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叶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9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
作者:叶君 著
设计:姚成号
ISBN:978-7-5004-7474-6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字数:453千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第一章 呼兰河与后花园
家族沿革
身世之“谜”
童年记忆
1919,童年的终结
上学了
升学风波
解谜“王恩甲”
第二章 哈尔滨往事
中学时代
订婚与祖父之死
出走北平
重返北平
从流浪街头到落难旅馆
倾城之恋
“我可怜的孩子”
安家商市街
锋芒初露
哈尔滨也并不是家
第三章 暂避青岛
一座城与两本书
一封回信
第四章 成名上海
有鲁迅的上海
一桌新师友
步入文坛
《生死场》出版前后
幸福时光
郁闷谁诉
第五章 蛰居东京
别人的城市
惊悉鲁迅之死
第六章 重返上海
惊喜的归航
难说心痛
北平之行
沪战经验
第七章 转移武汉
三人行
瓜前李下
第八章 辗转西北
伤别离
劳燕分飞
第九章 重返武汉
幸福的新娘
炮火中的遐想
第十章 避难重庆
孩子
教授夫人
第十一章 客逝香港
香江文事
巅峰之作
辗转病榻
倾城
伤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呼兰河与后花园
家族沿革
今天的呼兰河(王连喜摄)
20世纪初的呼兰,是位于松花江北岸的一座较为开化的小城。松花江支流呼兰河绕城而过,小城因此得名。呼兰遍地沃野、交通便利,距素有“东方小巴黎”之誉的北方名城哈尔滨约30公里。呼兰河给这座位于北方内陆的小城带来了灵气与诗意,更孕育了萧红这呼兰河的女儿,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她奉献给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传世之作。乡土因人物、因文字而闻名。今天,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稍有常识者来说,呼兰河已经和萧红紧紧连在一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条河亦几乎成了萧红热爱者们的一处精神故乡,一个心理情结,承载着人们太多关于萧红的想象。众所周知,萧红生前与其家族处于尖锐对立的两极,家族是她最不愿言说的话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张氏家族在黑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历史稍作钩沉。
满清王朝视黑龙江流域为“龙兴之地”,为了保持固有风俗习惯、独占东北特产,维护满洲八旗的生计,自康熙七年(1668)开始对东北实行了将近200年的封禁政策。在此期间,关内特别是河北、山东等地的破产农民纷纷“闯关东”谋生路,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淘金、伐木、垦荒,在求生之余冀望实现他们那创业兴家的光荣与梦想。据修撰于1935年8月的《东昌张氏宗谱书》记载,萧红祖籍山东东昌府莘县长兴社杨皮营村(今属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先祖张岱于清乾隆年间携妻章氏逃荒关东。当时,山东灾荒不断,土地兼并剧烈,大量土地被清王室征作封地,致使农民大量破产,衣食无着。为求生存,一些破产农民不顾满清王朝禁令,经不同口岸纷纷逃往东北,一副挑担往往便是逃荒者的全部家当。当年“担着担子逃荒”的张岱夫妇自然不会想到,日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会在这片异乡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家族,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萧红是张氏家族在关东的第六代传人。
张岱夫妇逃荒关东后,起初在辽宁朝阳、凤凰城等地给旗户地主当雇工,后迁至吉林伯都纳青山堡镇东半截河子屯(今属榆树县,距城东90里),报领了一块明末遗民开垦过的撂荒地。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们从此定居下来,但张岱夫妇的创业梦想并没有就此停止。嘉庆年间,张岱支持长子张明福、次子张明贵北上创业到黑龙江阿城县开荒种地,阿城后来成为张氏家族的主要栖息地。同治六年,张岱和三子张明义也来到黑龙江宾县猴石占地开荒。肥沃的黑土很快让张家富裕起来,经父子两代人的艰苦创业,张家发展成为拥有土地数百垧的新兴汉族大地主。张岱孙辈同宗兄弟九人,他们在前两代人的基础上,更是拼力发展家业,先后在阿城、宾县、呼兰、双城、五常、巴彦、绥化、克山、兰西、明水等地广置房产、地产,并利用剩余粮食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从此,张氏家族亦农、亦工、亦商,一方面将粮食外销辽宁、吉林两省,另一方面开办油坊、酒厂,开设杂货铺、钱庄、当铺。不多久,便成为吉林、黑龙江两省最大的地主之一。其势之众,连地方官都不敢招惹。甚至有些村屯因张家杂货铺、油坊、酒厂的名号而得名。阿城“福昌号屯”的地名就因张家杂货铺商号“福昌恒”和烧锅“福昌明”而得名,足见其富甲一方之盛况。张氏家族传至第四代,即萧红祖父一代,家道开始中落。随着家业渐渐衰败,这个庞大的家族亦开始慢慢离析、瓦解。光绪初年,萧红祖父分得位于呼兰的40多垧土地、30多间房屋和一座烧锅(酒厂),随即搬离阿城福昌号,在呼兰另立门户。
萧红祖父张维祯(1849-1929)性情温厚,甚至有些懦弱,幼读诗书十余年,辍学时适逢家业鼎盛之际,于是“辅助父兄经营农商事务”。但他心地善良,生性懒散,对经商务农没有什么兴趣,后来一直赋闲在家,娶妻生女后更是整天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消磨时光,享受天伦之乐。读读诗书、写写大字是其闲暇之余唯一的爱好,对于经营家业全然不放在心上。张维祯中年分家到呼兰不久,父母双双过世,因不谙经营家业,屡被伙计们拐骗坑害,当铺、油坊、酒厂先后倒闭。最后,他就死守着几十垧土地和房屋,靠收租过日子。萧红祖母范氏(1845-1917)精明强干,办事果断,喜欢热闹,到呼兰后一切家务都由她打理。然而,在当时女人的活动空间毕竟有限,即便精明果敢,亦终难以挽回家业迅速衰败的颓势。张维祯和范氏生有三女一子,幼子不幸夭亡,膝下无子成了他们的最大心病。随着三个女儿相继出嫁,老两口益觉孤单寂寞,老来无着,便考虑在族中过继一个男孩作为继子,以备养老。他们最终选中堂弟张维岳(在张家大排行中,张维祯排行第四,张维岳排行第五)与病逝前妻的第三子张廷举。他就是萧红的生父。
张廷举(1888-1959)3岁丧母,12岁过继给四伯父张维祯为嗣,继父给他改字“选三”,意指在堂弟张维岳的儿子中,选中老三为继子之意。张廷举随继父来呼兰之前,在阿城县里上小学,到呼兰后继母范氏认为读书无用,枉费钱财,想让他辍学学习务农经商,早点理财管家,但他执意不肯。张维祯不忍违拗其意愿,就送至省城卜奎(即今齐齐哈尔市)继续深造。1906年,张廷举毕业于黑龙江省立高等小学堂,因考试成绩优异,奖励廪生,尔后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叶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