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9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林徽因传
(最新修订本)
张清平 著
中华书局
注释
 
 
□□□□□
 
 
本书中所出现的如上方框同原版纸书。
目录
第一章 幻
1.少女
2.远游
3.康桥
4.执手
5.新月
第二章 爱
6.负笈
7.仙侣
8.奠基
第三章 暖
9.西山
10.静院
11.伤逝
12.知交
13.才情
14.君子
15.佛光
第四章 乱
16.狼烟
17.流徙
18.昆明
19.龙泉
20.李庄
21.重逢
22.北归
23.前夜
第五章 逝
24.新天
25.古城
26.夕辉
27.归去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幻

1.少女
这是杭州蔡官巷林家宅院的最后一进院子,白粉的墙、黛色的瓦围着这个院落,院子里栽有枇杷、海棠。北面三间房子一溜儿排开,宽敞的厅堂两厢,东边是徽因娘的卧室,西边是徽因婶婶的住房。娘和婶婶这会儿都到徽因祖母居住的前院尽媳妇的本分去了,静静的后院里只有徽因。徽因躺在娘的卧室里养病,六岁的徽因出水痘了,按老家福建的说法,叫做出“水珠”。
往常这个时候,徽因正和表姐们一道,在前院的花厅跟着大姑母念书呢。“水珠”会传染,所以大姑母严禁表姐们到后院来看徽因。
徽因盼望有人来后院,不仅是因为病中孤独,像被囚禁似的,还因为她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出“水珠”。徽因喜欢“水珠”这个美丽的名称,她不觉得这是病,她因自己出“水珠”而有了几分骄傲和几分神秘的喜悦。她期盼有人和她分享这份喜悦。
她集中注意力听着各种细碎的声音。那些声音从外院传来,似有似无,显得不十分真切,更让她有一种梦境般的感觉。她觉得过了好长时间,可到底没有等来一个人。
她终于不耐烦了,慢慢地下了床,趿着鞋,走到了房门口。菱形镂花的木门斜斜地向着厅堂开着一扇,徽因扶着门框向外张望。
正当下午时分,厅堂当中的一张八仙桌异常寂寞地立在那里。桌上没有纸笔墨砚,也没有花瓶和插花,倒是每天吃饭时,那上面总是会有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的小菜。可徽因却看呆了。她看到,厅堂的桌子上下映着一片金色的阳光,那阳光泄泄融融地铺开,桌、椅、窗棂,浴在澄明的光霭中,看上去像是静物图案。徽因不明白,顶寻常的厅堂,在春天阳光的映衬下,怎么会带上这样一种动人的气息。
徽因顺着窗前的椅子爬上了桌子。她望望窗外,院子里粉墙疏影,暗香浮动。她看看身边,桌上有娘梳妆用的镜箱。她拉开镜箱上的一个个小抽屉,一边玩着那抽屉拉手上花篮形状的小铜坠儿,一边听外面脆生生的鸟语。小小六岁女孩的心中,便永远留下了初春那一汪生动恬静的阳光。在这阳光的映衬下,一张孤独的桌子,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精巧的镜箱,一声清脆的鸟语,还有“水珠”——那小孩子疾病的美丽名字,一起流动成了一种莫可名状的情绪,久久弥漫在她的心中。
多年以后徽因才明白,这莫可名状的情绪就是诗意。这诗意的阳光伴随着她,映照了她的一生。
林徽因是父亲林长民和母亲何雪媛结婚八年后的第一个孩子。
1904年6月10日,徽因出生于杭州。祖父林孝恂得知孙女出生的消息,喜悦地吟哦着《诗经·大雅》中的诗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他为孙女起名为徽音。
徽音改名为徽因是三十年代初的事情。当时她经常有作品见诸报刊,而另一位经常写诗的男作者名叫林微音,报纸杂志在刊发他们的作品时,常把俩人的名字搞混。《诗刊》为此还专门发过更正声明。
徽因说:我倒不怕别人把我的作品当成了他的作品,我只怕别人把他的作品当成了我的。从那以后,林徽音遂改名为林徽因。
林徽因原籍福建闽侯。祖父林孝恂字伯颖,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直在浙江做官。历任金华、石门、仁和、孝丰知县和海宁知州。在任期间,他创办了养正书塾、蚕桑职业学堂,是清朝末年创办新学的先驱之一。
林孝恂有五女二男七个孩子,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长男。为了林家子侄辈的教育,林孝恂在杭州家中设立了家塾。家塾分国学与新学两斋,国学延请林纾为主讲,新学延请林白水为主讲。徽因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们,从小打下了国学深厚的根基,又受到了新学的启蒙。
徽因两岁那年,父亲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徽因与母亲跟着祖父母生活。
在徽因幼年的记忆里,父亲就是那个成年不在家的人,父亲就是一封封从日本寄回来的信。那些信都是写给祖父母的,信中抨击时弊,谈论政治,抒发抱负;徽因和母亲是父亲在信的末尾一笔带过的一句问候。
徽因四岁了。祖父让她跟着三个表姐,由大姑母发蒙读书。
大姑母常对家人赞叹徽因聪颖灵秀。一起读书的几个姐妹中,数徽因年龄最小、也最贪玩,听讲时看似漫不经心,可每叫她背书时,她总是滔滔成诵,口齿伶俐清晰。
1910年,林长民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在家乡福建创办了福州私立法政学堂,他担任校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林长民把法政学堂交给别人管理,他奔走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到处宣传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就任临时政府参议院秘书长。他发起组织了“共和建设讨论会”,拥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为领袖,并促其回国。
民国初年,风云际会,各种政治力量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林长民作为民初立宪派的名人,始终旗帜鲜明地拥护共和,反对复辟。张勋复辟期间,时任国务院参事的林长民支持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后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司法总长。
随着林长民升迁的脚步,徽因一家由杭州搬到上海,而后迁居北京。
徽因12岁了。这两年她个子长得特别快,和小表姐语儿一般高了。家里把她和表姐们一起送进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这里的教师都是外籍的,授课全用英语,学校有严格的校规,学生平时住校,星期天才可以回家。
12岁的徽因姿容秀丽,梳两条细细长长的辫子,笑起来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她从小多病,看上去有些纤弱,似一株亭亭的嫩柳,纤细柔美,又带有几分青涩。
新学期一开学,学校发下了新校服。培华女中的新校服是量着每个女孩的身材做的,十分可体。星期天,徽因和表姐们相约穿着新校服去照相,那是北京最好的一家照相馆,她们各自照了单人照后,又在一起照了合影。优裕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使林家的女孩子个个美丽大方、文雅出众。 ............

书籍插图:
书籍《林徽因传》 - 插图1
书籍《林徽因传》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林徽因传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