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546】天下英雄谁敌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元代《全相平话三国志》封面,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元代《全相三国志平话》,福建建安虞氏刊本。
▲明代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封面,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嘉靖本序
▲嘉靖本题署:晋平阳候陈寿史传 后学罗贯中编次
▲毛批本绣像“青梅煮酒论英雄”
▲清代的毛批本出刊本
序
所谓“三国时代”,是个有弹性的概念。
如果严格按照东汉之后是三国的历史分期来讲,那么,东汉灭亡于公元220年,之后才是三国。
曹操正是220年去世的,然后儿子曹丕篡汉,可以说曹操去世是东汉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现在通行版本的《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曹操去世在七十八回,这时全书已经过去了大半,而且书里最精彩的情节,基本集中在前面这一大半。
所以,还有个更宽泛的“三国时代”的概念,就是把汉末乱世,都算进三国。这样,要了解三国的历史,要看的正史,就不光是陈寿《三国志》,还有范晔《后汉书》的相关部分。
三国这段历史,本应该是比较好看的。鲁迅先生说:
因为三国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底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但《三国志》这部正史,可读性却不怎么高。
一个原因,是陈寿修史的时间,距离三国时代实在太近了。
陈寿出生于公元233年,是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人,就是说,他本来是蜀国人。
公元263年,陈寿三十一岁,魏灭蜀,陈寿成了魏国人。
公元265年,陈寿三十三岁,魏晋禅代,陈寿成了晋人。
公元280年,陈寿四十八岁,西晋灭吴,天下才真正一统,三国时代结束。
公元297年,六十五岁的陈寿去世。
就是说,陈寿大半辈子,都是生活在三国时代的人。
陈寿在西晋统一之后修成了《三国志》,他遭遇的棘手问题特别多。
晋是继承魏的,所以曹魏的正统地位不容挑战;但如果曹魏不够坏,晋取代魏的合法性就有所欠缺,所以曹魏也必须要有重大污点;更糟糕的是,这次易代并没有杀人如麻的大换血,所以曹魏时代的大臣,很多在晋朝仍然是大臣,哪些阴私可以揭发,哪些污点仍需要掩盖,哪些脏水应该大泼特泼,哪些地方反而要洗地……凡此种种,都是重大技术难题。
所以,把三国史写得符合晋朝的需要,固然是国家级的文化工程,却是一件干好没多少好处,而稍不留神,就可能得罪哪家权贵,轻则从此仕途无望,重则误了卿卿性命的事。
当时中原绝不缺才学之士,但这个重任却交到了陈寿一个蜀人手里,可能也和这个烫手山芋没人愿意接有关。
陈寿不是司马迁,西晋也不是西汉,何况即使是司马迁,写汉武帝时代也用了很多曲笔。
不过陈寿总算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评价司马迁和班固说:“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比较下来,陈寿的特点大概是“其文约而事微”,文字特别简洁,叙事非常微妙,很多事看来好像没说,但该说的他其实都说了。
对本来就深知内情的读者来说,寻找字面意思下的内涵,这个过程也许特别有意思,所以《三国志》一出,当时就有一大批人赞叹此书写得真有份量。
但时过境迁,再体会这种好,难度就会几何级数增加。停留在看字面意思的层次,就觉得很多话他说得清汤寡水,很多重要的事件,他也没有给个清楚的解释。晚清的学者李慈铭就说:
承祚(陈寿的字)固称良史,然其意务简洁,故裁制有余,文采不足;当时人物,不减秦汉之际,乃子长作《史记》,声色百倍,承祚此书,暗然无华,范蔚宗《后汉书》较为胜矣。(《越缦堂日记》咸丰己未二月初三日)
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论精彩程度,不在楚汉相争时之下。可是《史记》写得多精彩,《三国志》就淡而无味。甚至于同样的事,如果《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写过,就比陈寿写的好看得多。
今天的一般读者,阅读体验恐怕更接近李慈铭。或者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也是在提醒我们:如果只是粗粗读过《三国志》,了解了一点字面意思,就去纠正《三国演义》哪里讲得不对,其实一样很冒险。
《三国志》难读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纪传体这种体裁本身的固有缺陷。
天下一统,整个社会围绕着中央运转。那么,写皇帝的“纪”,实际上就等于是提供了一条历史主线;一篇篇“传”,则展开具体的历史信息。
乱世的麻烦,是没有哪个帝王能代表历史主线。古人为刘备和曹操谁是正统,争得很厉害。但问题是,不论曹操还是刘备,都不足以把这条主线给撑起来。
《三国志》把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拆开来写,结果是导致书里的信息太零碎。后来刘宋时代的学者裴松之为《三国志》作了水平极高的注释,又补充了大量史料,但这部书也因此更加拆得七零八落了。
要对那个时代有完整的概念,要靠自己重新组织。
从这个角度看,编年体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它关注的焦点在时间轴,哪些事是同一年发生的,彼此间的关联,就比较容易看出来了。
用编年体写三国时代的书,最重要的自然是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三国部分;更简明易读的,还有朱熹根据《资治通鉴》整理的《通鉴纲目》。
不管《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他对《通鉴》和《纲鉴》的熟悉程度,显然超过《后汉书》和《三国志》, 《三国演义》受前者的影响,当然也就比较大。
《三国演义》这个书名,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才流行开来的,古代其实不常用。古人对小说书的名字,态度根本不严肃,书名经常变来变去。最有影响力的叫法,是《三国志通俗演义》。
演是铺陈、拓展、表现,义是核心精神。所以“《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字面意思就是,对《三国志》这部书的核心精神加以拓展表现,好让一般大众也能读懂。
《三国演义》现存最早的刊本,开头有一篇作于嘉靖元年的序,所以习惯上称为嘉靖本。嘉靖本的题署是这样的:
晋平阳侯陈寿史传
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后学”二字,是自称的口气,所以这两行字,被认为代表罗贯中自己的态度。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放在前面,然后才跟上罗贯中的名字,而且罗贯中的工作不是“著作”,只是“编次”,似乎他只是围绕着陈寿的书,把相关材料做点编辑排列而已。
嘉靖本的序言里,则有这样一段话:
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JP-546】天下英雄谁敌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