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全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9.2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尚书》中的精华部分,按照原书的顺序分为虞书、商书、周书三部分。由于《尚书》原文字句较为晦涩难懂,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特别设立了题解、注释、译文三个辅助板块。断句参酌诸家,择善而从;对字词的注释力求简明,不做繁征博引;译文主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文从字顺、流畅自然,帮助读者吸收《尚书》中的智慧精华。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尚书全鉴/道纪居士解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10
ISBN 978-7-5180-2984-6
Ⅰ.①尚… Ⅱ.①道… Ⅲ.①中国历史—商周时代②《尚书》—通俗读物 Ⅳ.①K221.0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27327号
策划编辑:陈芳 特约编辑:张彦彬 责任印制:储志伟
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东里A407号楼 邮政编码:100124
销售电话:010—67004422 传真:010—87155801
http://www.c-textilep.com
E-mail:faxing@c-textilep.com
中国纺织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2119887771
北京佳信达欣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2016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开本:710×1000 1/16 印张:20
字数:258千字 定价:38.00元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图书营销中心调换
前言
作为至今流传最为久远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先秦政治、思想、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史料,成为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的一部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
书是对古代简册的一种泛称,相关资料表明,最迟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写在竹木片上的书了。《尚书》最早被称为《书》。在古代典籍中,常出现的“《书》曰”“《书》”多指的是《尚书》。《尚书》的名称,从目前的研究看来,最迟出现在西汉中期,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司马迁给《书》定名为《尚书》。他认为《尚书》中只记载了尧之后君王的事迹。之后,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升,《尚书》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也备受推崇,因此曾经被称为《书经》。
有学者认为《尚书》与司马迁笔下的《书》其实有着明显的差别,前者经过了孔子的编辑删除,染上了儒家的色彩,而后者则是上古流传下来的各类“《书》”。
春秋战国时期,《尚书》在儒家弟子中得到广泛传阅。在秦朝焚书坑儒事件中遭到破坏,当时有个叫作伏生的老博士,趁乱将《尚书》藏在了墙壁之中,才得以保存。汉朝初年,伏生只找回了二十八篇,遗失甚多。汉文帝时期,广求能治《尚书》的人才。伏生当时年事已高未能前往,文帝派晁错去学习,将伏生保留的二十八篇抄录下来。因为用汉代通行的文字书写,所以被称为《今文尚书》。后来到了西晋“永嘉之乱”的时候,图书全部遗失,最终失传。
除了《今文尚书》之外,还有《古文尚书》,汉武帝末年被发现。因为是用秦汉之前的文字所书写,故称为《古文尚书》。该书由孔子第十一世孙博士孔安国所得,被他改写为汉代通行的隶书,所以也被称为“隶古定”本。
东晋元帝时期,梅赜向元帝献上了一部《孔传古文尚书》,号称是当年孔安国从孔壁上抄下来的文章加以整理注解而成。该版本的《古文尚书》一度获得正统地位,得到国家的支持,成为科举功令的标准。到了宋朝,开始有学者质疑这本书的真实性,认为乃是伪造。
关于尚书的中心内容,在《尧典正义》中,孔颖达根据篇目,将《尚书》分为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等文体和内容。而伪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典、谟、誓、诰、训、命之文凡百篇。”将《尚书》分为典、谟、誓、诰、训、命六种较为简明的文体,虽然面面俱到,但并不十分准确。由于《尚书》的内容大多是历代君王的言论或活动的记录,但不乏一些典章制度、法律之类也假托君王之手夹杂在其中。因此,可以分为典、谟、誓、诰、训、命。
第一种文体:典。主要记载了被后世尊奉为君王的言行与事迹,如《尧典》之类,主要记录的是尧帝的言论。
第二种文体:谟。主要以记载君臣之间的谈话、谋议等大事为内容。如《皋陶谟》等。
第三种文体:诰。是君王对臣下的诰谕。多为商周最高统治者对臣民封王、大臣的劝告之词,这是《尚书》的主要内容,而且历史价值很高。
第四种文体:训。是臣下对君王的劝诫之词,意在总结历史教训,劝告当今的君王要以史为鉴,勿要重蹈覆辙。
第五种文体:誓。是君王在征伐交战之前率队誓师之词,如《甘誓》《汤誓》等,均为此类。
第六种文体:命。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的册命之词。
虽然以上这六种文体并非包含《尚书》的全部内容,但已包含绝大多数篇目。由于尚书原文相对佶屈聱牙,晦涩难懂,每一篇文章除了原文之外,还添加了题解、注释和译文等板块方便读者理解。
由于《尚书》历来难懂,并且注解问题也存在颇多争议,我们尽量做出精准的注释与翻译。由于译注者才疏学浅,难免会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见谅!
解译者
2016年7月
虞书
尧典
大禹谟
皋陶谟
益稷
禹贡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
商书
汤誓
仲虺之诰
汤诰
伊训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
说命(上)
说命(中)
说命(下)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书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武成
洪范
旅獒
金縢
大诰
康诰
酒诰
梓材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周官
顾命
康王之诰
君牙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参考文献
虞书
尧典
【题解】
尧,名放勋,相传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乃“五帝”之一。典是记载古代典制的一种文体。
《书序》中写道:“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尧典》中主要记载了尧在当时的一些情况,其中包括尧的品行、功绩等,也记录了一些当时的制度与社会发展情况,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尚书全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