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野蛮人”进化手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哈佛商业评论
“门口的野蛮人”进化手册
(《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出品
“门口的野蛮人”进化手册
序:并购不是老虎也不是天使
策略
成功并购必读
亚洲并购得失:PMI关键实践
认知
公司成长的烦恼:内增、外借还是并购
案例
普拉达CEO:如何不被并购浪潮淹没
安捷伦的竞争力:一边分拆,一边并购
版权页
哈佛商业评论 增刊:“门口的野蛮人”进化手册
编辑:钮键军
设计:崔晓晋
序
并购不是老虎也不是天使
文丨钮键军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副主编
经
济下行,必然伴随并购潮的爆发。根据汤森路透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对外并购交易总额已经达到1,110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创下的1,095亿美元的记录。而中国国内的并购同样如火如荼。此前持续一年的“万宝之争”就是中国国内并购大潮的一个缩影。
特别是“万宝之争”,使得很多公司对于并购谈虎色变。但其实并购并非洪水猛兽,它是企业发展路径中一个有益的选项,具体内容可以参阅《公司成长的烦恼:内增、外借还是并购》一文。而《安捷伦的竞争力:一边分拆,一边并购》则用生动的案例说明,并购对于一家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但并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工作,成功的并购案例十分鲜见。本书中的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败因进行了解析,并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著名管理学家罗杰·马丁在其《成功并购必读》一文中,解析了诸多巨额并购案,得出了以下结论:失败的并购主要源自并购方的索取心态,对此他给出了4项改进意见,其核心就是要采取“奉献”姿态,给予被收购方帮助。
而在《亚洲并购得失:PMI 关键实践》一文中,作者蔡纯毅(Chua Soon Ghee)和吴明方(Mui-Fong Goh)着重分析了并购后的整合环节,成功的 PMI 通常包含8项核心实践,而组建合适的 PMI 团队也非常重要,这一团队应该具有3个重要模块——合并管理、价值捕捉和合并支持。
当然,企业也很有可能成为被收购的一方,如何免于被收购的命运,是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关注的问题。《普拉达CEO:如何不被并购浪潮淹没》一文则从普拉达公司的实践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总之,并购绝对是个技术活,无论是对于并购方还是被并购方来说。希望本书那能够给读者一些启迪。
策略
成功并购必读
M&A: The One Thing You Need to Get Right
罗杰·马丁(Roger L. Martin)| 文
刘铮筝 | 译 王晨 | 校 钮键军 | 编辑
多数并购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收购方的索取姿态,本文给出了让并购成功的四条建议:做成长资本的明智提供者;成为更好的管理监督者;转移宝贵技能以及分享宝贵能力。
金
融界在2015年又破并购纪录,其交易价值让2007年创下的前纪录相形见绌,再之前并购交易达到峰值出现在1999年。这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如同已故歌手普林斯(Prince)唱的那样,我们正像现在如同在1999年和2007年那样,寻欢作乐。但任性一场之后,无论是2000到2002年,还是2008到2009年,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现在断言这些新交易的成败为时尚早。但大溃败似乎还在迅速蔓延,而且其形式并未改变。2015年微软从账面上注销了手机业务96%的价值,这项业务在2014年刚从诺基亚手中以79亿美元收购而来。2014年,谷歌以29亿美元脱手了在2012年花125亿美元收购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惠普也从以111亿美元购得的软件公司Autonomy中,减记了88亿美元。2011年,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出手MySpace只得到了3500万美元,而6年前收购MySpace时足足花了5.8亿美元。
当然,确实也有成功的并购。1997年价值4.04亿美元(现在看来只是一笔小交易)的NeXT收购案,不仅拯救了苹果,也为企业发展史上最高的股东价值累积做好铺垫。2005年的5000万美元安卓收购案,让谷歌占据了世界上最重要产品市场之一——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最大份额。在1951年到1996年间,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滚动收购了保险公司GEICO,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资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以上成功只是例外,几乎所有研究证明了一条定律:并购是博傻游戏,70%到90%的并购都以惨败收场。
怎么会这样?答案简单得出奇:如果公司只关心自己能从收购中得到什么,而不关心在收购中可以给予什么,收购就很难成功。这一观点与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的见解不谋而合。在他的《奉献与和索取:通向成功的变革之路》(Give and Take
)一书中,格兰特提出:在人际关系中更乐于付出而非索取的人,最终比那些一心最大限度巩固自己地位的人收获更多。
例如,当公司通过收购进入了诱人的市场,通常处于“索取”模式。上述所有失败收购就属于此类情况。微软和谷歌希望进入智能手机硬件市场;惠普希望进入企业搜索和数据分析领域;新闻集团希望进入社交网络。当买方处于索取模式,卖方就会抬价,从而从交易中提取所有未来的累积价值,当交易中还有另一位潜在买家时更是如此。
微软、谷歌、惠普和新闻集团花天价进行收购,以至于收购本身很难获得资本回报。更何况没有一家公司了解它们进入的新市场,导致收购最终失败。其他基于索取模式,旨在进入新市场的收购还有:微软斥资12亿美元收购社交网络平台Yammer(收购价是该网络平台营收的40倍);雅虎斥资11亿美元收购Tumblr,(收购价是该社交网络营收的85倍)。尽管现在这些收购的结果还未见分晓,但很难想象,它们能在长期获得利好收益。
但如果你本身拥有能让被收购公司更具竞争力的要素,将会是另一番光景。只要收购本身或其他可能买主(理想情况)无法提供这一优势,从中获益的就将是你,而非卖方。买方可以利用4种方式提高收购目标的竞争力:做成长资本的明智提供者;成为更好的管理监督者;转移宝贵技能以及分享宝贵能力。
做成长资本的明智提供者
通过成为更好的投资方来创造价值,适用于资本市场欠发达的国家。这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门口的野蛮人”进化手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