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病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自序我相信道不远人
从大学开始,直至毕业后的二十余年里,一种挥之不去,却又尽力想要摆脱的渺小感,督促我围绕这本小书的主题进行着某种思考或探讨。
此处所谓渺小,是个体相对于国家而言。如梦魇缠身的渺小感,主要是一种心理意识。这种意识与出身、财富、能力、力气等等关系甚少,却与一个人在特定社会里的自由程度、权利保障程度干系极大。我若能做一个面对权力没有渺小感的“小人物”,此生足矣。
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都像乔治·华盛顿、比尔·盖茨那样位高勋重或富可敌国,多数人在其他人眼里,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人甲或路人乙,每天过着稀松平常的生活,做着一辈子也不可能惊天动地的营生,或种地放牧,或引车卖浆,或当差受雇……司马迁、班固,或者希罗多德、普鲁塔克那样的史家,不会用其如椽之笔让他们永驻史册。
但在一个正常的国度,这些路人甲或路人乙,无论贫富,无论官民,都能自由地过着安全而有尊严的生活。我在这本书里,引用了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弗雷德·罗伯茨——一个英国杂货店老板的例子。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罗伯茨在一次宴会上曾这样告诉来宾:“我宁愿在英国擦皮鞋,也不愿意成为其他重要国家的大人物,因为我知道,在英国我才能得到宽容和公正的待遇。”这种生活,是为了他们自己,也属于他们自己。他们不会身不由己地沦为权力的工具,也不会因为自己不够富有不够显赫而自感渺小。
我喜欢这种感觉。但罗伯茨的这种常人之感,并非人人都有,丞相李斯没有,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也没有。
回想起来,我的那种渺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童年时光里,我没有见过足球、电视,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红旗轿车存在,但七八岁就知道了美国和台湾的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遇到荒年,我跟父亲或伯父一起捣蕨根,跟奶奶去挖难以下咽的野菜。为了节省火柴,把煮饭烧柴留下的火炭用柴灰埋好,等到下一顿饭再扒开柴灰找出火星,用火筒吹燃柴火……在水牛的长哞声里,在鞭炮炸牛粪的嬉戏中,我和小伙伴们自得其乐,唱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气吞山河。我们属于“脚踩牛粪,胸怀天下”的一代。为什么要读书?标准答案是“为中华之崛起”。
可是人会长大,记忆慢慢变得模糊,思想却愈发清晰。
生于晚清的爷爷没有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这并不妨碍他尝试用自己可能的方式来改善命运。我小时候跟爷爷奶奶睡,半夜起来上茅房,爷爷还在房间里打草鞋。搓稻草搓得手起血泡,更是常有的事。为了打好草鞋,他尽可能地找人讨要最好的糯米稻草。用今天的话来说,爷爷有“工匠精神”。可是草鞋不值钱,更麻烦的是,爷爷不能在本地的集市上卖草鞋,必须想方设法到十八里外的贵州漾头去交易。
长大后才明白,那叫“黑市交易”。在两个交易日之间,爷爷把打好的草鞋积攒起来,在凌晨时分走出家门……我长大后,多次挑着猪崽沿着最便捷的公路,去往锦江边的同一个贵州集市。爷爷当年却必须琢磨怎么走才可能最安全。记得有几次他回来时挺沮丧,因为在半路上遭人拦截,草鞋都被没收了。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但是爷爷并没有因此停止打草鞋、卖草鞋。我不知道每每“政策紧”的时候,为了躲避围追堵截,挣那几毛血汗钱,爷爷变换过多少次路线。他们出卖自己的血汗,却如做贼一样。
有些少年懵懂时的理想,其实是别人的理想;待到成年离开故土,一些属于自己的理想开始成长。其中一个理想,或者说梦想,就是探究人之为人,在一个什么样的政体下才会面对权力而不显渺小。在我看来,渺小的人没有祖国,“祖国”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樊笼的另一种说法。这本书,就是我追梦过程中的一个思想小结,虽写的都是他国故事,但我相信道不远人。
感谢吴思老师拨冗为此书作序。
本书之所以能够最终成稿,感谢老友向继东先生的催促,让我在2014年辞职后一年多的失业时光里不敢怠惰,将文稿整理出来。而编辑徐晓老师、张缘先生的专业和敬业,亦令我感铭在心。此外还应感谢杨支柱、潘海霞、程亚文、郭永忠、蔡金刚等友人,在过去十来年中,他们不厌其烦地帮我借书,使我得以完成这本小册子的写作。
感谢我的夫人,不仅对我向来宽容有加,而且总是我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坚定支持者,即便那些选择可能面临着失业,甚至比失业更为严峻的境遇。面对困境,她常常引用《圣经》里的一句话宽慰我:“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感谢我亲爱的儿子,他像春天里的阳光,让我感到生命的和煦与美好,在活着的每一天,勉力前行。
2016年4月10日于北京清河
序言大国衰亡定律
吴思
在这本书里,黄钟考察了大国兴衰与政体的关系。他试图寻找大国兴衰的规律。那么,他发现了什么?
黄钟的基本结论是:各种政体的国家都可以兴起,也都可能衰落。但是,至今兴盛不衰的,只有共和政体。至于专制政体,自拿破仑战争(1803-1815年)以来,200多年过去,其寿命还没有超过80年的。
为什么?因为犯错。无论内政外交,各种政体都会犯错。但是,在共和政体中,权力受到制约,很难一条道走到黑。专制政体缺少权力制约,错而难改,一错再错,难免衰亡。
这就是说,权力因不受制约而短命。进一步说,权力越不受制约,就越短命。再进一步说,随着演化速度加快,出错概率提高,权力越不受制约,寿命就越短。这是一条定律吗?权力衰亡定律?政体衰亡定律?
衰亡定律,换一个角度,或许可以改成长寿定律。即:权力受到制约的共和政体,是政权和国家长寿的必要条件。这里说的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共和政体并不能保证长寿,但是,没有共和政体,必定不能长寿。
黄钟一项一项地讨论了大国兴衰的原因。
首先是美国。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如何总结历史经验,精心构筑起一道又一道防线:选举的防线,财政的防线,限制常备军的防线,行政首脑任期的防线,军官任命的防线,军费开支的防线,言论自由的防线。当然,价值观也是一道防线。
然后就是反例。在有宪法的条件下,日本军人如何冲破一道又一道防线,挑起导致自我毁灭的战争。德国的行政首脑如何突破国内的道道防线,成为大独裁者,领导全国走向灭亡。日本和德国的国内防线有什么漏洞,国际防线又出了什么问题。
这些讨论,让我想起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命运。我粗略统计过,从秦朝至清朝, ............

书籍插图:
书籍《帝国崛起病 》 - 插图1
书籍《帝国崛起病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帝国崛起病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