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作者:沈世豪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1mb。
书籍内容:

陈景润

序言

  邓小平:中国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

  他开拓了数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时代。他那瘦弱的身影,几乎凝聚了全世界所有数学家关注倾慕的目光。自负的日本人,对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称道两位数学奇才:一位是祖冲之,一位便是陈景润。他们由衷地在这两位中华俊杰面前顶礼膜拜。

  1975年,正值“文革”动乱之际,邓小平同志一度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力排众议,以挽狂澜于既倒的扭转乾坤之势,重整山河。在“高天滚滚寒流急”的日子里,这位伟人犀利深邃的目光,同样没有忘记给处于逆境之中的陈景润投去深情的一瞥。面对着恶毒攻击陈景润等科学家“走白专道路”的一派胡言,邓小平拍案而起,斥责:“什么白专道路,总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强!”当他了解到陈景润顽强拼搏的传奇式经历和出类拔萃的业绩后,无限感慨地说:像陈景润这样的“世界上公认有水平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陈景润,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数学家,堪称时代的楷模,世纪的丰碑。这位数学巨星,尽管已经去世一年多了,然而,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赢得的殊荣,为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辉映三山五岳,召唤着亿万的青少年奋发向前。

  一个人便是一个世界,一个人便是一页历史。陈景润是旷世奇才,然而,沿着他的足迹,我们却可以清晰地倾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可以鲜活地领略到岁月风雨的凉热,可以敏感地品味到人生奋斗的艰难和壮美。倘若说,人生是一部教科书,那么,陈景润的一生,便是足以让世世代代皆可细细揣摩、咀嚼、吮吸以至于奉为典范的一部长卷,一部宏篇巨著。

  他的经历比传奇更曲折。

  他的性格比小说更鲜明。

  他的气质如南方的榕树。

  他的品格是北方的桦林。

  他是不幸的,当他踏着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胸怀朝阳,迈入一个崭新纪元的时候,本应处处洋溢着万丈春光,满目鲜花。然而,他却像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一样,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他吃过的苦,受过的委屈,流过的泪甚至殷红的血,给他的生命濡染了浓重的悲壮色彩。

  他又是幸运的。综观他并不漫长的人生之旅,每一关键的步履,都有幸得到人民的哺育、滋润、支持;都有幸分享党的温暖、关心、爱护;甚至,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袖人物的直接关怀,得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如阳光般温暖的直接关照和褒奖。正因为如此,光明才战胜了黑暗,正义才战胜了邪恶,真理才战胜了谬论,科学才战胜了愚昧,文明才战胜了野蛮。陈景润的人生处处洋溢着雄奇壮阔的色彩。他的欣喜、惊喜和那纯真、憨厚、永恒的微笑,幻出一首美丽壮阔的史诗。

  黑色的灾难和狰狞的魔影几乎一步也不肯放过他,令人惊叹的是,幸运之神却像偏袒这位奇才的慈祥的长者,处处护卫着他,于是,才演出了一幕幕悲喜交集的壮剧。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难得有人像陈景润那样得到如此之多的仿佛是天赐的一个个的机遇,命运同样垂青于他。陈景润一生中所蕴含的厚重深沉的际遇,使他的生命焕发出摇曳多姿的迷人韵味。

  “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强烈反差的人格构造,展现出一系列耐人寻味而又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美学风采。枯燥的数学,被陈景润点化为繁星璀璨的天空、万木葱茏的大地;而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同样令人荡气回肠,百感交集。陈景润走了,他已化为了历史;化为了祖国大地上不屈的高山、浩瀚的大海;化为了人们绵绵无尽的思念以及人们为弘扬他的精神和进一步开创他的事业而奋勇前进的脚步。

  历史是不朽的。那是源远流长的母亲河。陈景润用生命编织了昨日历史的辉煌,它牵起了今天的绚烂,明天的幽远,它流过炎黄子孙的心田,也流过祖国大地的春夏秋冬。

  时代和社会的巨变,正更加强烈地证明一个伟人的英明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这一真理之树矗立云天,扫尽不时卷来的阴霾,我们的人民,将会一次又一次深情地呼唤陈景润。

  陈景润必将得到永生。

  

陈景润--第一章 胪雷之子

第一章 胪雷之子

天缘

  福州,又称榕城,福建的省会。奔腾千里的闽江从这里滚滚入海。亭亭的玉兰,浓荫如泼的榕树,灵秀多姿洋溢着南国浓郁风情的城市建筑,编织出一幅幅韵味隽永的水墨画。

  往南出城,15公里处,便是陈景润的故乡胪雷。青砖、乌瓦、麻石街,沿街小店如织。没有榕城的繁华,那终日潮润润的小镇,却如乡情味十足的闽剧,令人一咏三叹。这里背靠绿树蓊郁的胪峰,面临碧波粼粼的乌龙江,故古人有“天马”、“螺穴”之说,认为是风水宝地。实际上,陈氏的祖先并不显赫,史载,大约于西晋永嘉年间从中原逃难入闽,当时穷愁潦倒,流落到这里放鸭为生,又称“鸭母陈”。民间传说不足为证,但饶有趣味。养鸭的陈氏虽则贫苦,心地却十分善良。一天,一位得道高僧路过门前,他疲惫不堪,一副远行倦客的模样,得到了“鸭母陈”的热情招待。于是,高僧被感动了,临行前,指点胪雷,预言必出非凡人才。说完,便飘然而去。“鸭母陈”当然仍是放鸭,但日后的陈氏,确是出了几位名扬四海的中华俊杰。

  如今,胪雷的陈氏宗祠,小镇中一幢气势非凡的古建筑,飞檐、吊角、壁立的青砖大墙前,一对端坐的雄狮,昂然屹立。祠内中庭,气宇轩然,依次悬挂着三块大匾,第一块上书:陈氏定理。那是褒扬陈景润的。第二块上书:教育部长。那是纪念民国时期的教育部长、化学博士陈可忠先生的。第三块上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陈景润》作者:沈世豪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