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猎》何器 俞静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mb。
书籍内容:

===oasis整理文件,同行禁转本文档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
01.黑鱼
  鱼猎,通“渔猎”
  谓捕鱼,谓贪色
  谓窃取,谓掠夺
  楔子
  2003 年,中国癸未(羊)年。
  街道上嵌着红色鞭炮屑的脏雪还未化完,非典爆发了。
  平时十块钱一包的板蓝根涨到了四十,五块钱一瓶的白醋几乎一天翻一倍。
  白醋涨到八十块一瓶的时候,盐洋市相隔不远的两座渔村出生了两个女孩。
  大泉港的名叫何器,俞家台的名叫俞静,两人前后相差一周。
  羊年出生的女孩命苦。
  这个说法最早好像是从清朝开始的。尽管没有什么依据,但信者众多。尤其是盐洋这种比较封闭的北方小城。
  村里的老人出于好心,说三月出生的孩子反而有福气,因为惊蛰过后,万物复生,所以一辈子总能逢凶化吉,平安顺遂。
  可惜的是,老人说错了。
  2020 年 7 月,何器参加完高中毕业聚会后失踪。三天后,沿岸横七竖八的消波块随着退潮裸露出来,去岩石上耙海蛎子肉的渔民在那里发现了她。
  何器静静地趴在一块岩石上,尖锐粗粝的贝壳把她的四肢刮出一道道苍白的口子,拇指大的螃蟹在她的发丝中钻来钻去。那条昂贵的暗绿色长裙沾满泥沙,缠绕在一堆乱蓬蓬的海藻里。
  她垂在沙滩上的右手随着海浪轻轻摆动,远远看上去,像是在玩水。
  第一章
  01.黑鱼
  冬天的海边很少见到乌鸦了。
  老俞盯着灰藻色的海面发愁。潮水还在涨,海浪每吞吐一次白沫,沙岸上就多一些泡沫垃圾,见不到一星点死贝烂虾。而且临近年关,码头上的人空前地多,鸟就更不敢来了。
  要是再找不到乌鸦,俞静就真醒不过来了。
  老俞脸上的褶子被海风吹成一张粗糙的渔网。他把尖头的卷烟一口嘬到底儿,弹进海里,起身打了个电话。
  一天前老俞独自出海,想多打点海货卖了过年。这几年休渔期越来越长,很多渔民养不起大船,都被驰航水产低价买走。等休渔期一过,开了海,又转头高价租给渔民。像自家这种几十马力老破渔船没有水产公司愿意收,老俞也不舍得卖。他想,多出几趟海,养活一家子也没问题。
  往前退二十年,那是大海和老俞的鼎盛期,俞家台大小渔船加起来有上百条,老俞一米九的个子,身强力壮,熬几个大夜都没问题。跟村里的老少爷们出趟海,每回都是满舱而归,隔三差五就能打上一条几十公斤重的大鱼。哪像现在,出一次海,拉回来的全是一些小鱼小虾,堆地上都没人踩。
  这次也一样。老俞一天一夜没合眼,脸上粘满了细小的鱼鳞,浑身腥臭,手指头冻得伸不直,就捞了几十斤的东西,空碎贝壳占了一半,渔网也在打盹的时候被暗礁拉破了。
  前两天,帮工的大飞辞了职,去驰航水产当捡鱼工,说那里能交五险一金。现在愿意出海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挣不到钱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风吹日晒,一年到头在海上漂着见不着人,一不小心就会打一辈子光棍。大飞一走,老俞一时半会儿找不着顶替的,网破了也只能自己补。潮要落了,他心烦意乱,只想赶紧回家蒙头睡一觉。
  老俞开动了马达,震得海面哗啦作响。突然,一条大黑头鱼蹦上了他的船,把船舱砸得噼里啪啦,消停了就鼓着两扇宽鳃呼哧猛喘。
  老俞在海上漂了半辈子,鱼蹦上船的事儿不是头一会儿见。但老话说“开船不吃自来鱼”,说是这种鱼是龙王预付的买命钱,所以渔民见了基本都是扔回海里。
  老俞掐起黑头鱼的鳃,掂了掂,至少八九斤重。
  他很久没见过这么肥的鱼了。
  临近中午,细长的码头上早就撑起一排彩色的遮雨棚,挤得密不透风。毕竟到了年关,一年就这么一回儿,各家都铆足了劲儿吆喝卖货。
  每顶遮雨棚下面都挤挤挨挨摆着几只大红盆、几个塑料鱼箱、粘满鱼鳞的电子秤,还有裹得鼓鼓囊囊、围着彩色头巾、脸皮皴红的渔家妇女。等丈夫们把海货拉上岸,就一边卖货,一边在冰水里熟练挑拣,顶大的梭子蟹扔到“90”的盆里,小的就扔到“30”的盆里,小黄花鱼在地上堆成小山。
  日头升起来,买年货的人踩着脏水在雨棚下面钻来钻去。有人专门开车来俞家码头买海货,一是图刚打上来新鲜,二是比海鲜市场便宜,买多了还能再搭一只肥蟹。
  老俞泊了船,拴好,把海货倒进镂空的鱼箱,再拎起一只小红桶,大黑头鱼蜷在里面艰难地喘着。他朝自家印着“娃哈哈”的绿色遮雨棚走去。
  老俞远远看见只有几个盆在那儿,没瞧见人。他赶紧跑了几步,才发现闺女俞静又躲在货箱后面,学着抖音上的尖脸小姑娘编辫子。她把一头又厚又长的头发分成十八绺,缠上小彩绳,一下一下扭成麻花,那认真劲儿跟修文物似的,好几个客人来问价也不搭理,让人家挑完自己过称。
  老俞再一看,注活水的塑料管翘得老高,水都喷到了外面去了,红盆里的梭子蟹沉了底,全都一动不动。
  他的火蹭一下子就上来了。
  俞静是他的大闺女,也可以说是老二。老婆房玲头胎是个儿子,出生三个月就染病死了。农村有规矩,小孩不能立坟头,得去荒山扔掉,说是对下一胎好。老俞不忍心,还是给他买了几身小衣服,偷偷托人埋在后山上,每年清明都和房玲去烧点纸。
  一年之后就生了俞静。
  足月,顺产,刚生出来就活蹦乱跳得像个泥鳅,哭声贼大,不到一岁就学会走路了,像个小狗似的天天跟在老俞后头。而且学东西很快,动手能力极强,老俞和房玲在码头卖货的时候,小俞静就在旁边的沙滩上玩,别的小孩堆沙堡,她拿着小耙子挖蛤蜊,一下午就能挖一小桶。
  房玲是个朴实的海边妇女,两只脚没迈出过盐洋的地界儿,两只手除了扒拉海货不会干别的,更别说编辫子这种精细活了。所以俞静从小就是短发,再加上天天吃海鲜,蛋白质充足,到了青春期个子蹿得很快,长胳膊长腿,小学时就是女生堆里最高的。码头上的人都说俞静远看跟个假小子似的,要是再来一胎肯定是个男孩。
  虽然是开玩笑,但回回都戳得老俞心里一紧。
  有时候俞静趴在饭桌上做作业,老俞就会偷偷打量她。不仔细看还真像个小子,性格也像,可惜就不是。
  老俞想再生个儿子。
  这个念头在海上的时候尤其强烈。要是老大没死,现在就有个大小伙子跟自己一块打渔了,可以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鱼猎》何器 俞静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