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一乘成佛妙义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9mb。
书籍内容: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
  新罗 见登之集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一卷

    青丘沙门见登之集
  归命十身遮那佛  尽穷法界诸如来
  三种成佛圆满轮  普贤文殊海会等
  我在生死具缚位  悕心往生净佛国
  唯愿加哀增智念  开此深理益自他
  令法久住报佛恩

  夫以法性茫茫无岸。佛海眇眇无尽。斯则阐提成佛极说。非情皆成盛谈。极位大圣难穷。通慧贤者叵度。何况末代凡愚岂称大师妙意。故今私识探处处文开成佛旨。略作五门。一者出成佛种。二者辨定得人。三者显教差别。四者疾得成佛种类门。五者问答分别门。
  第一门中。成佛有三。位行理佛。故疏三云。义准上下一部经意有三成佛。一者约位。二者约行。三者约理。初约位者。寄终教三乘十住等五位明此成佛。故本疏云。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进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摄即具诸位至佛果也。意初发心住即是总相。第二住等是别相也。第二住等同带发心义。故名为同相。第二住等然各互无即名异相。依第二住等成总发心故名成相。第二住等各住自法常不作故即名坏相。故别第二住等摄总发心位即成佛也。故地论二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总别等义而用括之。章云。明知因果俱时相容即各摄一切互为主伴。深须思之。此事不疑言信地者即信行地。是地前三贤位(疏第九卷有二释中一释耳也)。问。何不言依信位成。答。疏第四云。若约终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故本业经云。未上位前有此十心。又仁王但言三贤十圣不言四也。又此经中后四位中皆有入定出已列十名辨十义等。唯信中无此。故得知也。问。初发心位成佛者。若五位相摄成。若六位相摄成。答。开六位相摄成。十信摄初住。五位相摄成。开六位相摄成者。五教下卷云。一约寄位显。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位相取故。主伴故。相入故。相即故。圆融故。意初发心位为主时余前后位为伴。乃至佛果为主时余前前位为伴。相入约用。相即约体。圆融者体用无碍。说此诸位相摄。疏第五卷在三故也。一由陀罗尼门缘起相摄故。二由普贤菩提心遍该六位故。三由法性无始终故。此三故是总。下卷五故是别。总别合八故。陀罗尼者是总持。位位互相摄故名为总持。普贤六十行是即六位行。如前记之。故云该六位。意虽一乘普贤行一行即一切行等。寄终教位地见之一位即一切位等。即此行寄信满行成名行成佛。寄住等位成名位成佛。是要节耳。问。今初发心位名佛者。所依理平等故言初发心即佛。答。疏五云。即是佛者有人释。或云因中说果。或云解同佛境。或云约理平等。若约三乘教亦得如上说。今寻上下文约一乘圆教。始终相摄圆融无碍。得始即是终。穷终方原始(乃说上三故)。故知理智行位等总圆融无碍。问。今初发心该摄前后位。成佛者随所摄名佛。若能摄即名佛。答。如要记也。问。立此位成佛。若有所依文。答。证文非一。五教在七文。初三文及第五文即是通证。余三文别证。初发心位成佛言七文者。在于一地等。二知一即多多即一。三经三十一卷云。不可言说不可说充满一切说。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尽(新四十五同)。四经第十云(新十七)。一切众生心悉可分别知(众生心行可数知)。一切刹微尘尚可算其数(国土微尘亦复然)。五十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总别等义而用括之。此得意文指其正文。有云。第三卷行量文。故彼文云。经曰信者信诸佛如来本所行入乃至不思议佛法。无中无边如来境界起无量行门。诸如来境界入指事。破云。是甚谬失。所以者何。彼行交量中不说六相故。又彼但说信行不说信地故。又引此证为证初发心位到佛果位义。非初地位证得佛果义。是故甚非也。有云。第一卷说十入文是章所引故。彼文云。一切菩萨不思议佛法乃至广说。即案云。地前信地菩萨乃佛果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方便圆融相即故一一位中各摄六位。一一位满皆到佛果。六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等。七经第九卷云(新十七)。如是观者以小方便疾得一切诸佛功德。常乐观察无二法相斯有是处(若诸菩萨能为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即得阿耨菩提)。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即心自性)。具足慧身(成就慧身)。不由他悟。问。如是观者何等观。答。次上文云。具足长养大慈悲心悉分别众生。而不舍众生亦不舍寂灭。行无上业不求果报。观一切法如幻如梦如电如响如化。疏五云。正问有三。初问修梵行。二成位。三得果。即经云。云何方修习梵行。具足菩萨十住道地速成无上平等菩提。第三内二初法后喻乃至答。第三问中二初牒前二起后。起后中两重。显少因得大果。于中各二。先标后释。初标中以少方便是因疾得等。是果释中何以小因而疾得大果。释以常乐观悲智空有等无二法故。是故疾得云斯有是处也。余如广记引。
  第二行成佛 疏第三云。约行总不依位。自分胜进究竟即至佛果(云云)。章下卷云。由信成故是行佛非位佛(云云)。问。若不依位何诸文言寄十信满摄后后位即成佛耶。答。凡行成佛可有二义。一约一乘当体德。二约寄门。故疏四云。若约圆教有二义。若依普贤自法一切皆无位。若约寄法则同终教。然信满入位之际通摄一切诸位。皆在此中无不具足。此则约行摄位故也。疏第三文约初义说。余文约后义。就初义普贤当体德者。疏四云。以信满成此贤首位。故同普贤等广大三业该因及果。遍一切处尽一切时。常作无边法界大用。此为恒成。当相而论不依诸位。今约信门之中显现则属信收。又上文云。或唯约普贤当体德辨如普贤行品说。案普贤品有六十行。此即一行即一切行。一切行即一行。重重无尽故不依彼位地渐次。故疏十六云。第二辨普贤行中。先明所治广大有百千障能治广大有六十行。又以所障法界如帝网重重。令能障同所亦皆无尽。言自分胜进分者。疏第二卷云。然此分通说有七重。一约一行生熟分。二约二行。如施行已成后修戒等。三约二利以分。四就行位以得位为胜进。五约比证以分。六约二位。谓前位已成为自分趣向后位为胜进。七就因果。因成自分果胜进。今此第七当普贤圆因成趣性起妙果故。故疏文言该因及果。问。就后义今信满者要所也。通十信名。若第十信名为信满。答。通十信名。何者未入位。前次第修习十信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