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去死》(实体版全本)作者:那多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mb。
书籍内容:

==========================================================
更多精校小说尽在知轩藏书下载:openelib.org
==========================================================
《一路去死》
作者:那多

  内容简介
  痴迷那老师作品多年的书迷们策划了一次旅行,他们好奇于那老师对犯罪心理的描写为何如此敏锐。从一开始的怀疑到后来的“确信”,他们在背离现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那老师也险些被狂热粉丝们精心布下的陷阱所迷惑,一度以为自己在失忆的五年中变身为“杀手”。他以为是复仇者归来,拉他踏上了这趟死亡之旅。对真相揭露的恐惧让他无法承受,然而最后的真相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作者简介
  那多,悬疑小说家,专职迷宫制造者。
  他创作的“那多三国事件簿”系列、“那多灵异手记”系列、“那多小说密室”系列等作品都引发了读者的追捧热潮,截止目前那多共出版作品30余部,作品总销量超过80万册。
  那多擅长将人文、科学、艺术、历史等诸多知识元素巧妙融入作品,以幻想映照现实、现实支撑幻想的手法构筑惟妙惟肖的艺术空间,轻巧机智地引领读者进入真实与虚幻交错纠缠的阅读之旅,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审美愉悦中获取独特审美感受和丰富知识。

  楔子
  这是最后的小说,所以我想要她不同。
  有一些亡者留下的图片,这使我不必写那么多。我已疲倦,无力,垂死。
  这些图片和世上大多数的同类一样中庸,只因它们揉杂了美与丑。你要领悟,最残忍的,总是与最光明的纠缠在一起。若你的眼睛只循着光明去,便是伪善。
  我游走在光与暗之间,我通晓犯罪的艺术。既然你有勇气前来阅读我的小说,我就好心把你的皮撕开,让你看见淋漓的血肉。
  先从左手手背开始?
  你会痛吗?写到这里,我忽然笑了,下意识的嘴角牵动。这正是我吸引你的原因。
  我是中国最好的悬疑小说家,我写杀人。很多人搞不清悬疑和推理的区别,我告诉你,区别就是悬疑不单是杀人,还需要些其它佐料。就我而言,佐料就是嘉峪关、敦煌、鄯善、库尔勒、和田、喀什这些地方混合在一起,发酵出的一切东西。我熟悉西域文化,或者假装熟悉。
  但我希望一路跟随我至此的读者,比如你,已经有了最基本的智力,可以剔开佐料,看见下面的东西。那就是杀人,那只有杀人。
  各种各样。过失或蓄谋,疯狂或冷静,杀父杀子,杀兄杀妹,杀所爱之人。
  了解人可以怎么死,了解人为什么要死。这是最大的隐秘。
  这是我最后一次教你。

  第一章 前夜
  又要再走一次丝绸之路。确切说,是丝绸之路在中国的主要部分:自嘉峪关开始,喀什结束,四千公里。
  一个商业活动,对方是某功能性饮料。承接活动的广告公司,有一名策划是我的死忠读者。旅程会剪成几分钟的宣传片,在与我约定的时间传上网络,即我下本新书的宣传期,这样两相宜。此外还得在新书中提几笔。我提醒策划小姐,我是个写杀人的,谋杀者才会需要功能性饮料,这可以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状态,更变态的精神去做那些事情。结果对方不为所动,于是我就答应了,只要能保证我对那个世界的完全操控力,何必拒绝这一笔钱。看来有的是人能看清楚世界的本质:邪恶更具力量,多么甜美的诱惑。
  “老师,到时候顺道帮我们上几堂西域文化课哟。”电话的声音柔且糯,让我开始想象她的嘴唇和说话时微微振动的脖颈。
  “我更擅长讲杀人的故事。”我摸着喉节,微笑着告诉她。
  然后事情就发生了。
  这是临行前两天。我挂了电话,打开电脑。电脑开始自动杀毒,设定好的,每周一次。这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我刚开始写作时置的这台电脑,至今已近十年,曾经的顶级配置现在开个机都需要两分钟。但这台机器天生带着古旧和阴暗的气场,长方匣子里隐藏了无数杀人的细节,在我端坐于前时慢悠悠从金属缝隙里嗡嗡嗡盘旋出来。我希望它能多陪我段时间,至少再撑五年吧。
  居然有毒,且很顽固,软件跳出一行提示,问我是否要把文件彻底删除。
  我下意识地要点“是”,随即停下了。
  这个文件我没见过。
  当然电脑里有数十上百万的文件,我认得的只有万分之一。我不需要认识它们,我只要它们为我工作。但这个文件躲在隐藏文件夹里,文件夹的名称是“记忆”,显然有这样名字的文件夹不可能是哪个软件自动生成的,而我并不记得自己曾经创造过这样一个文件夹并把它设置成隐藏。
  有问题。
  我找了个扔着不知几年的空白U盘,把“记忆”拷进去,然后把U盘设置成只读,随后再次启动杀毒软件,把它从电脑里安全地删除。
  然后我点开了U盘里的“记忆”。
  “记忆”里一共有五个文件,出问题的是个名为“时间”的WORD文档。我把它打开。
  时间:1994~1999。应该忘却的记忆。我把它们锁起来,但钥匙还在手里。别去寻找。别去寻找。别去寻找。
  就只有这么点内容。
  但却让人背脊一点点凉起来。
  这分明是我的口气!
  1994~1999?
  任何一个对我有丁点儿了解的人,都知道,我有五年的记忆失落了。对我的读者来说,这可能更增加神秘感,他们对此津津乐道,猜测我在这五年里做了什么。
  这的确颇具传奇性,少年在高一暑假的一天出门再未归来,直到五年后在玉龙河边的一棵槐树下醒来。此后做过快递、门童和图书发行,2003年以一部充满淋漓西域风情的《古井、眼珠、牙》成为当年中国最畅销的小说,此后每年一部,2008年《流浪着死去》在日本引起轰动,反过来终于奠定在中国的地位。讽刺,却也符合人性。
  让我暂时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表述人们的猜测。少年在还未到中年的年纪,就被他的读者捧为大师。他面容沧桑,戴着副白手套,仿佛一位随时随地准备解剖尸体的法医,性情时而内敛时而外放,可称古怪,难以捉摸。有恶评者说,他的一言一行全是作秀,包括所谓的失忆五年,都是假造出来,为自己添一道神秘的光环。也有人说,他时常宣称,只有杀人者才了解杀人者,也许他正是一个杀人犯,才能写出如此凶恶的小说。当然更多的读者则相信,失落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路去死》(实体版全本)作者:那多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