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直指万法同归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6mb。
书籍内容: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
  经名: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金牧常晁撰。七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卷之一
  建安仰山道院牧常晁撰
  门人一山黄本仁编
  无极 此纯然性理,即太极。有中之真无,无名天地之始也。
  太极 此理气混沌,即元极。无中之妙有,有名万物之母也。
  无极太极图序
  无极者,无所至至之谓也。又无中之真无也。一元无象,二炁未萌,空洞玄虚,寂然不动。此无名天地之始也。后世强曰无极,曰太易。因静极而后生乎动,动而不已生乎炁。炁理混沌,三才由是而胚育,变化之道生矣。此有名万物之母也。故谓太极。经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者,无极也。由无极而有太极,由太极而有乾坤,乾离而日生焉,坤坎而月生焉。四象立而八卦列,阴阳合而男女生,人伦由是始也。离震而坎兑,昼夜由是以分,四序由是以运也。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结而不散者为山岳,融而不滞者为江河,抽地陆者为草木,潜渊薮者为鳞介,走者曰毛,飞者曰羽。由是寒燠相因,湿燥相感,情伪以交,精气以接。蠢动含灵之属,有生无识之类,生生而不可已也。
  论无极妙有
  无极,太极之真无也。太极,无极之妙有也。真无者,性之始也。妙有者,炁之始也。妙有胚混,先成乾 象,两乾以为坤 ,乾坤既立,人伦万物由是以生,性命之道立矣。至於均四象,布五行,环八卦,导三元,成代谢,迭兴衰,是特阴阳二气之流运者也,而无极之本无加损焉。在太极之上寂无形变,在二仪之下不与物迁。其曰太易、太初、太素、太始,其名异,其道一也。然而太极受命於无极,乾坤受命於太极,人物受命於乾坤,即一贯也。非无极外生太极,太极外生乾坤,乾坤外生人物,始於理之真无,成於炁之妙有也。
  论无极太极即理炁
  无极者,纯然理之谓也。盖有是理而后有是炁,理炁混沌,是名太极。此有名万物之母也。至於三才立,万物生。理之均物,谓之性。气之付物,谓之命。原人物性命,即天地间之理炁也。天地间理炁,人物得之为性命也。始则理炁混然太极,终则天地具乎理炁。理於炁不独存,炁於理无奇立。与三才万物相为而无终者,理炁也。然理之体静而形虚,炁之机动而形静。静而虚者,道也。动而形者,器也。始於无极,成於太极,分为两仪,散为万类。而理与炁,未始乎离,未始乎息,亦未始乎加损也。
  性命之源
  太极无形,肇生乎一,一析为水火之数彰焉。一与二偶,乾体乃成,是为性命阴阳之本初,人伦万物之资始也。由是中分乾 以为坤 ,两仪立而四象峙,八卦列而昼夜交,自乾元始判,性命遂分。《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盖乾道未分,水火所以自具也。至於乾道变化,分以为坤,万物得乾坤所分之炁,各正乎性命以生。此乾元降本,品物流形也。故全於乾者为阳,分於坤者为阴。阴之立,品物资之以生。得乎乾之具者曰性,得乎坤之分者曰命,得乎水之一为精,得乎火之二为神,得乎性命精神之具者曰道也。○水一火二合而为乾,此乾元自具水火之妙也。元命本性之始也。至於分一为二,则一体无而二体有。合而为一,则一体有而二体无。此有无之互为变化者也。故大道以无为体,以有为用,所以无极即太极之真无,太极即无极之妙有。故乾之始者本无,因一立以成象。坤之始者本无,因乾分以成形。分合有无,此生阴阳万物之大本也。○乾元、水火、阴阳、性命,精神之自具也。故乾性於道,人性於乾,合乾而顺坤,成性而复命也。乾分为坤,坤合复乾,二体分合,性命乃全。故伯阳修仙,《参同》以《易》,谓性命不过乾坤也,精神不过坎离也。乾坤坎离不过一也。一者不过太极也。太极不过无极也。一之未形,太极之无始也。一之既立,太极之有始也。无始者,性之始也。有始者,命之始也。合乎二始,乾道乃成。性始乎无,虚灵知觉生焉。命始乎有,流行生灭系焉。有无之对,动静之交,变化之道立矣。然一体包二,乾体包坤,不俟其变,水火阴阳备矣。能一太极以全乾元,合无形而包二始者,其圣元。合元形而包二始者,其圣人事业乎。
  性理神炁命序
  道在太极前谓性,性在天地间谓理,理之妙觉之谓神,神之虚灵合乎炁,炁之付物之谓命。《易》曰:寂然不动者,性之体也。感而遂通者,神之用也。性於物无所不至,理於物无所不公,神於物无所不应,炁於物无所不成。本然无为者,性也。物之均具者,理也。玄通妙觉者,神也。运行不息者,炁也。本乎性,顺乎理,存乎神,炁以生者命也。
  万法归一图锐
  一者,万法之母也。故两一成二,两二成四,重四成八,重八十六,合为三十二,重三十二为六十四,六十四成三百八十四。除乾坤坎离,二十有四正得三百六十,以应一期也。故乾之策二百一十六,坤之策一百四十四,合乾坤之策,其有万千五百二十。故一数成乎一物,一物具乎一法,一法之中复生诸法,总而言之曰万。其始也,依一立名,依名立义,依义立事,依事立能,依能立职,依职立用,依用立功,依功立异,依异立奇,依奇立是,依是立非。是非既立,於愚别智,於否别通,於多别少,於少别众,於同别异,於等别差,於中别偏,於正别邪,於大别细,於精别粗。积而袭之,因而重之,自此以往,虽巧历不能得也。三千八万随事训名,皆事物之交错,人心之变通也。无极之始恶有是哉。智者必总万法而一之,还其原而反其本也。一之既复,万法旋元。故圣人一以贯之。曰万物虽多,其治一也。苟非一以贯之,直乎万又万矣。
  一齐万法
  夫万法之於天下也,以沧海为口黄河为舌,不能尽辩其是非。昆仑为笔,青天为纸,不能尽写其情状。世愈下而法愈变,人愈诡而道愈乖。故一源才动,万法交驰,犹雨挫群丛,风号众窍,纷纷焉,扰扰焉,莫知能御也。虽使牺轩重立法,瞿聃再谈玄,不能抑其既动之源也。其万法之多,万法之广,有以智虑而穷之,是以不齐而齐,其不齐也。齐之者何?一而已矣。一之者何?会其极以归其极也。然万法虚假,一亦妄生。一之不动,则万法无生。吾将一以贯乎。万法同乎彼我,侔乎天地,恶得不齐者哉。谓一不可反,法不可齐者,未悟可齐之理也。
  三教同元图
  三乘四果凡释学者百家诸子凡儒学者三界群仙凡道学者
  释 儒 道
  三教同元譬说
  穷理治天下,莫大於儒。性超生死,莫大於释。复命御三才,莫大於道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