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恶论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mb。
书籍内容:

续藏经 性善恶论
 明 传灯注

性善恶论序

  性恶。外典所讳也。而台宗。揭真性之所具。而神用之专用。是为家珍。苟非习於其教者。虽老宿沙门。闻而掩耳走矣。余读有门大师性善恶论。而叹四依菩萨。慈悲良深重焉。何则。我辈众生与三毒如恶叉聚。历生浩劫住修恶中。反而之善艰谬良多。制伏强。则醉静虑之酒。厌离极。则堕无为之阱。所谓谬也。悬观清净。初心绝分。历别修证。积劫难成。所谓艰也。揆厥所由。良以恶异善故。不有性具法门。双融善恶。何由知十界之同如。悟众生之即佛。一切现成。至圆至顿岂有过此者乎。故谈佛性者。不难言善而难言具也。故曰台衡二师慈悲深重也。武津性染。翻起信惟净之旨。智者理毒。阐维摩二即之谈。虽复以具立宗。而意主於观恶融通。任运摄善。妙宗建立。揭恶缘了。谓胜他宗。此秘始显。海宝之如意。众愿之德瓶。山外诸师不得与焉。故谈台宗者。不难言具而难言恶也。故曰四明以来诸师慈悲深重也。西来一宗。指屎尿为法身。示荐取於声色。印合山家。宁尽鸟唧。然言前句外专待上根。至如天台一家文字总持。如雨普润。婆心婆舌。若惟恐其说之不详。与其解之不晰。大师此论更旁引曲证。原始要终。设之以辨。赘之以说。示之以事。系之以图。虽以余毂之不敏向於君子。皆能蛣蜣究竟之旨。茫若望洋。卒业此憬然有入焉。故谈性恶者。不难於言恶。而难於言之。言之必使人洞胸澈髓。如开户见其家藏而后已也。故曰师之慈悲深重也。论成。而冠儒者。颇用非孟以相征诘。余曰。唯唯否否。三教圣贤。言性皆同。而异孟尝言备物矣。备善而遗恶。讵可言皆。修多罗处处。称本来成佛。佛弟子何必不言性善。顾世教严於防恶。出世间教妙於融善。适时逗机。各有攸当也。即儒者言性。宁渠皆善相近。不移不隐。然一性具耶。宣尼言具。驺孟言善。然驺孟言善。姚江又言无善无恶。而圣学愈明。如来言善。台衡言具。然台衡言具。四明诸祖以及大师。又具言善恶而佛心弥畅。姚江一派。儒宗至今研味不休。师论既出。后五百岁中。称见性津梁者。非此其谁也。三教圣贤。皆贵有贤子孙哉。贵有贤子孙哉。
  天台门弟子香光居士王立毂合十书於圆伊室

性善恶论序

  谈偏空者。治世之道乖。宗缘起者。涅盘之路隔。由是所知沙聚。见爱河深。落见爱则洄澓生死之波。障所知则汩没无为之阱。庸讵知淤泥卑湿。常生瑞世之分陀。终嘅夫陆地高原。未产应时之优钵。此妙有法门释迦如来所以捉尘三复而谈。诸大菩萨。所以击节再赓而和也。何则。盖一言其有。则万行因得以芬披。而至人之化导行。一言其妙。则真如以之而廖廓。而凡夫之生死绝。方有而妙。则妙不自妙。方妙而有。则有不自有。有不自有。则穷年行度。一道清净以忘缘。妙不自妙。则终日袪情。万法森罗而建立。夫如是则妙有。恒即而不即。恒离而不离。吾何独妙其妙。而独有其有哉。此诸佛菩萨大人作略。固不可得而思议也。第有非缘有。微性具。无以建其宗。具非偏具。微十界。无以尽其旨。修性繇是以分。善恶因之以辨。是故假托宾主。以性善恶而立论焉。然以道该儒释。理别偏圆。各有攸归。曷容槩与。世出世间之旨。不得不霄壤以分庭。大小顿渐之宗。不得不云泥而立壶。兼之修性骈举。法喻重伸。援事援人。证经证论。言将六万。矢笔以记。而安得乎绝妙好辞。门列八科。率意而宣。聊契乎妙觉明性。下笔於皇明天启建元之初年季夏中澣。书成于仲秋之哉 生明。阁笔故序。
天台山幽溪沙门无尽传灯和南撰于楞严坛东方之不瞬堂往生居士弟子闻龙正愿兰陵梦泽居士张 师绎楚蕲沧孺居士弟子袁世振香光居士弟子王 立毂心城居士弟子刘 锡玄同校正达月居士弟子管珑正见僧摩居士弟子马腾正眼圆观居士弟子余曰新正修元叹居士弟子徐波受权

  

  性善恶论卷第一

    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着
  夫性者理也。性之为理。本非善恶。古今之立论。以善恶言者。无乃寄修以谈性。借事以名理。犹缘响以求声。缘影以求形。性之为理。岂善恶之足言哉。客有冠儒冠以心佛心者。过余幽溪。以问之曰。闻师台教。每以性恶法门。为一大旨归。有之乎。余对曰。有之。客曰。夫善善恶恶。人之常情。三教圣人建言立论。尊贤疾不肖。不啻如好好色。常恐其不及。如恶恶臭。常恐其有余。今台宗学者。故以是而立论。囿物为善。训人之道安在哉。余对曰。至理惊人。至言恐听。苟以人间区区之训。以疑出世间深玄之理。惑耳惊心。又何足怪。矧此宗立论。但云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何尝定言恶而不言善。盖台宗之言性也。则善恶具。言修也。而后善恶分。乃以本具佛界为性善。本具九界为性恶。修成佛界为修善。修成九界为修恶。他宗既但知性具善。而不知性具恶。则佛界有所取。九界有所舍。不得契合净名经。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平等不二之旨。故立圆理以破偏宗。且欲援九界修恶之人。不须转侧。以达性恶。性恶融通。无法不趣。任运摄得佛界性善。以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妙门。正囿物为善。训人之大道。从事斯教者。所以立言而无畏也。客又问曰。夫性善之言。本出於孟子。性恶之言。本出於荀子。善恶混之言。本出於杨子。今台宗之言性具。而曰其於性也则善恶具。其言修也则善恶分。岂非兼三家而有之。以为超胜之说乎。余对曰。三子之说。各言性之一偏。固为圣门之不取。然皆即才情以言。性非即性以言性也。况是即人道才情之间以言之。非吾教本具十法界之为性善性恶也。恐君於吾道。犹有所未深。试为约世教而略言之。然后约本教详言之。委曲言之。广引证以发明之。庶几知性具法门。深有功於圆教。大有益於圆修。如食乳糜。余无所须。如得摩尼。不事他求也。
  客曰。世教何如。余曰。观夫孔圣之着书。而罕言性。故门人之称其师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然亦少尝言之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未尝以善恶断。至於其孙子思之立论。然后而微言之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夫子思之谓中。非天命之谓性乎。和非率性之谓道乎。至於论率性之道。但曰。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故夫圣人之道。造端乎夫妇之所能知。而极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性善恶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