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清流2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汪兆骞著.—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5
ISBN 978-7-5143-4373-1
Ⅰ.①民⋯ Ⅱ.①汪⋯ Ⅲ.①文化—名人—生平事迹—中国—民国 Ⅳ.①K825.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58975号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作 者 汪兆骞
责任编辑 张 霆 姚冬霞
出版发行 现代出版社
通讯地址 北京市安定门外安华里504号
邮政编码 100011
电 话 010-64267325 64245264(传真)
网 址 www.1980xd.com
电子邮箱 xiandai@vip.sina.com
印 刷 三河市宏盛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710mm×1000mm 1/16
印 张 16
版 次 2016年5月第1版 2016年5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43-4373-1
定 价 39.80元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目录
第一章 民国十六年(1927)
蔡元培偶陷人生歧路
被误读的“鸳鸯蝴蝶派”包天笑、周瘦鹃
西游东望十个月后,胡适回到上海
鲁迅与周建人都携情人同居景云里
第二章 民国十七年(1928)
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激烈论争
被文学史遗忘的张静庐与《革命外史》
茅盾创作小说《蚀》
蔚为大观的武侠小说及侦探小说
“厌世家”叶圣陶长篇小说《倪焕之》,茅盾誉之“扛鼎”之作
戴望舒的《雨巷》,给五光十色的上海文坛带来别样风景
巴金第一部中篇《灭亡》,经叶圣陶之手刊发在《小说月报》上
沈从文评价施蛰存小说,是“一首清丽明畅的诗”
林语堂与鲁迅时密时疏,不外乎精神胜利法之法门
私人语境中的鲁迅,“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
第三章 民国十八年(1929)
胡适、《新月》与悲壮风采的人权运动
林语堂与平社及胡适交好有年
到上海谋求发展的沈从文
留下斑驳多彩身影的田汉
张资平、叶灵凤、曾虚白、邵洵美与唯美颓废倾向的小说
传统保守的梁实秋与颓唐的郁达夫
徐志摩轻盈、潇洒的诗和复杂的感情世界
第四章 民国十九年(193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
蒋光赤想给中国革命留一个证据
“左联五烈士”
冯雪峰是党联系鲁迅的桥梁
鲁迅与曹聚仁
鲁迅、伊罗生与《草鞋脚》
在左联和国民党的声讨中,胡适拂袖作别上海
丁玲是左联最令人瞩望的作家
蔡元培是高遏行云的文化巨人
第一章 民国十六年(1927)
蔡元培、胡适、鲁迅等先后来到被鲜血染红的上海
北伐大军,所向披靡,各地军阀,纷纷倾覆,这是百年中国的又一个转折点。
就在上海民众翘首等待的北伐军刚刚开进黄浦江畔之时,国民党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被浸在血泊之中,震惊了全国。
翌日,上海创办最早发行最多的《申报》,如实报道了这场屠杀。为历史留下了证词。下午,宝山路上再次重演“空前之屠杀惨案”,国民党军队悍然将枪口对准手无寸铁的市民,“伤毙至百余人”。
4月14日,上海“万难苟安缄默”的知识分子郑振铎、冯次行、章锡琛、胡愈之、周予同、吴觉农、李石岑联名写信给蔡元培、吴稚晖等国民党元老,表示愤怒的抗议,并在次日的《商报》上公开发表,信中说:
革命可以不讲,主义可以不问,若弃正义人道而不顾,如此次闸北之屠杀惨剧,则凡一切三民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甚或帝国主义之信徒,皆当为之痛心。
从当时几乎都不信仰共产主义的七位知识分子身上,我们看到“中国知识分子是有勇气、有骨气的”(周恩来与夏衍谈话)。
4月26日,在商务印书馆就职的高梦旦,从上海写信给胡适:
时局混乱已极,国共与北方鼎足而三,兵祸党狱,几成恐怖世界,言论尤不能自由。
这年三月江南草长、五月榴花似火、十月秋叶乱飞的时节,蔡元培、胡适、鲁迅先后到达上海。曾共同拉开现代中国大幕的三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十年后再聚上海,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了。
蔡元培偶陷人生歧路
在充满肃杀之气的1927年1月5日,蔡元培与马叙伦乘船抵达宁波。
此行是因为国民政府任命他做浙江省政治分会代主席后,上海的国民党人想在宁波成立浙江省政府,让他到宁波考察。不料下船之后,宁波街头到处都是刚反正的周凤岐溃兵。为了安全,他们忙避至象山,然后渡海到福建,一直到阳春三月江南草长之时,才返回上海。
再到福州,何应钦率北伐军东路总指挥部刚攻克福州。何应钦得知“党国元老”蔡元培到福州,即设宴为他洗尘。然后声望极高的蔡元培分别被请到革命军和福建省国民党党部演讲。
正巧在厦门大学任教的顾颉刚,到福州购买书籍,从报上得知自己就读北京大学时的校长、恩师已到闽,便请校长到风光秀美的厦门小住几日。到了厦门,蔡元培见厦门大学正在闹学潮。校内的北大毕业生们纷纷看望老校长,交谈中,蔡元培已听出,此次学潮与鲁迅的支持有关。
尽管校长林文庆已到新加坡向创办厦大的林嘉庚告急,校方仍热情隆重地宴请了学界巨擘。宴席上,应邀的顾颉刚坐在蔡元培身旁。宴会间,学潮是免不掉的话题。
查是年1月2日鲁迅《致许广平》信,其中说,“我和厦大根本冲突,无可调和”。1月5日,鲁迅在《致许广平》信中,有这样很耐人寻味的话:“我好像也成了偶像了,记得先前有几个学生拿了《狂飙》来,力劝我回骂长虹,说道:你不是你自己的了,许多青年等着听你的话!我曾为之吃惊,心里想,我成了大家的公物,那是不得了的,我不愿意”,“现在看来,还得再硬做‘名人’若干时,这才能够罢手”。
1月8日鲁迅在《致韦素园》信中说:“总之这是一个不死不活的学校,大部分是许多坏人。”联系以前他在《致许广平》信中,说在厦大“国学院里的,朱山根(原信作顾颉刚)是胡适之信徒,另外两三个,好像也是朱推荐的,和他大同小异,而更浅薄”,“天下何其浅薄者之多。他们面目倒漂亮的,而语言无味,夜间还要玩什么留声机,什么梅兰芳之类,我现在惟一的方法是少说话”。
读鲁迅先生的这几封信,有助于了解鲁迅与厦大的学潮的关系。
就在结束厦大宴请之后,下午蔡元培应邀前去浙江同乡会演讲。在谈到浙江的革命事业落后,他竭尽全力,四处奔波、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国清流2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