处,那原本是一座京腔京韵里落地生根的、一宅两进的动人院落:“高高的墙里是一座封闭而宽敞的庭院,里面有个美丽的垂花门,一株海棠,两株马缨花。”夏末秋初,园中蝉鸣不断,红色的马缨花落在石板地上。院子中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坛,种着鸡冠花和喇叭花。“沿着院子,每一溜墙边一排平房罗列,屋顶铺灰瓦。”“客厅的窗户朝南,窗台不高,有中式窗棂的玻璃窗,使冬天的太阳可以照射到屋里很深的地方。……窗前梅花、泥塑的小动物、沙发和墙上的字画都沐浴在阳光中。”
穿过80年的光阴路途,这便是这座四合院旧时的模样。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北方分明的四季里,墙内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无一不是岁月浸润、情谊深长的姿态,再漫长的时间,与它,仿佛都可以互相交付,共度人世的死生契阔,一岁一枯荣的自然消长。
这样的投契,属于林徽因。1931年,初为人妻的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从苦寒与战乱的东北迁居到此。自此,直到抗战爆发后的南渡前,他们在这里度过了共同生活中最安稳的7年。那是林徽因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爱情与婚姻,建筑和诗歌。北总布胡同三号院于林徽因,是丰饶的生机里的成长与磨合,它见证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相遇和伤逝,情感的大开与大合,收纳并涵养了她赖以安身立命的意义所在。
从这里,那些琐细的日常、流年,折射出夺目而惊艳的光彩。
这里发生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文人雅聚。20世纪30年代,以林徽因为中心,这里集结起张奚若、钱端升、金岳霖、周培源、陈岱孙、叶企孙、吴有训、邓以蛰、陶孟和、李济等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都于“五四”前后留学欧美,一同登科,放洋海外,又在学成后相继返国,厕身于发展之初的大学、报馆、研究机构等,传承现代中国的知识道统。这样一个学养与思想皆贯通中西,“对自己国家的未来……起了重要作用的杰出群体”(费正清语),从1931年起,半为寻访知音,半为林徽因,为她的才貌与风华,齐齐聚集于北总布胡同三号院,立时使这里成为名动京城的文化沙龙。斯时盛况,多少年后,老舍之子舒乙还不无向往地说:“提到乔治·桑为中心的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博物馆,我便想到,咱们北京现代名人故居里也有两座名人故居是有类似的资格和类似的价值的。……一座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一座是朱光潜的故居。这两座都是20世纪30年代的红极一时的文学沙龙。林徽因、梁思成故居里有座远近闻名的,被称为‘太太客厅’的会客厅。当时‘京派’名流定期地不定期地会集此处,来听美丽多病的林徽因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般的机智聪明的高谈阔论……”因林徽因的笑靥如花、妙语连珠,这些性情各异、精神相若的白衣书生,亦唱亦和,也赞也弹,在这里留下了或庄或谐,或痴或狂,或巧或拙,或迂或狷的文人写意,还有他们彼此间惺惺相惜、最为引重的对学术的信仰、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北总布胡同三号院,由此承载了一个时代再不可复得的经典记忆。
这里还有对价值的发掘与重估。迷恋于中国建筑之美,林徽因曾说:“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艺术又独臻于最高成熟点……实是一桩极值得研究的现象。……现在我们方在起始研究,将来若能将中国建筑的源流变化悉数考察无疑,那时优劣诸点,极明了地陈列出来,当更可以慎重讨论,作将来中国建筑趋途的指导。”为了这个理想,1931—1937年,她和梁思成带着营造学社的同人,由北总布胡同三号院起步,开始了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代的田野调查。这是前所未有的、整理国故般的浩大工程,几个文弱的书生,行走于兵匪横行、交通不便的北方大地,深山暮色中的大车与毛驴、月光下的投宿、晨曦微露时的起身,个中艰辛,绝非言语所能形容。所经之处,赵州桥、独乐寺、广济寺、华严寺、悬空寺、六和塔、灵隐寺、佛光寺,还有云冈石窟、曲阜孔庙、龙门石窟……皆披着前朝的气息与风露。这些庙宇石刻,匠作之事,经过千百年的光阴、风霜、雨雪,终于等到了翻山越岭而来的探访者。
这一份努力的意义,他们的前辈兼老友胡适在提出整理国故时,有过精妙的总结,那就是——“重估一切价值”,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将从前被视为不入流的古代各类稗官野史、街谈巷议,如民间小儿女的歌谣、民间流传的小说,和儒学经典一样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从技术史、文明史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作精确的考证,把古人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真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
正是由营造学社一幅幅不惮烦琐、繁难的测绘图稿,中国古建筑上迄唐宋,下至明清,如图谜、天书般的历史演进才有了逐渐清晰的轮廓与线索。在北总布胡同三号院的7年,由此也成为林徽因偕同梁思成,对古建筑 ............

书籍插图:
书籍《风雨琳琅》 - 插图1
书籍《风雨琳琅》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风雨琳琅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