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实体版全本)作者:尹建莉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1mb。
书籍内容:

==========================================================
更多精校小说尽在知轩藏书下载:openelib.org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尹建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
  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序言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朱旭东
  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师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
  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一个“诗人”,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去研究一个问题,并用完全不同于文学语言的学术话语去完成自己的论文吗?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她是个胸有诗情,却脚踏实地的学生。她的论文做得很认真,写得也很规范,并且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做论文期间,她的另一篇文章还获得了北师大教育学院首届研究生学术节征文二等奖。这些,让我对她的学术研究能力有了信心。
  尹建莉从北师大获得硕士学位后,开始去忙碌她自己的工作;只是在每年教师节,她会和我联系。令我没想到的是今年教师节前,她带来了她新书的样稿。二十几万字,我几乎一口气读完。
  我以前看社会上流行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不多,但也接触过几本,那种口号式的、群体无意识的东西不合我的胃口。尹建莉的这本书却让我一口气读完。并非因为我们曾有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因为她的东西写得不仅通俗,而且非常专业;她对一些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辟,甚至让我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儿童阅读方面,家庭文化建设方面等。
  尹建莉对教育有着深沉而执著的情感,她曾立志要到小学去工作,认为小学教育最重要。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她这个愿望没能实现。她现在用研究和写作这种形式,致力于教育理念的传播。她说她的目标是让正确的教育思想直接作用在孩子们身上,而不是停留在书面文字上或理论层面上。所以她写作这本书,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来写的,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日常行为讲出来。我认为这本书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学素养;既有思考力度,又有可读性。能同时做到这几点,不容易,非常可贵。它可以真正为家长提供实用的养儿育女的思路。我看了此书后,它似乎在影响着我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我早有耳闻,知道她的女儿很优秀;只是在读了她的作品,才知道每个孩子的优秀都是有源头的。从书中可以看到,她对女儿何等用心,而她的教育手法又是何等自然无痕――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最美妙的境界。
  一个有心的小伙夫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一个有心的妈妈也可以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哪个孩子不需要有教育素养的父母呢?现在社会上的普遍情况则恰恰相反,家长们对孩子用心了,但用得不是地方,主要以管教为主,处处充满痕迹深重的干涉,儿童所体会的多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如果这本书能让家长和教师们看到,面对孩子时如何“有心”,教育孩子时如何“无痕”,那么就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尹建莉这本书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丝毫没有在妈妈与老师之间进行比较的意思。老师在学校和课堂中是孩子的引路人、指导者,甚至是行为上的楷模和榜样,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况且作者本身就是从教十多年的教师;此书名只是想说明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懂教育的妈妈写出的家庭教育作品,本书值得一读。
  (本序言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言 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
  读到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可有谁会认为自己那么笨呢?现代人都很自信。
  我认识一位博士,他个人无论在做学问、干工作还是为人处世等方面都非常好。中年得子,珍爱如宝。他知道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特别注意孩子的品格培养。他的孩子刚刚2岁,经常自顾自地玩耍,大人和他说话充耳不闻。做父亲的认为礼貌要从小培养,看到孩子这样,很着急,就会走过去拿开孩子手里的东西,严肃地告诉他,大人和你说话必须要回答。孩子对他的话不在意,当下哭闹一番,事后总是“故伎重演”;他就一次次地把儿子从玩耍中拉出来,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他坚定地说,我必须要把孩子的坏毛病纠正过来!
  博士不知道,2岁的孩子还没建立起人际交往的互动概念。对这么小的孩子谈礼貌,宛如对牛弹琴,他不仅听不懂,还会被吓着。最重要的是,他这时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的关键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一张小纸片、半截烟头就可以让他沉迷。儿童的智力发育、注意力培养、兴趣发展都离不开这种“沉迷”。这看似无聊的玩耍,正是孩子对未来真正的学习研究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无端地经常性地打扰孩子,会破坏他的注意力,使他以后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同时也失去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此外,“礼貌教育”频频引发的家长和孩子的冲突,还会导致孩子在认知上不知所措,打乱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长秩序,使他情绪烦躁,并且对环境产生敌意,影响品行发展。
  博士绝不怀疑自己是一位琢玉高手,却不知他此时运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实体版全本)作者:尹建莉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