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负雅志于高云(代序)
前奏曲
莱茵星光——波恩寓怀
贝多芬故居
贝多芬音乐节
哥尼斯文特
阿登纳——从73岁开始
舒曼夫妇墓地
郁金香王国
低地小国的大国经纶
从斯宾诺莎到洛仑兹
从阿姆斯特丹看荷兰
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她们也应有社会尊严
荷兰的威尼斯羊角村
莱茵河究竟流往何处
别样的国庆别样的乐
奥伊斯特拉赫的遗憾
布拉格随想曲
维谢赫拉德堡
金色布拉格
春雪伏尔塔瓦
格里格小屋
罂粟花的海洋
庄严的一战休战日
苏格兰幻想曲
莱茵酒乡吕德斯海姆
“白马酒庄1947”的神话
血雨腥风的协和广场
普法战争期间一个小插曲
巴黎散记
巴黎缩影拉雪茲墓园
艺术败笔蓬皮杜中心
被缪斯怠慢的国度
莫把谎言带进先贤祠
绝无悔意的卢梭《忏悔录》
诺曼底断想
瓦隆尼亚拾零
从列日到韦尔维耶和斯帕
从拿缪尔到迪南
从沙赫勒瓦到图尔奈
阿登——憾恨与荣光
托斯卡纳的阳光
博洛尼亚—维罗纳—威尼斯
瓦格纳临终故居
托斯卡纳的阳光
济慈——吹尽狂沙始到金
徘徊于“妄”与“毋妄”间——瓦格纳故居随想
僻静的“毋妄”故居
坎坷跌宕的历程
伊索尔德的悲哀
遇恩主绝处逢生
拜罗伊特音乐节
美哉,梁宁——瓦格纳音乐点滴
挪威之歌
临湾背山的明珠
易卜生的足印
叹为观止的峡湾
挪威之歌
《雷雨》和易卜生的《群鬼》
巴伐利亚掠影
慕尼黑
罗曼蒂克大道
惠泽后世的路德维希
瓦尔沁湖
哥廷根断想
普朗克墓地
施道芬贝格
哥廷根大学
乐圣之旅日记
一 蒂罗尔小村施当查赫(8月7日,星期天)
二 慕尼黑(8月8日,星期一)
三 新天鹅堡-林德霍夫(8月9日,星期二)
四 荷恩巴赫水库(8月10日,星期三)
五 萨尔茨堡(I)(8月11日,星期四)
六 萨尔茨堡(II)(8月12日,星期五)
七 维也纳 (I)(8月13日,星期六)
八 维也纳(II)(8月14日,星期日)
九 蒂罗尔的老歌手(8月17日,星期三)
爱因斯坦的担忧
荷兰朋友
彼得罗工资定律
实业与空头
爱因斯坦的担忧
别样的生日礼品(代后记)
负雅志于高云(代序)
珊如
在我们老同学的鼓励支持下,老同窗——恕我们还不习惯以笔名称呼——的欧洲札记《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终于汇集付梓,正式出版。
这些原本没有想过要发表的个人札记,是多年前作者为身在美国深造的女儿所写。纯属偶然,这些篇章也在美国、欧洲和国内的老同学之间传阅了起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些优美流畅、深刻坦诚的文字。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应该将它们发表出版。
我之所以要力劝他们父女整理出版这些文化随笔,理由是这些文字不仅知识面广,思想含金量高,更在于其境界。一代学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愚以为,静安先生这个美学标准不只是适用于词,也适用于札记、随笔和所有文学形式。
这些欧洲札记初看像游记——尽管少数几篇确实纯属游记,实际上都是精致的文化随笔,是对欧洲人文历史的回顾和思考。早在我们同学时代,老同窗就对古典文学和德国古典音乐入迷,且贯穿终生。虽然是科学家,但基于他对欧洲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加上其丰实的文学基础和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博闻广识,使他成为一个文理相通的学者。这些札记不是所谓“文人”的散文,而是有历史使命感的科学家怀着溢于言表的舐犊之情送给女儿的欧罗巴随想曲,是一封封怀思历史、拒绝遗忘的特殊家书,读之让人怡情益智。特别是像我们这一代亲历了近几十年中国历史的文化人,定会有许多共鸣之处。从字里行间,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欧罗巴的呼吸和心跳。难怪一位读者会有如此的评论:“这是我读到的关于欧洲文化最为精到的一部散文集,绝非去欧洲旅游一趟回来的信笔闲篇。交响乐的震撼和葡萄酒的醇香扑面而来。”
《前奏曲》可看作一篇自序,一开头就借基尔凯郭尔的名言点明:“只有回首反思才能理解人生。”正是这条“反思”的主线贯穿了全书各篇。文中提到古老的欧洲在思想上并不古老,反而是年轻的美国在许多方面更保守;这对已经在美国生活了近三十年,且总以为是美国在引领着最新潮流的我来说,可谓醍醐灌顶,却不得不心悦诚服。其好友巴特睿智风趣,他墙上贴着的两段关于欧洲的谐语画龙点睛、妙不可言。
作者有浓重的贝多芬情结,他的莱茵情结也是其贝多芬情结的衍伸。“莱茵回望”系列的五篇就是这莱茵情结的结晶,其中核心的一篇就是《莱茵星光——波恩寓怀》,开头关于贝多芬的两章是《乐圣之旅日记》的补充,对贝多芬的精神说得很透。
《郁金香王国》是我所读到的关于荷兰最为精彩的散文,是作者三年荷兰生涯一份漂亮的答卷,也是关于荷兰历史和现状的一幅全方位的绚丽画卷。作者以郁金香为线索把我们带进了荷兰发迹的历史,文化上从斯宾诺莎一直谈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再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了当今荷兰。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荷兰的红灯区也作了直率的议论。观点可以见仁见智,但写得有深度,写得精彩。这些都是一般浮光掠影的旅行者很难了解到的。
《罂粟花的海洋》让我感动,震撼。“一战休战日”对于英国竟然有如此重的分量。作者将英文诗歌《罂粟花问答》以中国古诗的形式翻译出来,颇具匠心,也很有特色。其他各篇中所引的英诗翻译也都是既达意又有韵味。
作者是乐迷,自然不会放过其所到之处著名音乐家留下的足迹。但作者所遣怀的远不止是音乐家,从埃格蒙特、拿破仑到俾斯麦,从莎士比亚、海涅、雨果、卢梭、王尔德、拜伦、济慈到易卜生,从斯宾诺莎、牛顿、普朗克到爱因斯坦,甚至还提到了巴顿将军;都有出色的言说。也正是这许多名字,使得欧罗巴会如此绚丽多彩,令人神往。
学物理出身的我对札记《哥廷根断想》独有所钟;这是一篇物理学史的小结,一首物理学美丽的随想曲,让我在垂暮之年仍梦想有一天能去哥廷根圆梦。
《乐圣之旅日记》是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这是一位爱乐者对莫扎特和贝多芬寻根式的追念,也是听了一辈子经典音乐的小结。艺术各有所爱,不必苟同;但艺术自有高低层次之分。中国当前的文化氛围令人堪忧,文化艺术的价值观被颠倒;人们躲避理想,躲避崇高。不能责怪他们,因为大家都曾经被“旗手”们的假崇高蒙骗过多年,早已经是“假作真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