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名经关中释抄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6mb。
书籍内容:

净名经关中释抄
  唐 道掖撰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沙门道液撰集
  天台云。此经理致深远言旨渊玄。若但依文帖释。恐指事数而已。一教宗极终自难量。犹须略忖幽微显不思议旨趣。今辄于文前撰五重玄义。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明宗。第四辩力用。第五判教相。
  此名不思议人法是名。不思议真性解脱为体。不思议佛国因果为宗。不思议权实折伏为力用。不思议带偏显圆为教相。故今明此经。始从如是我闻终乎欢喜奉行。皆明不思议也。所以五义次第尔者。虽理绝名言。非言无以设教。故于无名之道假名相说而名以召法法以应名。是以经之指归蕴在名内。故先标名。夫寻名得理。理即真性解脱。真性解脱即经之体也。故次出经体。体不孤致。求之有方涉行修因然后致果。故用因果为入理纲宗。行因得果。即能巧用权实。析伏摄受利益众生。故次明力用。圣人设教随逗根缘。根缘不一。是以教有同异。故次明教相也。
  第一释名门中复有三意。初辩教起所由。次明翻译帝代。后正释经题。初教起所由有通有别。通明诸经者有三意。一为满本愿故一切诸佛行菩萨道。皆发四弘誓愿。今为答初众生无边誓愿度故说教也。故肇师云。结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如下文云。菩萨取于净国者皆为饶益诸众生故。又法华经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二为酬请主故。如法华经明。如来成道经三七日。梵王帝释及四天王请佛转法轮。问。梵王等请佛三转十二行法轮。岂请转大乘耶。答。大论明说般若。由是酬王请。故知亦请大也。又下经中天帝四王皆发誓弘经。岂非庆佛酬请故也。三为赴根缘故。但佛大慈悲根熟即化。何必要须请也。故文云众人不请友而安之。菩萨尚尔。况如来耶。问。根缘多种。如何称会。答。如来以四悉檀赴诸根缘故能会不失机。然大经明。生生等不可说。以因缘故亦可得说。因缘者即悉檀方便也。是生众教之缘。是起众行之因。将明此义三门分别。第一翻名解释。第二辩其体相。第三明发起教行。初翻释者。悉檀者。或云有翻。或云无翻。其意如释经字中明。言有翻者。或云宗成。或云墨。或云印。或云实。或云成就究竟等。如是对翻非一。难可定存。此随根说法离文字之宗印等也。南岳师云。此例如大涅槃经梵汉称也。悉是随音。檀是梵语。悉之言遍。檀翻为施。佛以此法遍施众生故云也。第二辩相者。一世界。二各各为人。三对治。四第一义。大圣为破外道邪四悉檀故。说此正四悉檀。起一切大小乘教也。第一世界悉檀者。即是众生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诸法名相隔别不同故名世界。外人迷此世界。或计无因缘有世界。或计邪因缘有世界。大圣随众生所欲乐闻为说正因缘世界之法令众生得世间正见。即是世间法施。二各各为人悉檀者。大圣观人心而为说法。人心各各不同故于一事或听不听。如经所说。杂执业故杂生世间杂触杂受。更有破群邪经说无人得触无人得受。此意正为破执生信增长善根施诸善法。故名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者。大智度论云。有法对治则有宝性故无有者。即是贪欲多者教修不净观。嗔恚多者教修慈心观。愚痴多者教观因缘观也。佛说对治之法药遍施众生为断其恶。故名对治悉檀也。第四第一义悉檀者。大智论云。明第一义有二种。一约不可说。二约可说。初不可说即是诸佛辟支佛阿罗汉真实法。故大论云。言论尽竟心行亦讫。又如大经说。诸行处名世界。说不行处名第一义。约可说者。如大论云。一切法实。一切不实。一切亦实。一切非实非不实。皆名诸法之实相。佛于如是等处处诸经说第一义悉檀相。此即是一家所明。四门入第一义竟。中论云。若为向道之人闻说四句即能悟入即是诸法实相。若人闻说四句心生取著皆是戏论。此即初随乐欲。二随便宜。三随对治。四第一义故。宝积叹佛乐说辩云。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恐畏者。世界悉檀为说三界火宅故恐怖。欢喜者。为人悉檀发本善根得法喜也。或生厌离者。即是厌患烦恼兴对治也。断疑即第一义悉檀。初入见道见谛理分明故断疑也。第三明起一切教行者。大论明四悉檀起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即是世界悉檀。起八万四千诸尘劳门。各各为人悉檀。起八万四千三昧门诸陀罗尼门。对治悉檀。起八万四千诸对治门对治八万四千诸烦恼也。第一义悉檀起八万四千诸法门。亦名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乃至大小乘经渐顿诸教通别二论圣说圣默皆因悉檀方便而建立。
  第二别明此经起缘。其意多途。略述四种明其大意。余所委细随品分别。一为明二解脱不同。二为开净土之宗。三为显净名胜德。四为成胜供养。初为显可思议不可思议二种解脱有异者。诸声闻等禀昔权说之教。自谓与佛同坐解脱床。无心趣大。故今经简之令知有异厌小求大成生苏弄胤。文有多意。略举三种。一约真性解脱简。如身子云。此座高广吾不能升。表不思议解脱理深大故非小乘所入。又云。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若无增上慢者淫怒痴性即是解脱。是即思议离不离别二约实惠简者。文云不灭痴爱起于明脱此异。二乘灭惑取证。又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尘劳之畴为如来种等是也。三约方便解脱简者。经云。结习未尽。花著身耳。结习尽者花不著也。二乘虽得解脱未尽惑原。又以小室能藏大座须弥纳芥子中。本相如故。乃至现作魔王掌擎大众等。皆是菩萨方便示现利物故也。二为开净土之宗者。大圣前于普集等经广说法身正报。未明净土依报故。于此中合盖现土宝积发问。如来酬答。乃至指案现净。空室侍问。众香之界远现上方。妙喜之国来游斯土。此等种种因缘使诸菩萨上知诸佛功德平等为众生故现佛土不同。下能成就众生同诸如来净佛国土。广如下文。不可悬述。三为显净名胜德。胜德既彰。则前来宣化咸可宗。承物情信伏。故下文云。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所现神力。汝等声闻百千亿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也。又什法师云。维摩诘秦言净名。即五百童子一人也。从妙乐国来游此土。所应既周。将还本土欲显其淳德以泽群生。显迹悟时要必有由。故令同志诣佛而独不行。明其有疾。有疾故有问疾之会。有问疾之会由净国之集。净国之集由净名方便。然则此经始终良有在也。又肇师亦云。教缘既毕将返妙喜故欲显其神德以弘如来不思议之道。四为成就最胜供养故说此经。故下文云。若有读诵解说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又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净名经关中释抄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