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论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98mb。
书籍内容:
阿毗昙毗婆沙论八十二卷
小乘论
阿毗昙毗婆沙论八十二卷
迦旃延子造北凉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译
阿毗昙毗婆沙论序
释道挻作
毗婆沙者。盖是三藏之指归。九部之司南。司南既准。则群迷革正。指归既宣。则邪轮辍驾。自释迦迁晖。六百余载。时北天竺有五百应真。以为灵烛久潜。神炬落耀。含生昏丧。重梦方始。虽前胜迦栴延撰阿毗昙以拯颓运。而后进之贤寻其宗致。儒墨竞构。是非纷拏。故乃澄神玄观。搜简法相。造毗婆沙。抑止众说。或即其殊辩。或标之铨评。理致渊旷。文蹄艳博。西域胜达之士。莫不资之以镜心。监之以朗识。而冥澜潜洒。将洽殊方。然理不虚运。弘之由人。大沮渠河西王。天怀遐廓。摽诚冲寄。虽迹缠纷务。而神栖玄境。冉能丘壑。廊馆林野。是使渊叟投竿。岩逸来庭。息心升堂。玄客入室。诚诣既着。理感不期。有沙门道泰。才敏自天。冲气疏朗。关博奇趣。远参异言。往以汉土。方等既备。幽宗粗畅。其所未练唯三藏九部。故杖策冒崄。爰至葱西。综揽梵文。义承高旨。并获胡本十万余偈。既达凉境。王即欲令宣译。然惧环中之固。将或未尽。所以侧席虚衿。企嘱明胜。天竺沙门浮陀摩。周流敷化。会至凉境。其人开悟渊博。神怀深邃。研味钻仰。俞不可测。以乙丑岁四月中旬。于凉城内苑闲豫宫寺。请令传译理味。沙门智嵩道朗等三百余人。考文评义。务在本旨。除烦即实。质而不野。王屡回驾。陶其幽趣。使文当理诣。片言有寄。至丁卯岁七月都讫。合一百卷。会凉域覆没。沦湮遐境。所出经本。零落殆尽。今凉王信向发中。探练幽趣。故每至新异。悕仰奇闻。更写已出本六十卷。送至宋台宣布未闻。庶令日新之美。敞于当时。福祚之兴。垂于来叶。挻以微缘。豫参听末。欣遇之诚。窃不自默。粗例时事。以贻来哲。
如来灭后法胜比丘造阿毗昙心四卷。又迦旃延子造阿毗昙。有八犍度凡四十四品。后五百应真造毗婆沙重释八犍度。当且翻时大卷一百。太武破沮渠已后。零落收拾得六十卷。后人分之作一百一十卷。唯释三犍度在。五犍度失尽。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一
云何世第一法。何故名世第一法。如是章及解章义。是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谁造此经。答曰。佛世尊。所以然者。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能究尽。问曰。谁问谁答。答曰。或有说者。尊者舍利弗问佛答。复有说者。五百阿罗汉问佛答。复有说者。诸天问佛答。复有说者。化人问佛答。所以者何。诸法性相应当广说。然无问者。尔时世尊。作化比丘。剃除须发。着僧伽梨。形容端政。彼问佛答。如问众义经因缘问曰。若然者。何故复言迦旃延子造耶。答曰。彼尊者常好受持读诵。为他解说广令流布。名称归彼故言其造。复有说者。即彼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经。问曰。向言诸法性相甚深微妙。唯一切智乃能究竟。尊者迦旃延子云何能造。答曰。彼尊者迦旃延子。亦有猛利甚深智慧。善知总相别相。又知文义及前后际。通达三藏。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离三界欲获得愿智。于五百佛所修行立愿。愿使我于未来世释迦牟尼佛遗法之中。造阿毗昙经。问曰。若然者。佛阿毗昙何者是耶。答曰。世尊于处处方邑。为化众生作种种说。彼尊者迦旃延子。于种种说中。立章门造偈颂。制品名作犍度。若说种种不相似义立杂犍度。若说使相立使揵度。若说智相立智犍度。若说业相立业犍度。若说四大相立四大犍度。若说根相立根犍度。若说定相立定犍度。若说见相立见犍度。如法句经。世尊于处处方邑。为众生故种种演说。尊者达摩多罗。于佛灭后种种说中。无常义者立无常品。乃至梵志义者立梵志品。此迦旃延子亦复如是。又诸佛出世尽说三藏。所谓修多罗毗尼阿毗昙。
问曰。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有何差别。答曰。或有说者无有差别。所以者何。从一智海佛河出故。因大慈心说故。复有说者亦有差别。云何差别。名即差别。所谓此修多罗此毗尼此阿毗昙。复次为分别心名修多罗。为分别戒名为毗尼。为分别慧名阿毗昙。问曰。若然者。修多罗中亦分别戒亦分别慧。毗尼中亦分别心。亦分别慧。阿毗昙中亦分别心。亦分别戒。如是三藏。有何差别。答曰。从多分故。修多罗中多说心法。毗尼中多说戒法。阿毗昙中多说慧法。复次修多罗中。若分别心名修多罗。若分别戒名毗尼。若分别慧名阿毗昙。阿毗昙中。若分别戒名毗尼。若分别心名修多罗。若分别慧名阿毗昙。毗尼中。若分别慧名阿毗昙。若分别戒名毗尼。若分别心名修多罗。如是三藏。是名差别。复次修多罗中应次第求。以何等故。世尊说此。次复说此(如说信佛次应信法是次第求义)。毗尼中。应因缘求。如说此戒缘何事制。阿毗昙中。应以相求。不以次第。复次修多罗依力故说。毗尼依大慈故说。阿毗昙依无畏故说。复次种种杂说名修多罗。广说戒律名曰毗尼。说总相别相名阿毗昙。复次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名修多罗。已种善根欲令成熟名曰毗尼。善根已熟得正解脱名阿毗昙。复次为初入法名修多罗。已入法中为受持戒名曰毗尼。已受戒者为令正解名阿毗昙。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是名差别。
问曰。彼尊者以何因缘造作此经。答曰。为饶益他故。若有受持读诵通利说正忆念。无量烦恼及诸恶行不现在前。以此勤修能入法相。譬如有人。欲饶益他于黑闇中。然大灯明。为有目者见种种色。彼尊者亦复如是。为饶益他造作此经。佛亦如是为饶益他说十二部经。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婆伽罗那。四伽他。五优陀那。六尼陀那。七阿波陀那。八伊帝目多伽。九阇陀伽。十毗佛略。十一阿浮陀达摩。十二优婆提舍。所以者何。若有众生。虽有内因无外缘者。终不能修胜进之行。若遇外缘则能修行。譬如钵头摩分陀利拘物头优钵罗华在池水中。日光不照不开不敷不香。日光若照则开敷出香。如闇室中有种种物。若无灯照终不可见。有灯则见。众生亦然。虽有内因若无外缘。终不能修胜进之行。若遇外缘。则能修习胜进之行。以是缘故。佛说偈言。
譬如闇室中 虽有种种物
若无灯明照 有目不能见
若人虽有智 不从他闻法
是人终不能 分别善恶义
譬如有目人 因灯见众色
有智依多闻 能别善恶义
多闻能知法 多闻能远恶
多闻离无义 多闻得涅槃
佛经亦说。有二因二缘发于正见。一从他闻法。二内正思惟。又说。人有四法甚为希有。一亲近善知识。二从他闻法。三内正思惟。四如法修行。又说。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阿毗昙毗婆沙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