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玄论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mb。
书籍内容:

大乘玄论
  隋 吉藏撰

  大乘玄论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谛义有十重。
   第一标大意 第二释名 第三立名 第四有无 第五二谛体 第六中道 第七相即 第八摄法 第九辨教 第十同异
  二谛者。盖是言教之通诠。相待之假称。虚寂之妙实。穷中道之极号。明如来常依二谛说法。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故二谛唯是教门不关境理。而学者有其巧拙。遂有得失之异。所以若有巧方便慧。学此二谛。成无所得。无巧方便慧学教。即成有所得。故常途三师置辞各异。开善云。二谛者法性之旨归。一真不二之极理。庄严云。二谛者盖是祛惑之胜境。入道之实津。光宅云。二谛者盖是圣教之遥泉。灵智之渊府。三说虽复不同。或言含智解。或辞兼圣教。同以境理为谛。若依广州大亮法师。定以言教为谛。今不同此等诸师。问摄岭兴皇何以言教为谛耶。答其有深意。为对由来以理为谛故。对缘假说。问中论云诸佛依二谛说法。涅槃经云随顺众生故说二谛。是何谛耶。答能依是教谛所依是于谛。问于谛为失教谛为得不。答凡夫于为失如来于为得。圣人于亦得亦失。而师云。于谛为失教谛为得者。乃是学教成迷。本于是通迷学教于别迷。通迷是本别迷末。本是前迷末是后迷。问何意开凡圣二于谛耶。答云。示凡圣得失。令转凡成圣。问于谛为失者何以言谛耶。答论文自解。诸法性空。世间颠倒谓有。于世人为实。名之为谛。诸贤圣真知颠倒性空。于圣人是实名之为谛。此即二于谛。诸佛依此而说。名为教谛耳。问教若为名谛耶。答有数意。一者依实而说故所说亦实。是故名谛。二者如来诚谛之言。是故名谛。三者说有无教实能表道。是故名谛。四者说法实能利缘。是故名谛。五者说不颠倒。是故名谛。与他家异有十种异。一者理教异。彼明。二谛是理。三假是俗。四绝是真。今明。二是教。不二是理。他家有理无教。今明。有教有理。二者相无相异。他家住有无故是有相。今明。有表不有无表不无。不住有无故名无相。三者得无得异。他家住有无故名有得。今明。不住有无故名无得。四者理内外异。他家住有无故名理外。今明。不住有无故名理内。五者开覆异。他有住有无住无。此有无覆如来因缘有无。今明。二谛是教。是有表不有无表不无。即开如来教无有壅滞。六者半满异。他家唯有二无不二。故唯教无理名为半字。今明。具足理教名为满字。七者愚智异。涅槃云。明无明愚者谓二。智者了达无二。真俗二者即愚。不二者即智。故知。不二是理二是教。八者体用异。彼有用无体。今即具有体用。九者本末异。不二是本二是末。他但有末无本。今具有本末。十者了不了异。他家二谛。住有无故名不了。今明。说有欲显不有。说无欲显不无。有无显不有不无。故名了义。他但以有为世谛。空为真谛。今明。若有若空皆是世谛。非空非有始名真谛。三者空有为二。非空有为不二。二与不二皆是世谛。非二非不二名为真谛。四者此三种二谛皆是教门。说此三门。为令悟不三。无所依得始名为理。问前三皆是世谛不三为真谛。答如此。问若尔理与教何异。答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所防也。问何故作此四重二谛耶。答对毗昙事理二谛。明第一重空有二谛。二者对成论师空有二谛。汝空有二谛是我俗谛。非空非有方是真谛。故有第二重二谛也。三者对大乘师依他分别二为俗谛。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不二真实性为真谛。今明。若二若不二。皆是我家俗谛。非二非不二。方是真谛。故有第三重二谛。四者大乘师复言。三性是俗。三无性非安立谛为真谛。故今明。汝依他分别二真实不二是安立谛。非二非不二三无性非安立谛皆是我俗谛。言忘虑绝方是真谛。文含多义。后文当释。问若以有无为教表非有非无理者。何不以非有非无之教表非有非无之理。必以有无之教表非有非无理耶。答不可以月指月。应以指指月。若利根菩萨。应如是说。但凡夫著有无故。以有无表非有非无。问若以于谛为众生说者更增其患。何以依二于谛说法耶。答曰。凡夫著有二乘滞空。今明。如来因缘有无假有假无。假有故不有。假无故不无。云何增患耶。问成论师云。十六知见非二谛所摄。十六知见道理无。此出自外道横计。故非世谛。既非世谛。其即空亦非真谛。此义云何。答若言十六知见出外道横计非二谛所摄者。阴界入等亦出凡夫横计。何得云二谛所摄。若凡夫所见即是世谛者。凡夫人应是圣人。
  释名第二。若如他释。俗以浮虚为义。真以真固为名。世是隔别为义。第一莫过为旨。此是随名释义。非是以义释名。若尔可谓世间诸法者有字无义。今明。俗以不俗为义。真以不真为义。若具足论之。应以非俗非不俗遣四句为俗义。但今对他浮虚是俗义。今明。不俗为义。是名出世法者。有字有义。今引净名经。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阴空无所有是苦义。常途真实是谛义。还以谛释谛。义例前可见。解谛义有四家不同。一云四谛理实是为谛。遗教经云。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故。以理实为谛。第二家云。境理非谛。能观智为谛。大经云。若苦是圣谛者。地狱众生有苦。应是苦圣谛。而今地狱等苦。非圣谛。岂得前境为谛。第三解。取能诠理之文言为谛。第四家云。合取境智文理为谛。若单境不智亦非谛。单取智文理亦非谛。今明。四解并是并非。如众盲摸象不得象体。然不离象。经中非无此释。诸佛方便随从众生。故作此说。今还一一难之。第一解云境理审实名谛者。地狱畜生应是苦圣谛。毒蛇嗔雀多欲应是集圣谛。第二解云以智为谛者。应名权实谛。第三解云文言诠审实为谛者。文言终不得理。那得为谛。第四解云若以境智合为谛者。境智既其非谛。今合那得为谛。如一沙不能出油合二沙不得油也。今明。此真俗是如来二种教门。能表为名则有二谛。若从所表为名则唯一谛。故非只以审实为义。若二于谛。即以审实为谛。若就因缘教谛即有多义。或以诚谛之言释谛。此二教表不二之道。教必不差违即是谛义。依名释谛如是。若依义释谛。谛以不谛为义。此是竖论。若横论。谛以诸法为义。例如真俗义中说。俗以浮虚为义。俗以真为义。俗以不俗为义。真亦然。更料简谛待不谛有五条意。一者二谛相望是二不谛。俗非真真非俗。故二谛成二不谛。二者非有非无。是二不谛义。能表是有无。所表非有无。故成二不谛。三者二智是二不谛义。真俗既二境。境自待不境。不境即是智。四者义有三种。一者就理外凡圣二缘二境。二者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乘玄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