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二译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8mb。
书籍内容:

大乘起信论二译三卷

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二译三卷
马鸣菩萨造唐实叉难陀译梁真谛译

大乘起信论卷上马鸣菩萨造
唐三藏唐实叉难陀奉制译
  归命尽十方,普作大饶益,
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尊;
  及彼体相海,无我句义法,无边德藏僧,
勤求正觉者。
  为欲令众生,除疑去邪执,起信绍佛种,
故我造此论。
  论曰:为欲发起大乘净信,断诸众生疑暗邪执,令佛种性相续不断故造此论。有法能生大乘信根,是故应说。说有五分:一、作因,二、立义,三、解释,四、修信,五、利益。

  此中作因有八:一、总相,为令众生离苦得乐,不为贪求利养等故;二、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三、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不退信心,于大乘法有堪任故;四、为令善根微少众生,发起信心至不退故;五、为令众生消除业障,调伏自心离三毒故;六、为令众生修正止观,对治凡小过失心故;七、为令众生于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退大乘信故;八、为显信乐大乘利益,劝诸含识令归向故。
  此诸句义大乘经中虽已具有,然由所化根欲不同,待悟缘别,是故造论。此复云何?谓如来在世所化利根,佛色心胜,一音开演无边义味,故不须论。佛涅槃后,或有能以自力,少见于经而解多义;复有能以自力,广见诸经乃生正解;或有自无智力,因他广论而得解义;亦有自无智力,怖于广说,乐闻略论摄广大义而正修行。我今为彼最后人故,略摄如来最胜甚深无边之义,而造此论。

  云何立义分?谓摩诃衍略有二种,有法及法。言有法者,谓一切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此显示摩诃衍义:以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体故;此心生灭因缘相,能显示大乘体、相、用故。所言法者,略有三种:一、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于此入佛地故。
  云何解释分?此有三种,所谓显示实义故,对治邪执故,分别修行正道相故。此中显示实义者,依于一心有二种门,所谓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此二种门各摄一切法,以此展转不相离故。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以心本性不生不灭相。一切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是故诸法从本已来,性离语言,一切文字不能显说;离心攀缘,无有诸相;究竟平等,永无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说名真如。故从本已来,不可言说,不可分别,一切言说唯假非实,但随妄念无所有故。言真如者,此亦无相。但是一切言说中极以言遣言,非其体性有少可遣、有少可立。
  问曰:若如是者,众生云何随顺悟入?
  答曰:若知虽说一切法而无能说所说,虽念一切法而无能念所念,尔时随顺妄念都尽,名为悟入。
  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建立有二种别:一、真实空,究竟远离不实之相,显实体故;二、真实不空,本性具足无边功德,有自体故。
  复次,真实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离一切法差别相故,无有虚妄分别心故。应知真如,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无相,非非有无相;非一相,非异相,非一异相,非非一异相。略说,以一切众生妄分别心所不能解故,立为空。据实道理,妄念非有,空性亦空,以所遮是无,能遮亦无故。
  言真实不空者,由妄念空无故,即显真心;常恒不变,净法圆满,故名不空。亦无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离念智之所证故。
  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谓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复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言觉义者,谓心第一义性,离一切妄念相。离一切妄念相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一切如来为本觉。以待始觉,立为本觉。然始觉时,即是本觉,无别觉起立。始觉者,谓依本觉有不觉,依不觉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如二乘人及初业菩萨,觉有念、无念体相别异;以舍粗分别故,名相似觉。如法身菩萨,觉念、无念皆无有相;舍中品分别故,名随分觉。若超过菩萨地,究竟道满足,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始名为觉;远离觉相微细分别究竟永尽,心根本性常住现前,是为如来,名究竟觉。
  是故经说: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又言心初起者,但随俗说,求其初相终不可得。心尚无有,何况有初?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无始来恒有无明妄念相续未曾离故。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以于一心前后同时皆不相应,无自性故。如是知已,则知始觉不可得,以不异本觉故。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差别相:一、净智相,二、不思议用相。
  净智相者,谓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行满足,破和合识,灭转识相,显现法身清净智故。一切心识相即是无明相,与本觉非一非异,非是可坏,非不可坏。如海水与波,非一非异,波因风动,非水性动;若风止时,波动即灭,非水性灭。众生亦尔,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起识波浪;如是三事皆无形相,非一非异,然性净心是动识本。无明灭时,动识随灭,智性不坏。
  不思议用相者,依于净智,能起一切胜妙境界,常无断绝。谓如来身具足无量增上功德,随众生根,示现成就无量利益。
  复次,觉相有四种大义,清净如虚空明镜:一、真实空大义,如虚空明镜,谓一切心境界相及觉相,皆不可得故。二、真实不空大义,如虚空明镜,谓一切法圆满成就,无能坏性。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于中现,不出不入,不灭不坏,常住一心。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具足,无边无漏功德为因,熏习一切众生心故。三、真实不空离障大义,如虚空明镜,谓烦恼、所知二障永断,和合识灭,本性清净常安住故。四、真实不空示现大义,如虚空明镜,谓依离障法随所应化,现如来等种种色声,令彼修行诸善根故。
  不觉义者,谓从无始来,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无实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迷无自相,不离于方。众生亦尔,依于觉故而有不觉,妄念迷生。然彼不觉自无实相,不离本觉,复待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乘起信论二译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