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本来是情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莫道清风能洗月,
从来花雨不湿人。
一休·生平地图
一休宗纯禅师画像
一休那时的日本古寺真珠庵 传丈绘 纸本水墨
一休宗纯像 曾我绍仙绘 纸本设色
《狂云集》抄本
达磨像 曾我墨溪绘一休宗纯赞 纸本水墨
目录
序《竹心》
引言《松月》
上篇 掬水
《梅骨》——一休评传
下篇 弄花
狂云
赤子
梦闺
一休
菊隐
瞎驴
尺八
佛魔
化诗
直指
结语《兰幽》
《山居性纪》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序《竹心》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这虽然是唐人的诗句,拿来譬喻禅门里真正的过来人,却是再合适不过了。无为,自在;无不为,自在。
勾勒一休禅师呢,不仅如此,荐拔他骇然独炯的“风流”艳词、爽利禅话,我想起自己的联句——
莫道清风能洗月,从来花雨不湿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这虽然是唐人的诗句,拿来譬喻禅门里真正的过来人,却是再合适不过了。无为,自在;无不为,自在。
勾勒一休禅师呢,不仅如此,荐拔他骇然独炯的“风流”艳词、爽利禅话,我想起自己的联句——
莫道清风能洗月,从来花雨不湿人。
即将看到任何“惊心触目”的诗句或者颠覆我们常理的故事,也没有什么可诧异的。书中引证绝大多数都来自后辈学人编撰的年谱、诗集、禅案等“正史记载”。并且,是如平常,平常如是,气质上,更像我们真实而刺激的生活。
……
(以上删去一千三百七十三字)
为了应和一休大师在自己《狂云集》中一百二十多次使用“风流”一词的“雅兴”,向他致敬,原本这个序的开头,再次像《山居性纪》那样来了大段的禅艳描写。并且更跳脱、舒放甚至加入了少许荒诞元素,以期阅读者在凝定与“情色”的化合中,有更多心领神会的妙悟。
可没想到朋友看过之后,大加反对,他说你要这样写,大家一定当“穿越小说”看。尽管你的描绘只是艺术化加工,至多无厘式点缀,“底版”全都来自悉心搜检来的史实。但依然会因为表述方式的离经叛道,而削弱它在人们心中对那些史实认知的“客观性”、“权威性”与“可信度”。而且一上来的“云雨之欢”虽然唯美,又会像《山居性纪》似的“吓退”一部分读者,遭遇出版困难,没必要。
你要写一评传,只是——评传。它不应囚于意境铺陈与浪漫描写,而应以“冷门史料”与“独立见地”见长;它不应长于文采、煽情,而应更知性、更感动。
我解释说,我是真对人好。开篇那种精致的意境描写,实在是心心相印——可以把认真的阅读者,在不知不觉间,通过精心构置的辞语“意境”,引入“禅境”——寂静的心境。是禅的心境的传递——通过“诗意诗心”的写意传递,达成“心”的传递——“禅心”的传递。
相当于某种高妙的传心、印心——心印灌顶。
宁静、清净的“风月”描写,不经意间更能引人放怀不拘,挑亮意识的敏锐度,更容易打开一种——“心性的缺口”——直示一种更坦诚、生命更勃然的状态。而那——也是某种禅的白描。
“心之妙不可以语言传,而可以语言见,盖语言者,心之缘道标帜也。”这也正是惠洪禅师之所谓“文字禅”的活机妙用。
朋友说,你《山居性纪》还不过瘾呀,尽是如此“性感禅悦”、“感性诗意”式的语境。那适于直觉性思维——中国式传统思维、传统文脉——意境审美。而咱国现代教育塑造的知识分子更多是西式思维——逻辑性思维,更多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再加上快餐式阅读心态,真正能对此静下心欣赏、会心者能有几人?
看我“执拗”,他更加痛心疾首——你真堂吉诃德,洋为中用,雅俗共赏,你这回一定得写一更通俗、更理性、更被广泛接受的作品,也才能真正推行你的理念。这——对你也是挑战!
未再争辩,尽管我知道要想接续那种传统文脉,真正弘扬传统文化,“恢复”一颗颗真正的“中国心”,就必须多彰显、浸润、熏陶那种从上“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来灌注的意境美、那激扬了“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纳兰性德等等伟大巨匠乃至东洋日本一休禅师”的性灵之舞、那一脉相承几千年却隔断于今的炎黄神髓——心性中的直感——那中国人特有的内在气质。
但是,这,是一条很长的路。显非一蹴而就。
于是,我反躬自省,沉入心底,细心地观照自己这一次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要写得这么“放”,比原来的作品还想天马行空?蓦然发觉,一休本就是狂放的、诗性的,独步千古的,本就是直觉而放旷不拘的。
噫!我到底是又一次被他感染“精神加持”了,还是自己骨子里本也不羁?
可是——
“你要写一评传,只是评传。”
——言犹在耳,中肯实在。
“写一更被广泛接受的作品”、“你不能强求、责怪读者”!
——如雷贯耳,当头一棒!
想来心应更广大,更善巧、更通达与圆活,表达也应力求更朴实。至于简白中的讲究、朴素中的美,是文心自有的“洁癖”,无需修造,拨惹烟尘,随阅而秋水明月自相照,就好。
最终,只有读者与作品互动了,我们的心才能共鸣,也才能与一休的生命神髓共融。心愿与致敬才能真正落实。
那一句——“这对你也是挑战!”更是对我的鞭策,敢不砥砺而行。
念及此,没有一丝的勉强——让那些桀骜的笔触远去吧,让那些澎湃的意蕴之美暂且内蓄。
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千三百字的删除,是决意推倒重来,重在还原,务求条理明晰,平实亲切间或麻辣辛香地述一述评一评,一休那一段段跌宕起伏、怦然极致的人生。从它,我们也许可以窥见、探入我们自己明亮、清澈而荡阔的生命……
除了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大多数人,即便是日本人,其实对于长大后的一休禅师都不十分了解。甚至,某些“天真”,也仿佛还被动画精彩的剧情呵护在精致的摇篮里,不愿长大。殊不知,对于“生命意识”亟待深入而终将成长的我们,他的真实经历与洒脱性情、他超越世俗虚伪与麻木“永远的活力”,会比怀念中稚气的儿童动画带来更多启示……
这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况且,那隐含于文字背后的某个东西,就像诸如“生离死别”等等无常人生中稍稍重一些的痛苦,它有“让人从惯性而永无止境的物欲之途停下脚步,想一想心灵内在真实诉求”的作用。但它却是以无痛的方式完成的,这,就是它的妙处,是开启了“内心眼睛”的结果。
《傀儡》
一棚头上现全身,或化王侯或庶民。
忘却目前真木橛,痴人唤作本来人。
(选自一休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休本来是情僧 - (EPUB全文下载)