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情劫》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mb。
书籍内容:

红楼情劫

番外 第一篇 宝玉与石头(1)
  今天偶然看了一篇《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文章,说的是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德国,正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新兴知识分子阶层,极欲摆脱政治上的不平等、思想上的束缚,喊出了“个性解放”、“感情自由”的心声以反对当时的社会主流。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生活的年代推算起来应该也是在十八世纪上半叶,而《红楼梦》成书的年代大约在十八世纪中叶,这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乾隆年间。
  贾宝玉的生活原型是曹雪芹,这一点大概是所有读过《红楼梦》的朋友都基本认同的共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原身为赤暇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而此草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因缘脱胎化骨,修成了女儿身,仙名绛珠仙子。在那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意欲下世造历幻缘的绛珠仙子,正是为了此甘露之惠而勾出那多少风流冤家来陪同下凡了结此案。此乃前因。
  偏偏在这干风流孽鬼下世造历之际,却又夹进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蠢物――一块形似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顽石。书中开篇既讲到,“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好处。……’说着,便袖笼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此石只形体是个宝玉,但实际却是顽石。作者费此笔墨再次提醒诸位读者,此宝玉是假宝玉,非真宝玉也。那假宝玉在作者笔下的真身究竟是人还是物呢?不容置疑当然是物,它正是文中冷子兴口中所说“后来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即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之中的玉。
  相对于名唤宝玉的公子,此形似美玉的石头自然为假宝玉;而相对于身处金陵的另一所“大观园”之中的甄宝玉,他的篇幅着墨并不多,但他却为真,而身怀通灵宝玉的的公子却是假宝玉焉。据我理解作者口中的“真”与“假”,并非平常意义上的真假之分,而是开篇即屡次提到的“真像”与“幻像”之别。这一点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得到了印证。开篇,“一日,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在此段文字有这样一句评语,“这是真像,非幻像也。”而就在此回后面一段文字,“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足,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在此段文字中间也一段评语,“此是幻像。”
  同一僧,同一道,在有灵性或无灵性之人的眼中,所见却也不同。同样推知,在书中的几位主人公,也都被作者有意或无意地安排了“真身”和“幻身”。贾宝玉为幻身,甄宝玉为真身;林黛玉为幻身,晴雯为真身;薛宝钗为幻身,袭人为真身。但是,就如作者在“太虚幻境”的大石牌坊上所见的一副对联所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书中的“真身”和“假身”又并非刻板地画地为牢,二者甚或几者之间却也是互相牵扯,互相补充的关系。
  有人会问,怎么又钻出几者的关系来了?请听我细细道来。
  说句题外话,突然想起写番外,只是想多介绍一些关于《红楼梦》的个人理解。这些理解也会更加有利于加深了解我正文所写的内容。另外,也是想藉此机会,介绍一些真实的《红楼梦》内容给朋友们。《红楼梦》虽然是四大名著,但真正全篇读完的朋友应该也不多,有好些朋友看是看完了,实际看的是“程高本”这个百二十回版本或者直接就只是看过老版电视剧《红楼梦》。若只看了此两个版本的朋友,那就完全扭曲了曹雪芹的本意和初衷。我建议大家可以再去找找带脂砚斋评语的八十回本《石头记》看看。

番外 第一篇 宝玉与石头(2)
  贾宝玉既为太虚幻境之中赤暇宫的神瑛侍者,而太虚幻境从书中所述看来,应也是一处类似于“大观园”的所在。那里除了有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人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和舞女、侍女,就是几位姣若春花,媚如秋月的仙子,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另还有一位其鲜艳妩媚有似宝钗,其袅娜风流则又如黛玉的吴妹,乳名兼美。通篇看来,此太虚幻境除了曾于开篇提到的神瑛侍者,竟再无一男性。文中曾这样写道“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这不正与现实中大观园的情形并无二致吗?想那神瑛侍者,日日与众仙姑同嬉同乐,应与转世之贾宝玉的痴病相通。
  正因有了前世的女儿境之情,所以书中又写道“他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此番奇异言论与当日仙境中的仙子所说话语如出一辙。还有那甄氏宝玉所说更妙,他说:“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此种言语明明就是同一人言尔,只是作者的欲盖弥彰手法。
  所以我认为太虚幻境并非真幻境,他只是现实中大观园的一个缩影。在这些水做的女儿们的身边,宝玉更加地体会到女儿们的珍贵。甚至可以说,宝玉比曾经从女儿们经历过来的婆子媳妇们还更懂得怜香惜玉,更对女儿疼之护之。正像警幻仙姑对宝玉的定论,“汝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此淫为闺阁所推之“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言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此为宝玉天分中生成的一段痴情,天分何来?三生石畔的甘露之惠也。正因宝玉天生的这段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痴情,所以开篇作者便写到“石头听了,喜之不尽,乃问道:‘不知赐了弟子哪几件奇处,……。’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这几件奇处看过红楼的朋友都应该能猜到,“一除邪崇,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正是通灵宝玉反面所錾之字。后来一除邪崇在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回目中得以灵验。二疗冤疾和三知祸福前八十回没有点出,当在后三十回有文字记载。
  无论甄氏宝玉,还是贾氏宝玉,实都为神瑛侍者一人。而石头宝玉则是旁观者、记录者、保护者而已。甄氏宝玉在书中只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从贾雨村的口中言出,第二次是从甄府的四个女人口中道出,前者所言的对象却是冷子兴,并不搭边;后者虽扯上关系,是甄府进京命四个女人来送礼请安,对象当然是贾母,但仍旧不是正主儿。只有第三次贾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红楼情劫》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