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9mb。
书籍内容: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
经名: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宋李嘉谋注。五卷。《元始说先天道德经》与老子《道德经》实为二书。仿老子《道德经》,分《妙》、《元》、《神》、《真》、《道》五篇。李氏注解,逐章逐节,顺文衍义。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序
此经故宋息斋先生李君嘉谋随章为之解,板行西蜀,盖有年数。至宝佑间,天饴子谢公图南为序而传,则蜀本已不存矣。初,公宦游岭表,即搜访是经,乃得於方外一蜀士之手,犹获至宝。比来西浙,袖以见观文殿大学士可斋李公曾伯,即慨然为授之,嘉兴道士李君可久募工锓梓以传。又得所谓八威龙文,亦出先天向异人所授者,并刻之,以为世之全书。时观文公提举洞霄宫,亦为序。大抵率循谢公所序,指为《道经》之敷落五篇,谓其成文,敷布於碧落之中,非人所能为者,然二公当时惜皆承讹而踵误耳。今按元始安镇敷落五篇,真符与文,皆若吾徒相传所为,符篆繇随炁以结成者,一为明炁,二为太丹,三为黄真,四为素威,五为玄精。如是而已。此元始所说妙元神真道五篇,篇各有章,章章为言,合为五千,与吾《 老子道德》 五千并传于世。殊於敷落,无所涉也。昊郡癸复道人雷所张善渊因获其本,谨复募缘锓梓以传,辄赘辞经题之次者,惟以喻开卷之未喻者,知非为敷落篇云。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卷之一
妙篇一千言章
第-章二百二十言
真妙妙也,真元元也,真神神也,真真真也,真道道也。道与德,德与物,万物得矣。
此五名非一非五,真者元始不杂,不假外物,唯吾一真,在妙为真妙,在元为真元,在神为真神,在真为真真,在道为真道。然此五者,欲求其名,有不可得。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故曰:真妙妙也,真元元也,真神神也,真真真也,真道道也。故真妙不知其妙,真元不知真元,真神不知其神,真真不知其真,真道不知其道。使其自知,则不一矣。道不一,散而为德。万物各得一,德以生。故曰:万物得矣。
物得道生,道失物死,得失相生,道同出入。
万物莫不禀道之一以生,及其所禀者,离则死。虽名为生,乃禀道之散至,所谓道则未尝生,未尝死也。由物不能得道之全,故为生死所囿。然依道不灭,故生生死死,得失相生,与道同为出入。
道不可同德。德不可同,失不可同。故其得有得,谓之同。有得有失。
道者本性不杂,譬如虚空不和诸物。故曰:道不可同德者。有柔有刚,有仁有义,事异名殊,譬如万物,各自有体。故日:德不可同。所受虚假,暂受还失,譬如旅亭,暂止便去。故曰:失不可同。所谓同者,我既得此,彼亦得此,各得其得,然后为同。同虽近道,然以得求道,可以得则可以失,有得有失,去道愈远。
失德归道,道敛致一。一致入真,体真应变。真入至神,神至神,神入元,元至元,元入妙。湛兮似或存、非象非声,独立於元始,元始之妙。
德者性之散涉於事而不固,故德有失而道无失。若失德即归道,无别有道。道在生死得失之间,未尝不一,若逐生死之变,顺得失之名,则散而为德。若知出於道,敛致归一,即德即道,道与德一。一致入真,体真应变。万变不失吾真,是之谓神。神之致谓之元,元之至谓之妙。入元入妙,其实无得,复归本然。非象非声,湛兮似或存,独立於元始元妙者,本有之性,非从外得。
元始以真妙观,元始以真妙听。妙观见非象之象,妙听闻无声之声。大象无形,无逃吾妙观。太音希声,无逃吾妙听。吾以妙为无极无上。
妙观无色,妙听无声,色声外尘,不能隔越。六受用根,圆融涉入,故见无象之象,而非目闻,无声之声,而非耳尘, 销觉圆,妙观出於天地之外,妙听出於音声之表,故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是谓无极无上。
吾故无极无上真妙。真妙真元,真元不可元。真妙真神,真神不可神。真妙真真,真真不可真。真妙真道,真道不可道。真妙极矣。
此言体妙者,与元真神道者不同,既得真妙,则元为妙元真元不可元,神为妙神真神不可神,真为妙真真真不可真,道为妙道真道不可道。由元始而下,虽共此五名,而所得妙力,各有差殊,唯以妙极为至。故曰:真妙极矣。
第二章一百四十六言
真妙太上,太上真妙。
道极不可名,寄之曰真妙。尊极不可名,寄之曰太上。妙极而上,故曰真妙。太上上极而妙,故曰太上真妙。
妙生元,元生神,神生真,真生道,道生德,德生徼,徼生妙,妙生无,无生有,有则有,无则无,有无相生,阴阳相推,太化变易。
妙之降曰元,元之降曰神,神之降曰真,真之降曰道,道之降曰德,德之降曰徼。徼者小道也。众人自道降为德,德降为徼,徼入於有,一入於有,与道益离。真人自徼返入於妙, 自妙入无,自无出有,欲建立则以无为有,欲寂静则以有为无。欲有则生,天地不为多,欲无则返,太虚不为少。以有以无,出阳入阴,相生相推,如太化之变易。
妙无体也。有有无无,无无有有,吾居徼妙之常。
真人以妙无为体,以妙有为用。湛然常住,无之体也。应变不穷,有之用也。有有之用生於无无之体,无无之体出为有有之用。以有为徼,以无为妙,故曰吾居徼妙之常。老子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世人体无则不能有,体有则不能无,观妙则不能徼,观徼则不能妙,是皆囿於形器,不能出入於有无之间。真人以妙无为体,出而有,虽小道不为,不足入而无,虽体妙不为有余,盖以有无徼妙为常。如此则徼即妙,妙即徼,有即无,无即有。故曰: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徼妙之常曰道。道之常曰真。真之常曰神。神之常曰元。元之常曰妙。妙之常曰吾。居无极矣。
元妙之妙,不变不异,故曰常。徼者有也,妙者无也,有亦无,无亦有,乃为徼妙之常。徼妙之常,然后为道。道之常曰真。真之常曰神。神之常曰元。元之常曰妙。妙之常曰吾。所以自居常者,无始无终之谓也。
不可视,不可听,不可搏,不可有,不可无,不可元,不可神,不可真,不可道,入乎无上,同乎无极,是为真妙矣。
世人以物求道者,欲其可视、可听、可搏、可有、可无。以理求道者,欲其可元、可神、可真、可道。使道而可以视、听、有、无求之,则道为物矣。使道而可以元、真、神、道名之,则道为理矣。真人外不役物,内不着理,故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